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58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包括壳体、固定座以及可插入的插拔模块,固定座上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接线座,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位于接线座两端呈对称设置,且第一接线端位于第二接线端上方;第一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一端子内,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一弹簧爪片;第二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二端子内固定,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二弹簧爪片;接线座上前后两侧设有第一桥接铜片以及第二桥接铜片,第一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弹簧抓片相抵,第二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弹簧爪片相抵。第二弹簧爪片相抵。第二弹簧爪片相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浪涌保护器两侧设置有对称且呈现阶梯状的接线口,具体参照附图1所示。而现有的浪涌保护器上的接线口的内部接线方式采用交叉接线设置,即浪涌保护器左端上方的接线口与右端下方的接线口对应连接,左端下方的接线口与右端上方的接线口相对应连接。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种结构设置的浪涌保护器内部布局十分不合理,接线口上的接线呈现交叉设置,导致接线装配不方便,且容易出现接线混淆的情况,从而不便于浪涌保护的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
[0005]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其中,包括壳体、固定座以及可插入至壳与固定座中的插拔模块,固定座上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接线座,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位于接线座两端呈对称设置,且第一接线端位于第二接线端上方;第一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一端子内固定,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一弹簧爪片;第二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二端子内固定,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二弹簧爪片;接线座上前后两侧设有第一桥接铜片以及第二桥接铜片,第一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弹簧抓片相抵;第二桥接铜片位于第一桥接铜片外围,且第二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弹簧爪片相抵。
>[000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接线座的设置,使得固定座整体呈对称设置,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合理,便于安装;通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的设置,实现了外部与内部的电气连接效果;而通过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一桥接铜片以及第二桥接铜片的设置,实现了相邻两个第一导电片之间以及相邻两个第二导电片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即使得装配更加方便,不易出现交叉混淆的情况,从而使得浪涌保护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从一侧的第一接线端接入,并从另一侧的第一接线端接出,同时,也能够从一侧的第二接线端接入,从另一侧的第二接线端接出,使得浪涌保护器整体对标更加简单、方便。
[0007]其中,固定座整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0008]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固定座整体结构强度更好,也便于加工成型。
[0009]其中,第一接线端上设有与第一端子适配的第一接线孔,第一导电片上设有第一水平部,第一水平部穿过第一接线孔伸入至第一端子内。
[0010]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接线孔实现了第一端子位于第一接线端内的固定效
果,而通过第一水平部的设置,实现了第一端子与第一导电片之间的连接效果。
[0011]其中,第一接线孔一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水平部另一端设有第一垂直部,第一垂直部嵌入至第一卡槽内固定。
[0012]采用第一卡槽与第一垂直部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位于第一接线端内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掉落。
[0013]其中,第一接线端与接线座之间设有与第一卡槽连通的第二卡槽,第一垂直部与第一弹簧爪片之间设有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位于第二卡槽内固定。
[0014]采用第二卡槽以及第一折弯部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第一导电片位于固定座内的固定效果,使得第一导电片固定更加牢固,且通过该种结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固定时能够紧贴于第二卡槽的内壁上,从而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便于其他部件的装配。
[0015]其中,第二接线端上设有与第二端子适配的第二接线孔以及与第二接线孔连通的第三卡槽,第二导电片上设有第二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穿过第三卡槽、第二接线孔伸入至第二端子内。
[001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二接线孔的设置,实现了第二端子位于第二接线端内的固定效果,而通过第二水平部以及第三卡槽的设置,实现了第二导电片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电气连接效果,以及第二导电片位于第二接线端内固定效果。
[0017]其中,第三卡槽一侧设有连通的第四卡槽,第二水平部一端设有第二垂直部,第二垂直部固定于第四卡槽内,且第四卡槽与第二卡槽间隔设置。
[0018]采用第四卡槽与第二垂直部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第二导电片位于第二接线端内的固定效果,使得第二导电片固定更加牢固。
[0019]其中,第四卡槽与第二卡槽内壁顶部均设有第五卡槽,第二垂直部与第二弹簧爪片之间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位于第五卡槽内固定。
[0020]采用第五卡槽以及第二折弯部的设置,进一步增强第二导电片的固定效果,同时,且有效防止第二导电片与第一导电片之间发生接触、交叉混淆的情况发生,防止影响电气连接效果。
[0021]其中,第一桥接铜片与第二桥接铜片均由两个铜片以及连接两个铜片的连接桥组成,接线座上前后两侧设有对称的限位卡槽,铜片两端分别伸入至对应限位卡槽内固定。
[0022]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铜片以及连接桥的设置,实现了第一桥接铜片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导电片以及第二桥接铜片连接相邻两个第二导电片的效果;而通过限位卡槽的设置,起到了限位固定效果,使得第一桥接铜片与第二桥接铜片固定更加牢固。
[0023]其中,接线座底部还设有接地触片。
[0024]采用接地触片设置,实现了浪涌保护器的接地效果,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固定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桥接铜片与第二桥接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接地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1:
[0035]参照附图1

9所示,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包括插拔模块1、壳体2以及固定座3。
[0036]插拔模块1固定于壳体2中央,此处,插拔模块1采用插拔的连接方式固定于壳体2与固定座3上。由于插拔模块1的整体结构为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赘述。
[0037]壳体2与固定座3之间也呈可拆卸设置,具体的,固定座3嵌入至壳体2内,并与壳体2之间呈卡扣式固定,从而实现了壳体2对固定座3的保护效果。同时,壳体2整体呈凹型状,且除底部外呈对称结构设置,两端还呈阶梯状设置,从而便于与固定座3上的第一接线端31以及第二接线端32相配合。
[0038]固定座3整体呈凹型状,固定座3包括第一接线端31、第二接线端32以及接线座3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座以及可插入至壳与固定座中的插拔模块,固定座上包括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以及接线座,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位于接线座两端呈对称设置,且第一接线端位于第二接线端上方;第一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一端子内固定,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一弹簧爪片;第二接线端前后两侧设有第二端子以及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一端伸入至第二端子内固定,另一端设有伸入至接线座内固定的第二弹簧爪片;接线座上前后两侧设有第一桥接铜片以及第二桥接铜片,第一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弹簧抓片相抵;第二桥接铜片位于第一桥接铜片外围,且第二桥接铜片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弹簧爪片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座整体为一体成型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线端上设有与第一端子适配的第一接线孔,第一导电片上设有第一水平部,第一水平部穿过第一接线孔伸入至第一端子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接线的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线孔一侧设有第一卡槽,第一水平部另一端设有第一垂直部,第一垂直部嵌入至第一卡槽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彭旭强赵川旺
申请(专利权)人:多格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