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力锋专利>正文

一种电线杆及其安装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387 阅读:9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杆极其安装固定方法,在电线杆下端设有横贯电线杆本体的通孔;其安装固定方法包括:在电线杆的安装位置挖预埋坑,将钢棒穿入电线杆下端的通孔中,钢棒两端置于电线杆的外部,将电线杆直立在预埋坑中,在钢棒两端外构建与预埋坑形状相适应的浇筑框;用混凝土在浇筑框内浇筑,形成与电线杆一体的底座。所述电线杆下端通孔为交错均布的至少两对;所述预埋坑的横截面为正四边形;所述浇筑框为上小下大的正四边锥台形,所述浇筑框由缕空的网板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增加了与电线杆形成牢固一体的现浇底座,且表面凸凹不平,既增大了电线杆受力面积,降低了电线杆重心,又提高了电线杆的防倾斜、倾倒能力,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施的产品及其安装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线杆及其安装固定方法。技术背景 目前架设电线的电线杆,无论是水泥电线杆或其它材料制成的电线杆,大都是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这种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电线杆。通 常其地面的安装方法是,在安装位置挖一基坑,将电线杆直立坑中后,用片 石、土壤回填的方法将其固定。其结果是电线杆稳定性差,在受到外力,如 电线的拉力,或风力很大的情况下,不论外力或风力来自于任何方向,电线 杆都容易发生倾斜,严重时甚至引起电线杆折断、倾倒,使电线崩断,造成 供电中断和电缆触地现象,对附近的人和其他生命体构成极大威胁,甚至酿 成严重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438101,公开日为2003年8月2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混凝土电 线杆、电线杆加强部件装配架及其加强方法",在该申请案中公开了一种可 用于中空电线杆加强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只对电线杆的中空部分进行了 加强,其抗折断能力有一定提高,但其抗倾倒能力无明显改观。中国专利公 开号为CN101343878,公开日为2009年1月1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用 在电线杆施工中的具有凸起部分的C型电线杆下支撑件",在该申请案中公 开了一种可用于电线杆安装支撑用的具有凸起部分的C型电线杆下支撑件。 其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对电线杆起到了一定的加固作用,但由于受结构限制,其支撑面积小,抗倾倒、折断能力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电线杆在稳定性方面的不足,提供 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电线杆产生倾斜或倾倒、安全、可靠的电线杆产品及其安 装固定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电线杆本体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电线杆 本体内具有腔体,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杆本体的下端设有通孔,通孔横向贯 穿电线杆的本体,其通孔可以是电线杆本体在制作时预留的,也可以是在现 有电线杆上新做的。上述电线杆的安装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I、 在电线杆本体的安装位置挖预埋坑,预埋坑的最小内切圆直径大于 电线杆本体底部的直径;II、 将钢棒穿入电线杆本体下端的通孔中,使钢棒的两端置于电线杆本 体的外部,在钢棒的两端外构建与预埋坑形状相适应的浇筑框,使浇筑框套 在电线杆底部及钢棒两端的外围,再将电线杆本体直立在预埋坑中;或将钢棒穿入电线杆本体下端的通孔中,使钢棒的两端置于电线杆本体的 外部,将电线杆本体直立在预埋坑中,再在预埋坑内构建与预埋坑形状相适应的浇筑框,使浇筑框套在电线杆底部及钢棒两端的外围;III、 用混凝土在浇筑框内浇筑,使浇筑框中的混凝土与电线杆本体的下 面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电线杆本体的底座;IV、 用土回填预埋坑,夯实至地平。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普通杆电线杆本体变成了一种有牢固底座的一种新的电线杆;新电线杆与原电线杆相比,其重心降低,受力面积增大, 稳定性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其防倾倒,防折断能力和抗外力撞击能力;同 时,由于电线杆稳定性明显提高,可以取消电线杆的钢丝斜拉绳,从而降低 斜拉绳的安装成本,如钢丝拉绳购置费,土地赔偿费、安装人工费等,同时 也有效的避免了人撞电线杆钢丝斜拉绳造成的意外伤害,安全可靠。-优选的,所述电线杆本体下端的通孔为交错均布的至少两对,每对通孔 中均设有钢棒;即沿电线杆本体的轴向错位,周向均布,以增加电线杆本体 与底座的结合力和抵御来自任一方向的外力,进一步提高了新电线杆的稳定 性。优选的,所述电线杆的安装固定方法的预埋坑横截面为正四边形,能确 保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力被有效阻止,确保电线杆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挖 掘预埋坑的操作施工和尽量节省混凝土消耗量,以降低安装成本。优选的,所述预埋坑的深度是电线杆本体长度的1/12 1/5,以进一步 确保稳定性,和确保电线杆长度的有效利用。优选的,所述电线杆的安装固定方法的浇筑框的形状为上小下大的正四 边锥台形,以增大受力面积和进一步降低电线杆的重心,同时,倒喇叭状的 回填土,再一次提高了电线杆的稳定性;相应也减少混凝土消耗量,进一步 降低了安装成本。优选的,所述浇筑框由漏空的网板构成;从网板的孔缝流出的混凝土中 水泥砂桨,形成凸凹不平的基座表面,增强与回填土壤的结合力,进一步提 高电线杆的稳定性。步优选的,所述浇筑框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木材、塑料中的一种,以适应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电线杆的安装要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材料为金属材料,以利于浇筑框的固定和形状规范,以提高可操作性和降低管理难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安装固定时增加了与电线杆本体形成牢固一体的现浇底座,且表面凸凹不平,能够有效防止电线杆产生倾斜或倾倒,可以取消电线杆的钢丝斜拉绳,降低安装成本,有效的避免了人撞电线杆钢丝斜拉绳造成的意外伤害,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电线杆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现浇底座与预埋坑的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2中与电线杆构成一体的现浇底座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现浇底座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现浇底座外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见图1, 一种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电线杆本体1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电线杆本体l内具有腔体13,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杆本体l的下端部设有通孔ll,通孔ll横向贯穿电线杆本体l。上述电线杆的的安装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线杆本体l为钢筋混凝土的电线杆,长度12m,大端直径35cm;参见图2、图3、图4、图5;I、在电线杆本体l的下端打两通孔ll直径贯穿电线杆本体l,孔直径3cm,第一个距面位置大端20cm,第二个孔与第一个孔沿电线杆轴向距离50cm:并且与第一个孔轴线垂直;II 、在电线杆的安装位置挖内切圆的直径55cm正四边形坑2,正四边形坑2深度150-300cm;III、 将直径2.5 cm,长度45-65cm的两根钢棒(或螺纹钢棒)分别穿入电线杆本体l下端的两个通孔ll中,使钢棒3的两端基本对称地置于电线杆1的外部,再将电线杆1直立在正四边形坑2中,电线杆1的中心与正四边形坑2的中心大致重合;IV、 在四形坑2的中放入4块厚度4mm的漏空的梯形板网,并使其构成一个上小下大的正四边锥台形浇筑框,其斜度为I:IO,用铁丝将两两相邻网板在棱边处栓固在一起,使浇筑框具有足够强度,以便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框内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与电线杆本体l的下面形成一个整体,形成电线杆1的底座12。当混凝土凝固后,对正四边形坑2进行土壤回填夯实,使底座12埋在地面之下。所形成的底座12呈正四边形锥台状,从漏空板空中漏出的水泥砂浆及细小石子混合物,使底座的侧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表面。权利要求1、一种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电线杆本体(1)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电线杆本体(1)内具有腔体(13),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杆本体(1)的下端部设有通孔(11),通孔(11)横向贯穿电线杆本体(1)。2、 权利要求l所述电线杆的安装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 在电线杆的安装位置挖预埋坑(2),预埋坑(2)的最小内切圆直径大 于电线杆本体(1)底部的直径;II、 将钢棒(3)穿入电线杆本体(1)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杆,包括电线杆本体(1),电线杆本体(1)由上到下呈圆锥台形,电线杆本体(1)内具有腔体(13),其特征在于:在电线杆本体(1)的下端部设有通孔(11),通孔(11)横向贯穿电线杆本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力锋
申请(专利权)人:廖力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