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46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还包括有磨碎结构和挤压结构;所述破碎结构包括破碎滚轴、过滤斗板、磨碎凸板、滚轴凸块,所述破碎滚轴转动连接在处理箱的内侧面,所述过滤斗板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顶端内壁,所述滚轴凸块固定连接在破碎滚轴的外侧,所述磨碎凸板固定连接在过滤斗板的表面;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挤压端、收压杆、内压板、凸轴盘,所述收压杆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内侧,所述挤压端滑动连接在收压杆的外侧面,所述内压板固定连接在挤压端的内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土壤粉碎研磨一体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处理
,具体为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染土壤恢复,是利用微生物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消耗,并将消耗物生成无害物质的过程,该过程需要的时间较为漫长,为提升土壤恢复效率,需要从土质松软度,及微生物生存环境调整等条件,提升污染土治理效果。
[0003]申请号为CN201811021768.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机及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下端设有出料管的机体,设于机体上端的连接块和若干个沿连接块圆周分布的进料斗,上端与连接块枢接的中转轴,设于中转轴外的若干个主粉碎刀、个数与主粉碎刀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位于主粉碎刀下侧的上搅拌杆组,若干个位于出料管中且与中转轴连接的下搅拌杆组,若干个两端与机体的上端和下端一一对应枢接的侧转轴,侧转轴设有的个数与主粉碎刀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位于主粉碎刀上方的侧粉碎刀,转轴驱动装置,修复剂加料装置,设于出料管下侧的振动筛料装置,所述的污染土壤修复机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修复效率较高,但该专利还存在污染凸块过于集中不容易通过粉碎转化成细小颗粒,影响土壤恢复效果的问题,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土壤粉碎研磨一体的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还包括有磨碎结构和挤压结构;所述破碎结构包括破碎滚轴、过滤斗板、磨碎凸板、滚轴凸块,所述破碎滚轴转动连接在处理箱的内侧面,所述过滤斗板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顶端内壁,所述滚轴凸块固定连接在破碎滚轴的外侧,所述磨碎凸板固定连接在过滤斗板的表面;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挤压端、收压杆、内压板、凸轴盘,所述收压杆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内侧,所述挤压端滑动连接在收压杆的外侧面,所述内压板固定连接在挤压端的内侧面,所述凸轴盘固定连接在破碎滚轴的侧面,所述磨碎凸板与滚轴凸块侧面相互贴合,所述收压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凸轴盘与挤压端的侧面贴合,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外置电机带动破碎滚轴转动,让转动的同时将处理箱上方投入的污染土料进行粉碎,并通过破碎滚轴转动带动凸轴盘转动,并通过凸轴盘转动与两侧的挤压端向相远离,并在凸轴盘转动到不再与挤压端侧面接触后,挤压端通过收压杆外侧的弹簧复位,进而让挤压端向破碎滚轴靠近时,通过挤压端侧面的内压板与破碎滚轴外侧的滚轴凸块贴合,从而让凸块受压而碎裂,通过往复结构破碎,让凝结凸块变得松散,增加颗粒之间的间隙,同时破碎滚轴带动外侧的滚轴凸块转动的同时,会让滚轴凸块与过滤斗板顶面的磨碎
凸板贴合,将碎裂的土块进一步打磨撑细小的颗粒,使得细小的凸块会顺着过滤斗板底部小孔向下渗透,将土块进一步研磨成细小颗粒,让土后续处理时,便于与物料混合均匀,提升污染处理效果。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挤压端的底端设置有抛洒装置,所述抛洒装置包括输料管、联动块、抛撒料斗、滑杆框架、斜槽杆、堆料板、滑动板,所述联动块固定连接在挤压端底端,所述输料管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抛撒料斗固定连接在联动块底端,所述滑杆框架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内壁,所述斜槽杆固定连接在抛撒料斗的底端,所述堆料板滑动连接在斜槽杆的内侧,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底端内壁,所述输料管贯穿至处理箱的内部,所述滑动板与堆料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杆框架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滑杆,且辅助滑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辅助滑杆与抛撒料斗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将微生物通过输料管输送到抛撒料斗内,当挤压端进行往复运动时,会通过联动块带动抛撒料斗左右晃动,进而让抛撒料斗内的微生物透过底侧向下抛洒,让微生物与散落下的土一同落下,让土与微生物一同混合,提升污染土质的恢复效率,同时抛撒料斗移动会让斜槽杆移动带动堆料板滑动,进而让堆料板上下移动,通过堆料板上下移动让处理箱内侧面的土向上移动堆起来,让聚集的微生物与土翻动混合,防止微生物过于集中影响土质恢复。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箱的内侧壁设置有加湿保温装置,所述加湿保温装置包括加热管、集气管、传气管、排气管、顶杆、气阀、气塞杆、阀片、加湿管,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外侧面,所述集气管固定连接在加热管的顶面,所述传气管固定连接在集气管的侧面,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在传气管的末端,所述气阀固定连接在排气管的底端,所述气塞杆滑动连接在气阀的内侧,所述阀片固定连接在气塞杆的外侧面,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在堆料板的侧面,所述加湿管固定连接在气阀的顶端,所述气塞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集气管与传气管相互连通,所述传气管与排气管相互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气阀内部相互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将外置连接热水管与加热管连接,加热管内的热蒸汽会向上漂浮并集中在集气管内,并让集气管内的气体顺着传气管集中传输到排气管内,让排气管内的热蒸汽进入到气阀内,当堆料板向下移动时,会带动顶杆一同向下移动,从而让顶杆下移拉动气塞杆和阀片下移,让阀片脱离气阀的顶面,随后让气阀内的热蒸汽顺着加湿管进入到处理箱的内部,利用热水产生的水蒸汽对处理箱内的土壤进行加湿,提升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湿度,进而提升恢复土壤的效率,同时,利用管道围绕在处理箱的外侧,对内部起到保温作用。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轴盘的底侧面设置有翻料装置,所述翻料装置包括下凸板、啮合齿轮、翻料板、定位滑杆、限位杆,所述下凸板滑动连接在过滤斗板的侧面,所述啮合齿轮转动连接在下凸板的侧面,所述翻料板固定连接在啮合齿轮的轴心处,所述定位滑杆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底端,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处理箱的内侧面,所述定位滑杆与下凸板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与下凸板滑动连接,所述翻料板与限位杆侧面相接触,通过上述结构,当凸轴盘转动的同时,会挤压下凸板向下移动,而下凸板在向下移动挤压定位滑杆外侧弹簧,带动啮合齿轮及翻料板一同向下移动,当翻料板触碰到翻料板与限位杆向接触,进而让翻料板将周围的土向上推动,进行起到翻料作用,保证土壤松弛,提升土壤湿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磨碎凸板、滚轴凸块、内压板、凸轴盘,让凸块受压而碎裂,通过往复结构破碎,让凝结凸块变得松散,增加颗粒之间的间隙,同时将土块进一步研磨成细
小颗粒,让土后续处理时,便于与物料混合均匀,提升污染处理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输料管、联动块、抛撒料斗、滑杆框架、斜槽杆、堆料板、滑动板,让微生物与散落下的土一同落下,让土与微生物一同混合,提升污染土质的恢复效率,同时让聚集的微生物与土翻动混合,防止微生物过于集中影响土质恢复;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加热管、集气管、传气管、排气管、顶杆、气阀、气塞杆、阀片、加湿管,利用热水产生的水蒸汽对处理箱内的土壤进行加湿,提升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磨碎结构和挤压结构;所述破碎结构包括破碎滚轴(4)、过滤斗板(7)、磨碎凸板(9)、滚轴凸块(10),所述破碎滚轴(4)转动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侧面,所述过滤斗板(7)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的顶端内壁,所述滚轴凸块(10)固定连接在破碎滚轴(4)的外侧,所述磨碎凸板(9)固定连接在过滤斗板(7)的表面;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挤压端(2)、收压杆(3)、内压板(11)、凸轴盘(12),所述收压杆(3)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侧,所述挤压端(2)滑动连接在收压杆(3)的外侧面,所述内压板(11)固定连接在挤压端(2)的内侧面,所述凸轴盘(12)固定连接在破碎滚轴(4)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碎凸板(9)与滚轴凸块(10)侧面相互贴合,所述收压杆(3)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凸轴盘(12)与挤压端(2)的侧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端(2)的底端设置有抛洒装置(5),所述抛洒装置(5)包括输料管(51)、联动块(52)、抛撒料斗(53)、滑杆框架(54)、斜槽杆(55)、堆料板(56)、滑动板(57),所述联动块(52)固定连接在挤压端(2)底端,所述输料管(51)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抛撒料斗(53)固定连接在联动块(52)底端,所述滑杆框架(54)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壁,所述斜槽杆(55)固定连接在抛撒料斗(53)的底端,所述堆料板(56)滑动连接在斜槽杆(55)的内侧,所述滑动板(57)固定连接在处理箱(1)的底端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铀铅污染土壤的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51)贯穿至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滑动板(57)与堆料板(56)滑动连接,所述滑杆框架(54)的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滑杆,且辅助滑杆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辅助滑杆与抛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芙蓉鲜杨尤青唐鹤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