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提花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96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提花布,涉及面料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采用抗菌纱和基纱编织形成提花组织,所述外层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的吸湿能力,所述外层的厚度小于内层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层设置抗菌纱,从而保证了外层的抗菌能力,使得细菌不易在外层滋生,并且内层的吸湿能力小于外层的吸湿能力,从而使得内层的水分会向外层传导,从而提高了面料整体的干燥速度,面料较为干燥不为细菌提供滋生的环境,变相保证了面料的抗菌性,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保证了面料的抗菌性。保证了面料的抗菌性。保证了面料的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提花布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提花布。

技术介绍

[0002]提花布是一种带有织纹图案的棉织物或化纤混合纺织物,提花布具有较为精美的图案,因此经常用于制作沙发套。
[0003]现有制作沙发套的提花面料一般都是采用棉纤维织造而成的,但是棉纤维具有好的吸湿性,面料吸收水分后,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并且棉纤维本身的抗菌性能较差,从而导致面料整体的抗菌性能较差。
[0004]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提花布。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提花布,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采用抗菌纱和基纱编织形成提花组织,所述外层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的吸湿能力,所述外层的厚度小于内层的厚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花组织以四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0008]第一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09]第二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浮线、成圈;
[0010]第三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11]第四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12]所述提花组织中第一路和第四路采用基纱,所述提花组织中第二路和第三路采用抗菌纱。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采用棉纱编织而成,所述棉纱采用木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采用基纱编织而成,所述基纱采用两股吸湿纱螺旋加捻而成,所述吸湿纱采用粘胶纤维加捻而成。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纱上设置有若干竹节。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缝合纱线缝合连接,所述缝合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低弹涤纶丝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缝合纱线在外层和内层上形成若干浮长线。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层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的吸湿能力,使得内层的水分会向外层传导,外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外层干燥速度较快,加快了面料整体的干燥速度,面料较为干燥因此不为提供细菌提供滋生的环境,外层采用抗菌
纱和基纱编织而成,抗菌纱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从而能够保证外层的抗菌性能,使得细菌不易在面料外层滋生,外层的厚度小于内层的厚度,外层较薄,从而保证了外层的干燥速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外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基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缝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棉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外层;2、内层;3、抗菌纱;4、棉纱;5、基纱;6、吸湿纱;7、竹节;8、缝合纱线;9、纱芯;10、外包纱;11、浮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抗菌提花布,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外层1和内层2,外层1采用抗菌纱3和基纱5编织形成提花组织,提花组织以四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0027]第一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28]第二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浮线、成圈;
[0029]第三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30]第四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
[0031]提花组织中第一路和第四路采用基纱5,提花组织中第二路和第三路采用抗菌纱3,基纱5采用捻线机将两股吸湿纱6螺旋加捻而成,在加捻的过程中吸湿纱6上形成有若干竹节7,吸湿纱6采用加捻机将若干粘胶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抗菌纱3采用加捻机将若干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外层1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2的吸湿能力,外层1的厚度小于内层2的厚度,外层1的编织密度小于内层2的编织密度,外层1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2的吸湿能力,使得内层2的水分会向外层1传导,外层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增加了面料整体的干燥速度,面料整体较为干燥不为细菌提供滋生的环境,并且外层1的厚度小于内层2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了外层1的干燥速度,外层1采用抗菌纱3和基纱5编织而成,抗菌纱3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从而能够保证外层1的抗菌性能,使得细菌不易在面料外层1滋生,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从而保证了抗菌纱3的抗菌能力,保证外层1的抗菌性能,基纱5上竹节7的设置使得外层1背向内层2的一侧凹凸不平,从而增加的外层1的摩擦系数,使得面料制作成沙发套时,能够增加面料与人们裤子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得面料与人们裤子之间不易发生相对移动,提花组织的浮线处的编织密度较低,因此浮线处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从而使得空气易于透过浮线处与内层2接触,保证了内层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花组织中第二路和第三路和浮线处靠得较近,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的吸湿性能小于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能,因此外层1的浮线处相比与外层1其他位置干燥速度较快,浮线处较为干燥,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浮线处的透气性能。
[0032]如图5所示,操作人员采用针织大圆机将若干棉纱4编织形成内层2,棉纱4采用加
捻机将若干木棉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木棉纤维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从而增加了面料整体的保暖性能,粘胶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且木棉纤维的吸湿性能均小于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能,从而保证了内层2的吸湿性能小于外层1的吸湿性能。
[0033]如图1和图4所示,内层2和外层1之间通过若干缝合纱线8缝合连接,缝合纱线8包括纱芯9和采用走锭纺工艺缠绕在纱芯9外的外包纱10,纱芯9采用加捻机将若干低弹涤纶丝呈S形加捻而成,外包纱10采用加捻机将若干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缝合纱线8在内层2和外层1上形成若干浮长线11,位于内层2一侧的浮长线11长于位于外层1一侧的浮长线11,低弹涤纶丝具有强度高和弹性低的特点,从而保证了缝合纱线8连接内层2和外层1的连接强度,使得面料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分离,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具一定的抗菌性能,从而使得位于面料两侧的浮长线11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使得面料两侧不易滋生细菌,内层2的浮长线11较长,保证了内层2的抗菌面积。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提花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1)和内层(2),所述外层(1)采用抗菌纱(3)和基纱(5)编织形成提花组织,所述外层(1)的吸湿能力大于内层(2)的吸湿能力,所述外层(1)的厚度小于内层(2)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花组织以四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第二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浮线、成圈;第三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第四路组织结构为成圈、成圈、成圈;所述提花组织中第一路和第四路采用基纱(5),所述提花组织中第二路和第三路采用抗菌纱(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3)采用银离子改性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基纱(5)采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昌运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