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5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作物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方法,配施秸秆腐解液和由耐寒短杆菌、节杆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微球菌等耐寒秸秆分解菌组成的复合生物菌剂,然后添加少量尿素、碳酸镁、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铜、柠檬酸锰、硝酸钴、硫酸锌、钼酸铵等组成的营养剂,降低东北地区温度较低对秸秆腐解不利影响,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质,提高盐碱化土壤改良效率,实现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提升粮食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利用耐寒微生物结合秸秆腐解液和作物秸秆来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并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为冷凉地区盐碱化土壤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宽了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路径。丰富宽了盐碱化土壤改良技术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为此申请号:CN201510289848.5,公开了一种重度盐碱化土壤改良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土壤改良调理剂包括:50

55重量份的钙盐,20

25重量份的生物质焦炭,13

16重量份的生物质水溶液和12

15重量份的有机化肥。该土壤改良调理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土壤碱化程度高、肥力低、土壤pH值高和土壤团块化等多种问题,并且该土壤改良调理剂的价格低廉,重金属含量低。
[0003]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涉及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核心是利用耐寒微生物和作物秸秆腐解液加速作物秸秆腐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创造性地将耐寒微生物与秸秆腐解液和作物秸秆结合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具备降低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土壤入渗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pH和减少表层土壤盐分聚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盐碱化土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涉及利用作物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核心是利用耐寒微生物和作物秸秆腐解液加速作物秸秆腐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创造性地将耐寒微生物与秸秆腐解液和作物秸秆结合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按照一定水、土质量比制作土壤稀释液,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定质量作物秸秆,厌氧腐解55~60天后得到秸秆腐解液;
[0007]S2、在入冬前,按照15t/ha的量将有机肥施入盐碱化土壤;
[0008]S3、按照10t/ha的量将粉碎后的作物秸秆施入盐碱化土壤;
[0009]S4、按照1t/ha的量将营养剂施入盐碱化土壤;
[0010]S5、配制复合生物菌剂,均匀喷洒至秸秆表面;
[0011]S6、通过旋耕,使作物秸秆、有机肥、土壤混合均匀;
[0012]S7、将秸秆腐解液稀释后采用喷灌方式施入盐碱化土壤,灌水定额50~60m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土壤稀释液中水、土质量比为1000:1,所用土壤为盐碱化土壤。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制作秸秆腐解液的作物秸秆由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组成,质量比例为2:1,待粉碎至5~10cm碎段后加入土壤稀释液中,作物秸秆与土壤稀释液质量比为1:20~1:25。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施入盐碱化土壤的作物秸秆由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组成,质量比例为2:1。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有机肥由牛粪,猪粪,鸡粪按照质量比为2:2:1,在20~65℃条件下腐熟而成。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营养剂为由尿素、磷酸二氢钾、碳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铜、柠檬酸锰、硝酸钴、硫酸锌、钼酸铵等9种物质组成,质量比例为35~40:20~25:15~18:3~5:3~5:3~5:3~5:3~5:1~2。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复合生物菌剂由25%耐寒短杆菌、20%节杆菌、15%假单胞菌、20%芽孢杆菌、20%微球菌组成,有效活菌数≥2
×
108cfug

1。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复合生物菌剂施用量为施入盐碱化土壤中作物秸秆质量的0.02%。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秸秆腐解液施入盐碱化土壤的稀释比例为1:800~1:1000。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专利技术作物秸秆能有效增大表土孔隙度,打断土壤毛细管水上行,降低冬季表土冻融引起的盐分积聚,秸秆进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碳汇;秸秆腐解液(厌氧)含有有机酸、氨氮、小分子有机物、部分纤维和丰富微生物等,可以降低土壤pH,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盐碱化土壤微生物活性,配合含耐寒秸秆腐解菌的复合生物菌剂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东北地区秸秆腐解效率,提升盐碱化土壤改良效果;作物秸秆增加土壤孔隙,降低土壤传热性,一定保温效果为微生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通过秸秆腐解液+秸秆+有机肥+营养素共同作用,可调节C/N比,改善作物根际环境,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提高养分利用率,快速培肥并且降低温室气体释放。
[0023]2、本专利技术作物秸秆在东北资源丰富,本专利技术为作物秸秆的再利用提供了可靠途径,便于利用作物秸秆改良盐碱化土壤技术的推广。
[0024]3、本专利技术利用作物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技术,可提高东北盐碱化土壤改良效率,经过360天的改良,较无秸秆处理土壤pH可降低0.85~0.98,有机质含量可增加2.33~2.47gkg

1,玉米产量增加3.99~4.24tha

1;较仅施用秸秆处理壤pH可降低0.34~0.47,有机质含量可增加1.31~1.45gkg

1,玉米产量增加2.10~2.35tha

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地理解,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小区面积均为144m2,处理前土壤pH为8.61,有机质含量为11.21gkg

1。
[0026]实施例1:
[0027]1、采集盐碱化土壤,按照1000:1的水、土质量比配置土壤稀释液;
[0028]2、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粉碎为5~10cm碎段,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按照1:20的比例将作物秸秆与土壤稀释液混合,腐解60天后得到秸秆腐解液。
[0029]3、在入冬前将牛粪,猪粪,鸡粪按照2:2:1的量,在20~65℃条件下堆腐发酵,获得腐熟的有机肥,并将堆腐好的有机肥按照15t/ha施入盐碱化土壤;
[0030]4、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粉碎,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并以10t/ha的量将粉碎后的作物秸秆施入盐碱化土壤;
[0031]5、将尿素、磷酸二氢钾、碳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铜、柠檬酸锰、硝酸钴、硫酸锌、钼酸铵等9种物质按照40:20:17:5:5:5:5:5:2的质量比配置营养剂,按照1t/ha的量将营养剂施入盐碱化土壤;
[0032]6、按照25%耐寒短杆菌、20%节杆菌、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一定水、土质量比制作土壤稀释液,然后在其中加入一定质量作物秸秆,厌氧腐解55~60天后得到秸秆腐解液;S2、在入冬前,按照15t/ha的量将有机肥施入盐碱化土壤;S3、按照10t/ha的量将粉碎后的作物秸秆施入盐碱化土壤;S4、按照1t/ha的量将营养剂施入盐碱化土壤;S5、配制复合生物菌剂,均匀喷洒至秸秆表面;S6、通过旋耕,使作物秸秆、有机肥、土壤混合均匀;S7、将秸秆腐解液稀释后采用喷灌方式施入盐碱化土壤,灌水定额50~6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稀释液中水、土质量比为1000:1,所用土壤为盐碱化土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秸秆腐解液的作物秸秆由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组成,质量比例为2:1,待粉碎至5~10cm碎段后加入土壤稀释液中,作物秸秆与土壤稀释液质量比为1:20~1: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作物秸秆结合耐寒微生物和秸秆腐解液改良东北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入盐碱化土壤的作物秸秆由玉米秸秆和水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计磊高明义马楠杨浦王美丽刘雪芹马玉林冯树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农丰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