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方法、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方法、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体积小、重量轻以及绿色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应用市场正在逐渐扩大,目前很多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需要进行多种类型的测试,例如BMS电池管理系统在出厂前,需要连接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测试,需要采购多种型号和规格的电池,成本高,此外电池电量用完之后还需对其进行充电,大大降低了研发和生产的工作效率。并且伴随着电池使用寿命的缩短。当需要多节电池串并联时,由于电池的一致性差,极易造成电池不均衡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0003]目前一些厂家设计出了电池模拟器,通过模拟电池来代替真实的电池进行测试,但现有的电池模拟器虽然能够实现充电和放电功能,但其无法实现恒压恒流的快速自动转换,导致电池模拟器无法真实模拟实际电池的充放电状态,降低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用于供电;DUT单元,用于吸收/释放电能,所述DUT单元的阴极通过采样电阻R2接地;MOS管单元,所述电源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漏极,所述DUT单元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源极;MCU,所述MCU设置有充电电流控制端、放电电流控制端和电压设定端;放大器单元,所述放大器单元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AMP1、第二差分放大器AMP2、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第四误差放大器AMP4、第五误差放大器AMP5、第七反向放大器AMP7、第八反向放大器AMP8、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所述DUT单元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AMP1的同相端,所述DUT单元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AMP1的反相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的反相端,所述电压设定端通过所述第八反向放大器AMP8连接所述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的反相端,所述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的同相端接地,所述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栅极,所述采样电阻R2接地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AMP2的反相端,所述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AMP2的同相端,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误差放大器AMP4和所述第五误差放大器AMP5的反相端,所述第四误差放大器AMP4和所述第五误差放大器AMP5的同相端均接地,所述第四误差放大器AMP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栅极,所述第五误差放大器AMP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栅极,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七反向放大器AMP7连接所述第五误差放大器AMP5的反相端,所述放电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误差放大器AMP4的反相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单元包括NMOS管和PMOS管,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源的阳极,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PMOS管的源极,所述PMOS管的漏极接地,所述NMOS管和所述PMOS管的公共端连接所述DUT单元的阳极,所述NMOS管的栅极和所述PMOS管的栅极相连作为MOS管单元的栅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单元还包括电压跟随器AMP6,所述第三误差放大器AMP3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和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皆连接所述电压跟随器AMP6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器AMP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单元的栅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还设置有电压环路采样端,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ADC模块连接所述电压环路采样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象限电池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吴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