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14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凝器及燃气热水器。其中冷凝器包括壳体、隔板和冷凝管,壳体内设置有换热腔;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换热腔分隔为通过连通口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连通的进烟口和与第二腔连通的出烟口,连通口设置于远离出烟口的一端;冷凝管弯折排布并在第一腔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一直管段、在第二腔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二直管段;至少一条第一直管段的轴线与进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和/或,至少一条第二直管段的轴线与出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更加可靠,寿命更长,同时换热效率更高。同时换热效率更高。同时换热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及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燃气热水器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冷凝器作为燃气热水器利用烟气潜热的二级换热器,对提高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起到关键作用。
[0003]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冷凝器通常通过冷凝管实现换热,冷凝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外温差的作用,易在冷凝管的外管壁上形成冷凝水,聚集的冷凝水易对冷凝管造成腐蚀作用;同时,冷凝器在水锤试验下易发生破裂漏水,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相关技术中,冷凝管还存在设计不合理,换热效率普通不高等问题。
[0004]所以,亟需一种冷凝器及燃气热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冷凝器,其能够有效解决如何提高换热效率的问题。
[0006]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燃气热水器存在的寿命短和资源浪费的问题,经济性更好。
[0007]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8]一种冷凝器,包括:
[0009]壳体,其内设置有换热腔;
[0010]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换热腔分隔为通过连通口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进烟口和与所述第二腔连通的出烟口,所述连通口设置于远离所述出烟口的一端;
[0011]冷凝管,其弯折排布并在所述第一腔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一直管段、在所述第二腔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二直管段;
[0012]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直管段的轴线与所述进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和/或,至少一条所述第二直管段的轴线与所述出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
[0013]本技术所述的冷凝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隔板,以将换热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和第二腔,并将冷凝管在第一腔和第二腔内分别形成有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使得经由进烟口的烟气能迂回流经第一腔、连通口和第二腔,以经过两次换热,流经更长的距离和获得更长的换热时间,有效地提高烟气与冷凝管内液体的换热效率。通过至少一条第一直管段和/或至少一条第二直管段为相对应地与进烟口和出烟口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使得经过进烟口和出烟口的烟气不会与冷凝管的轴线相垂直或平行,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水锤试验时垂直冲击造成的冷凝管破裂漏水,保证了冷凝管使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得烟气可以对冷凝管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的冷凝水进行冲刷,以避免了冷凝水聚集对冷凝管造成的腐
蚀,进而有效地延长了冷凝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大大增加了烟气与外壁管面积的接触,减少烟气的流通阻力,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所述进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的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出烟口的轴线呈锐角设置的所述第二直管段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间隔均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2.8mm

3.2mm。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盖体,所述壳本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盖体能扣合于所述开口以围设成所述换热腔;所述进烟口设置于所述壳本体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腔的侧壁上,所述出烟口设置于所述盖体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位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板分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板分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出烟口。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及所述出烟口。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还包括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包括卡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二直管段卡接配合,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固定环,所述第二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接孔,所述冷凝器还包括至少两个卡接螺柱,所述卡接螺柱穿设于所述卡接孔,所述固定环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接螺柱,所述冷凝管卡接于两个所述卡接螺柱之间。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卡勾,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腔凸设的凸起和通孔,所述卡勾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冷凝管卡接于所述卡勾和所述凸起之间。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的相对两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口的轴线平行的卡槽,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卡槽内。
[0023]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24]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冷凝器。
[0025]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6]本技术的燃气热水器具有上述冷凝器,换热效率更好,同时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凝器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凝器的爆炸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凝器的剖视图;
[00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冷凝器的俯视图;
[003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器的剖视图;
[00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器的俯视图;
[00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器的第二卡簧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冷凝器的隔板的示意图。
[0036]标号说明:
[0037]1、壳体;100、换热腔;110、第一腔;120、第二腔;130、连通口;11、壳本体;111、进烟口;112、卡槽;113、第一密封圈;114、挡圈;115、进水口;116、出水口;117、冷凝水排口;12、盖体;121、出烟口;
[0038]2、隔板;21、第一板;22、第二板;221、引流孔;222、卡接孔;223、凸起;224、通孔;
[0039]3、冷凝管;31、第一直管段;32、第二直管段;33、进水接头;34、出水接头;35、第二密封圈;36、螺母;37、接口段;
[0040]41、第一卡簧;42、第二卡簧;421、卡接部;422、固定部;423、限位部;
[0041]51、卡接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内设置有换热腔(100);隔板(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以将所述换热腔(100)分隔为通过连通口(130)连通的第一腔(110)和第二腔(120),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110)连通的进烟口(111)和与所述第二腔(120)连通的出烟口(121),所述连通口(130)设置于远离所述出烟口(121)的一端;冷凝管(3),其弯折排布并在所述第一腔(110)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一直管段(31)、在所述第二腔(120)内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条第二直管段(32);至少一条所述第一直管段(31)的轴线与所述进烟口(111)的轴线呈锐角设置,和/或,至少一条所述第二直管段(32)的轴线与所述出烟口(121)的轴线呈锐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进烟口(111)的轴线呈锐角设置的所述第一直管段(31)、与所述出烟口(121)的轴线呈锐角设置的所述第二直管段(32)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之间的间隔均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为2.8mm

3.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壳本体(11)和盖体(12),所述壳本体(1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盖体(12)能扣合于所述开口以围设成所述换热腔(100),所述进烟口(111)设置于所述壳本体(11)围设形成所述第一腔(110)的侧壁上,所述出烟口(121)设置于所述盖体(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包括相互连接且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所述第二板(22)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轩何意张上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