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50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除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包括刷把,刷把上端连接有外壳,外壳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下沿设有柔性唇边,唇边与钢结构表面贴合;外壳内安装有电机,电机与刷头传动连接;还设有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通过负压管连接储渣盒,储渣盒与外壳内部之间通过吸尘管连通;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刷头转动除锈,无需使用除锈剂或是喷砂,降低了除锈成本,极大地减少了对钢结构本体的损伤;通过负压吸引器将钢渣吸附至储渣盒,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除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除锈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在加工完毕后,如未及时施工,则会按照规范要求,将钢结构存放,在存放过程中,温度、湿度、钢结构材料耦合作用,不免出现生锈状况;针对这种现象,工程上一般会使用除锈剂除锈或喷砂除锈,这两种传统的方法虽然能够实现除锈,但是除锈代价十分巨大:一、除锈剂除锈一般针对小范围锈蚀钢体除锈,对于需大规模锈蚀的钢结构,使用除锈剂成本极高,给施工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二、使用除锈剂除锈会磨损钢结构本体,进而会导致钢结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不利于工程质量;三、除锈剂除锈在喷涂后,需要人工不断进行擦拭,从而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四、喷砂除锈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五、喷砂除锈按照国家环保要求,需要设置隔离棚,在隔离棚内进行除锈,但隔离蓬造价较高,操作人员在隔离蓬内作业,还会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六、除锈剂或喷砂除锈后其残渣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够兼顾环境保护,又能够保证除锈质量的钢结构除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无需建立隔离棚,便于使用的钢结构除锈装置。
[0004]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包括刷把,刷把上端连接有外壳,外壳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下沿设有柔性唇边,唇边与钢结构表面贴合;外壳内安装有电机,电机与刷头传动连接;还设有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通过负压管连接储渣盒,储渣盒与外壳内部之间通过吸尘管连通。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刷头转动除锈,无需使用除锈剂或是喷砂,降低了除锈成本,极大地减少了对钢结构本体的损伤;通过负压吸引器将钢渣吸附至储渣盒,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0006]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机与刷头传动连接结构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刷头的尾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结构简单,便于刷头更换。
[0007]第一齿轮设置于外壳的几何中心;刷头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四个第二齿轮均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通过一个电机可以带动四个刷头同步转动,提高了施工效率。
[0008]外壳内设有安装板,刷头的转轴穿过安装板与第二齿轮连接,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供锈渣穿过的通孔;使刷头运转时更加稳定。
[0009]吸尘管一端与储渣盒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若干与通孔对应的支管;通过支管收集锈渣,防止锈渣与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直接接触,从而能够保护装置本体,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0010]刷把上分别设置有电机、负压吸引器的电源控制开关;便于控制电机、负压吸引器工作。
[0011]刷把为若干个相互套接的空心管构成,空心管上均布有若干销孔,销孔中插接有销杆;通过刷把能够调节作业高度,避免了登高作业带来的风险,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结构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刷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刷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外壳;101、唇边;2、安装板;201、通孔;3、动力腔; 4、电机;401、第一齿轮;5、刷头;501、刷毛端;502、第二齿轮;6、刷把;601、销孔;602、销杆;7、负压吸引器;8、储渣盒;9、吸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包括刷把6,刷把6上端连接有外壳1,外壳1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下沿设有柔性唇边101,唇边101与钢结构表面贴合。外壳1内安装有电机4,电机4与刷头5传动连接。还设有负压吸引器7,负压吸引器7通过负压管连接储渣盒8,储渣盒8与外壳1内部之间通过吸尘管9连通。其中,唇边101采用橡胶制作而成。
[0016]进一步的,电机4与刷头5传动连接结构为,电机4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401,刷头5的尾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40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02。
[0017]进一步的,外壳1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第一齿轮401设置于外壳1的圆角矩形中心。刷头5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502,四个第二齿轮502均与第一齿轮401相啮合。进而,通过一个电机4能够带动四个刷头5同步转动,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8]进一步的,外壳1内设有安装板2,刷头5的转轴穿过安装板2与第二齿轮502连接,安装板2上设有若干供锈渣穿过的通孔201。
[0019]进一步的,为了防止锈渣与电机4、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502直接接触,吸尘管9一端与储渣盒8连接,另一端连接有若干与通孔201对应的支管。
[0020]进一步的,刷把6上分别设置有电机4、负压吸引器7的电源控制开关;便于控制电机4、负压吸引器7工作。唇边101位于钢结构表面合适位置后打开电源控制开关,使外壳1牢牢吸附在钢结构表面,刷头5转动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
[0021]进一步的,刷把6为两个内外套接的空心管构成,内层空心管长度为三米,其上端与外壳1下端通过万向轴可转动连接,内层空心管上均布有五个调节销孔601,内层空心管的下端与外层空心管套接。外层空心管长度为两米,其管体上设有一个定位销孔601,销孔
601中插接有销杆602。外层空心管下端套接有防滑套。操作人员握住防滑套,根据待除锈的钢结构所在高度,调节销杆602使销杆602贯穿定位销孔601与适合的调节销孔601,进而使外壳1吸附体101吸附在钢结构待除锈位置。
[0022]使用时,唇边101贴合于钢结构表面,打开负压吸引器7,使外壳1内部相对外部环境为负压,外壳1与钢结构表面之间能够形成负压空间,使本装置牢牢吸附于待除锈处。电机带动刷头5转动,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钢渣通过通孔201和吸尘管9收集至储渣盒8内。待储渣盒8存满后将其取下,将废渣倾到至指定的工业垃圾处理处,随后再次安装回储渣盒8,继续除锈作业,除锈作业完成后打开负压吸引器7排气阀,待装置内部压力排空后将装置取下。
[0023]本装置既能够兼顾环境保护,又能够保证除锈质量。通过电机4带动刷头5转动除锈,无需使用除锈剂或是喷砂,降低了除锈成本。通过刷头5物理除锈,极大地减少了对钢结构本体的损伤,进一步保证了钢结构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通过负压吸引器7将钢渣吸附至储渣盒8,无需搭设隔离棚,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环境,还避免了对施工人员身体造成损伤。通过刷把6能够调节作业高度,避免了登高作业带来的风险,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包括刷把,其特征在于:刷把上端连接有外壳,外壳前端设有开口,开口下沿设有柔性唇边,唇边与钢结构表面贴合;外壳内安装有电机,电机与刷头传动连接;还设有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通过负压管连接储渣盒,储渣盒与外壳内部之间通过吸尘管连通。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与刷头传动连接结构为,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刷头的尾端套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设置于外壳的几何中心;刷头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树雄高翔朱立雷刘宗乾邵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