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8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机构和分离机构以及承接分离后液体的处理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通过滚动轴承I固定在箱体顶壁上的圆筒,其中圆筒顶部设置有固定电机I的盖板,且电机I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桨;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组件与二级分离组件,其中一级分离组件包括位于箱体内两侧的孔板,所述孔板由液压杆驱动,其中两组孔板对应顶端之间通过紧贴在箱体内壁上的编织网层连接,且编织网层中间处背面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外套有一圈汇集槽,其中箱体侧壁底部设置有与汇集槽连通的连通口,且箱体底部还设置有通过连通管与汇集槽连接的蓄液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滤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0003]现有的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且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在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垃圾渗滤液中的固体及液体同时进行处理,通常将由于固体及液体处理同时进行处理,由于固体及液体处理的投放的药剂不同,因此会浪费大量的药剂,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因固体及液体处理时间不同,因此导致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较低,为此就有了如专利号为CN113461254B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高效生物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如:仅通过液体重力影响使其经过滤网进行过滤,进而实现固液分离时,容易导致固液分离不彻底,使得大量液体随着固体排出,进而影响其固液分离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6]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机构和分离机构以及承接分离后液体的处理机构:
[0007]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通过滚动轴承I固定在箱体顶壁上的圆筒,其中圆筒顶部设置有固定电机I的盖板,且电机I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桨,所述箱体上方的圆筒上还设置有齿环,该齿环的其中一齿槽内嵌入有卡块,其中卡块由电动推杆I驱动;
[0008]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组件与二级分离组件,其中一级分离组件包括位于箱体内两侧的孔板,所述孔板由液压杆驱动,其中两组孔板对应顶端之间通过紧贴在箱体内壁上的编织网层连接,且编织网层中间处背面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0009]所述箱体底部外套有一圈汇集槽,其中箱体侧壁底部设置有与汇集槽连通的连通口,且箱体底部还设置有蓄液箱,该蓄液箱与汇集槽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二级分离组件包括位于蓄液箱内且顶端与箱体底部中间处连通的竖管,其中竖管底端密封设置并安装有电机II,且电机II上设置有穿过竖管并延伸至箱体内的正反丝杆,所述转动轴底端设置有固定正反丝杆顶端的滚动轴承II,其中正反丝杆上还螺接有两组位于竖管内的压板,且上方压板底部设置有紧贴在竖管内壁上的限位杆,所述竖管底端高于蓄液箱底部水平面,其中竖管底部一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压板下方的排渣口,且排渣口上方的竖管侧壁为网状结构,所述蓄液箱侧壁上开设有正对于排渣口的进出口,其中蓄液箱内还设置有与竖管连接的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排渣口与进出口下方处。
[0010]优选地,所述竖管开口横截面为矩形,其中压板大小与竖管开口大小相适配,且压板上还开设有与正反丝杆螺接的螺孔,所述压板顶部高度由中间朝边沿方向逐渐降低。
[0011]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底端设置有固定滚动轴承II的凹槽,其中上方压板与转动轴之间的间距小于限位杆长度,且限位杆底端朝竖管中间处方向弯折有弧形引导部。
[0012]优选地,所述搅拌桨位于孔板与编织网层之间所构成的开口内,其中箱体为桶状结构,所述孔板为弧形结构并紧贴在箱体内壁上,其中编织网层侧壁上沿其弧长方向设置有橡胶加强筋条。
[0013]优选地,所述竖管外侧设置有对应排渣口的固定筒,其中固定筒位置与排渣口位置相反,且固定筒一端延伸至蓄液箱外侧处,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电动推杆II,且电动推杆II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板,其中安装板一端设置有多组可滑入竖管开口内的顶杆,所述竖管侧壁上设置有容纳顶杆末端的通孔,其中多组顶杆与正反丝杆错开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顶壁两侧设置有进料管,其中进料管底端延伸至两组孔板之间的箱体内顶部上。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级分离组件及二级分离组件对物料进行多级固液分离,以提升其分离效果,同时在安放搅拌机构内的箱体内对物料进行初步固液分离以提升箱体的使用价值,同时可改变位置的搅拌机构也不会影响一级分离组件对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工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箱体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箱体的放大图;
[0019]图4是图1中二级分离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中:1、箱体,2、搅拌机构,21、滚动轴承I,22、圆筒,23、盖板,24、电机I,25、转动轴,26、搅拌桨,27、齿环,3、分离机构,31、一级分离组件,311、孔板,312、液压杆,313、编织网层,32、二级分离组件,321、竖管,322、电机II,323、正反丝杆,324、滚动轴承II,325、压板,326、限位杆,327、排渣口,328、进出口,329、过滤网,4、卡块,5、电动推杆I,6、汇集槽,7、连通口,8、蓄液箱,9、连通管,10、固定筒,11、电动推杆II,12、顶杆,13、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的搅拌机构2和分离机构3以及承接分离后液体的处理机构:
[0023]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通过滚动轴承I21固定在箱体1顶壁上的圆筒22,其中圆筒22顶部设置有固定电机I24的盖板23,且电机I24的转动轴25上设置有位于箱体1内的搅拌桨26,所述箱体1上方的圆筒22上还设置有齿环27,该齿环27的其中一齿槽内嵌入有卡块4,其中卡块4由电动推杆I5驱动;通过卡块4卡住齿环27的方式防止搅拌机构2在工作中带动圆筒22在滚动轴承I21上进行转动,进而影响搅拌机构2对箱体1内产品进行搅拌工作的问题。
[0024]所述分离机构3包括一级分离组件31与二级分离组件32,其中一级分离组件31包
括位于箱体1内两侧的孔板311,所述孔板311由液压杆312驱动,其中两组孔板311对应顶端之间通过紧贴在箱体1内壁上的编织网层313连接,且编织网层313中间处背面与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
[0025]所述箱体1底部外套有一圈汇集槽6,其中箱体1侧壁底部设置有与汇集槽6连通的连通口7,且箱体1底部还设置有蓄液箱8,该蓄液箱8与汇集槽6之间通过连通管9连接,所述二级分离组件32包括位于蓄液箱8内且顶端与箱体1底部中间处连通的竖管321,其中竖管321底端密封设置并安装有电机II322,且电机II322上设置有穿过竖管321并延伸至箱体1内的正反丝杆323,所述转动轴25底端设置有固定正反丝杆323顶端的滚动轴承II324,其中正反丝杆323上还螺接有两组位于竖管321内的压板325,且上方压板325底部设置有紧贴在竖管321内壁上的限位杆326,所述竖管321底端高于蓄液箱8底部水平面,其中竖管321底部一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压板325下方的排渣口327,且排渣口327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机构和分离机构以及承接分离后液体的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通过滚动轴承I固定在箱体顶壁上的圆筒,其中圆筒顶部设置有固定电机I的盖板,且电机I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位于箱体内的搅拌桨,所述箱体上方的圆筒上还设置有齿环,该齿环的其中一齿槽内嵌入有卡块,其中卡块由电动推杆I驱动;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级分离组件与二级分离组件,其中一级分离组件包括位于箱体内两侧的孔板,所述孔板由液压杆驱动,其中两组孔板对应顶端之间通过紧贴在箱体内壁上的编织网层连接,且编织网层中间处背面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外套有一圈汇集槽,其中箱体侧壁底部设置有与汇集槽连通的连通口,且箱体底部还设置有蓄液箱,该蓄液箱与汇集槽之间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二级分离组件包括位于蓄液箱内且顶端与箱体底部中间处连通的竖管,其中竖管底端密封设置并安装有电机II,且电机II上设置有穿过竖管并延伸至箱体内的正反丝杆,所述转动轴底端设置有固定正反丝杆顶端的滚动轴承II,其中正反丝杆上还螺接有两组位于竖管内的压板,且上方压板底部设置有紧贴在竖管内壁上的限位杆,所述竖管底端高于蓄液箱底部水平面,其中竖管底部一侧壁上设置有位于压板下方的排渣口,且排渣口上方的竖管侧壁为网状结构,所述蓄液箱侧壁上开设有正对于排渣口的进出口,其中蓄液箱内还设置有与竖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鸿玲殷丽雅张武建肖建林曾家宝邱根萍王鹏邬顺心吴青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挺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