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90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框架,所述底座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缸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该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通过活动框架、第一气缸、电机、丝杠、内螺纹块和活动板的互相配合,第一气缸驱动两个活动框架可同时进行横向移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两侧的四个活动板同时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使四个胀管机构能够调节至与四个角孔相对应的位置,灵活性较强,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板式换热器进行加工。式换热器进行加工。式换热器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胀管机
,具体为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

技术介绍

[0002]胀管机是用于换热器、冷凝器、高压加热器等设备制造中管子、管板的胀紧连接的专用液压胀接设备,使用液压胀接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劳动强度轻制造周期短、胀接质量均匀可靠等优点。
[0003]对比文件“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专利号(CN217665907U),通过四组对应角孔设置的胀管单元,取代传统的单组胀管,一次下压就能完成对工件的胀接,有效提高了加工效,上述虽然可通过一次下压完成对工件的胀接,但是,在对不同尺寸的板式换热器进行胀管操作时,不能针对角孔的位置分别对胀管机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胀管机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对不同尺寸的板式换热器进行胀管操作时,不能针对角孔的位置分别对胀管机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胀管机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框架,所述底座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两个第一气缸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缸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两个活动框架后表面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其前表面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前端贯穿至活动框架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丝杠,两个丝杠表面的靠前端位置和靠后端位置均设置有内螺纹块,两侧设置的四个内螺纹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两侧设置的四个活动板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底部贯穿至活动板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胀管机构。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该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通过活动框架、第一气缸、电机、丝杠、内螺纹块和活动板的互相配合,第一气缸驱动两个活动框架可同时进行横向移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两侧的四个活动板同时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使四个胀管机构能够调节至与四个角孔相对应的位置,灵活性较强,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板式换热器进行加工,便于使用,提高了胀管机的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活动板的结构左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活动框架的结构立体图。
[0012]图中:1、底座;2、活动框架;3、侧板;4、第一气缸;5、滑槽;6、滑块;7、电机;8、丝杠;9、内螺纹块;10、活动板;11、导向杆;12、导向套;13、第二气缸;14、胀管机构;15、竖板;16、横板;17、夹板;18、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两个第一活塞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至两个侧板3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活动框架2相背一侧的中心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4驱动活动框架2进行移动。
[0015]底座1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槽5,两个活动框架2底部的中心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两个滑块6的底部分别贯穿至两个滑槽5的内部并与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可对活动框架2在移动时起到稳定的作用。
[0016]两个内螺纹块9分别通过内部开设的正螺纹槽与反螺纹槽分别与丝杠8表面前端和后端开设的正螺纹牙和反螺纹牙螺纹连接,两个内螺纹块9会随着丝杠8的转动进行同时相对或相背移动。
[0017]两个活动框架2内后表面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11,两侧设置的四个导向杆11表面的靠前端位置和靠后端位置均滑动连接有导向套12,四个导向套12的顶部分别与四个活动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导向杆11的前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可对活动板10在移动时起到稳定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0018]底座1顶部中心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竖板15,竖板15前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板16,横板16顶部的中心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8,调节螺杆18的底部贯穿至横板16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夹板17,调节螺杆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通过转动把手使调节螺杆18带动夹板17向下移动并对板式换热器的顶部进行固定。
[0019]夹板17的底部设置有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底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活动框架2的内顶部接触,板式换热器的顶部分别对应四个胀管机构14的底部均开设有角孔,两侧的活动框架2可对板式换热器底部的两侧进行支撑。
[0020]工作原理:在操作时,首先与需要加工板式换热器进行对比,通过控制两个第一气缸4推动两个活动框架2相背或相对移动,使胀管机构14的底部与板式换热器上的角孔垂直,然后将板式换热器底部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活动框架2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杆18推动底部的夹板17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固定,接着,通过分别控制电机7使丝杠8同时带动表面的两个活动板10相对或相背移动,直至将活动板10下端的两个胀管机构14调节至与板式换热器一侧的两个角孔相对应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同时控制第二气缸13带动胀管机构14向下移动并对角孔进行加工,操作便捷。
[0021]综上所述:该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通过活动框架2、第一气缸4、电机7、丝杠
8、内螺纹块9和活动板10的互相配合,第一气缸4驱动两个活动框架2可同时进行横向移动,通过电机7驱动丝杠8转动,从而可同时带动两侧的四个活动板10同时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使四个胀管机构14能够调节至与四个角孔相对应的位置,灵活性较强,便于对不同规格的板式换热器进行加工,便于使用,提高了胀管机的工作效率,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3]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伺服电机、接触传感器、处理器、警报模块和驱动模块等起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框架(2),所述底座(1)外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3),两个侧板(3)相背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两个第一气缸(4)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气缸(4)通过其一侧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两个活动框架(2)后表面相对一侧的靠顶部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通过其前表面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前端贯穿至活动框架(2)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丝杠(8),两个丝杠(8)表面的靠前端位置和靠后端位置均设置有内螺纹块(9),两侧设置的四个内螺纹块(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0),两侧设置的四个活动板(10)顶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通过其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底部贯穿至活动板(10)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胀管机构(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活塞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贯穿至两个侧板(3)的外部并分别与两个活动框架(2)相背一侧的中心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胀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开设有滑槽(5),两个活动框架(2)底部的中心均固定安装有滑块(6),两个滑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捷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