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50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插秧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一侧固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顶部固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正端面固接有挡板,所述直板的一侧相邻有拉手。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工作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弯杆转动,弯杆向下移动时秧苗插入泥土中,弯杆向上移动时直板对弯杆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从而防止泥土粘连在弯杆上,不会出现秧苗歪斜情况。出现秧苗歪斜情况。出现秧苗歪斜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


[0001]本技术涉及插秧机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

技术介绍

[0002]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4206368U”名为一种农业插秧机设备,虽然通过液压杆的伸缩并在插秧爪作用下,实现经出料口进入到输料软管内秧苗的快速精准插接操作,提高插秧质量,使用效果好,但现有的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插秧机通过插秧爪将秧苗插入进入地下,由于水稻生长在具有粘性的土壤中,插秧爪与土壤接触时,插秧爪的表面会带有部分泥土,插秧爪上的泥土秧苗粘连在插秧爪上,从而使插入的秧苗出现歪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工作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弯杆转动,弯杆向下移动时秧苗插入泥土中,弯杆向上移动时直板对弯杆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从而防止泥土粘连在弯杆上,不会出现秧苗歪斜情况。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插秧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一侧固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顶部固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正端面固接有挡板,所述直板的一侧相邻有拉手。
[0006]所述插秧机构包括侧板、转杆、弯杆、连杆、圆杆和转盘;
[0007]所述侧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侧板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转杆的外侧与弯杆的内侧相固接,所述转杆的外壁转动相连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壁与圆杆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外侧与转盘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转盘的外侧与底板的内壁转动相连。
[0008]进一步完善,所述转盘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固接,所述电机的外壁与底板的顶部相固接。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圆轴。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圆轴的外壁转动相连有轮子。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把手。
[0012]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接通电机的外接电源,电机工作时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圆杆转动,圆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弯杆转动,弯杆向下移动时秧苗插入泥土中,弯杆向上移动时直板对弯杆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从而防止泥土粘连在弯杆上,不会出现秧苗歪斜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插秧机构,201、侧板,202、转杆,203、弯杆,204、连杆,205、圆杆,206、转盘,2a1、限位杆,2a2、弹簧,2a3、横板,3、电机,4、弧板,5、直板,6、挡板,7、圆轴,8、轮子,9、把手,10、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参照附图1

4:本实施例1中,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有插秧机构2,插秧机构2不会将泥土向外带出,底板1的顶部设有电机3,电机3的型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满足使用需求即可,底板1的一侧固接有弧板4,底板1对弧板4固定,弧板4的顶部固接有直板5,弧板4带动直板5移动,直板5的正端面固接有挡板6,直板5对挡板6移动,直板5的一侧相邻有拉手10。
[0020]插秧机构2包括侧板201、转杆202、弯杆203、连杆204、圆杆205和转盘206,侧板2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底板1对侧板201固定,侧板201的内壁与转杆202的外壁转动相连,侧板201对转杆202限位,转杆202的外侧与弯杆203的内侧相固接,转杆202带动弯杆203转动,转杆202的外壁转动相连有连杆204,连杆204带动转杆202转动,连杆204的内壁与圆杆205的外壁转动相连,圆杆205带动连杆204移动,圆杆205的外侧与转盘206的内壁转动相连,转盘206带动圆杆205转动,转盘206的外侧与底板1的内壁转动相连,底板1对转盘206限位,转盘206的一端与电机3的输出端相固接,电机3为转盘206提供动力,电机3的外壁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底板1的底部固接有圆轴7,底板1带动圆轴7移动,圆轴7的外壁转动相连有轮子8,圆轴7对轮子8限位,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把手9,把手9方便推动底板1移动;
[0021]接通电机3的外接电源,电机3工作时带动转动206转动,转盘206带动圆杆205转动,圆杆205带动连杆204转动,连杆204带动转杆202转动,转杆202带动弯杆203转动,弯杆203向下移动时秧苗插入泥土中,弯杆203向上移动时直板5对弯杆203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从而防止泥土粘连在弯杆203上,不会出现秧苗歪斜情况。
[0022]工作原理:
[0023]将秧苗放入直板5的一侧,接通电机3的外接电源,电机3工作时带动转动206转动,转盘206带动圆杆205转动,圆杆205带动连杆204转动,连杆204带动转杆202转动,转杆202带动弯杆203转动,弯杆203向下移动时秧苗插入泥土中,弯杆203向上移动时直板5对弯杆203上的泥土进行刮除,从而防止泥土粘连在弯杆203上,不会出现秧苗歪斜情况,推动把手9带动底板1移动,底板1带动圆轴7外部的轮子8转动,轮子8转动时对底板1的位置进行调整。
[0024]实施例2:
[0025]请参阅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所述插秧机构2还以包括限位杆2a1、弹簧2a2和横板2a3,所述限位杆2a1的一端与直板5的一侧相
固接,所述限位杆2a1的外壁与弹簧2a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弹簧2a2的一端与横板2a3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横板2a3的一侧固接有拉手10;
[0026]拉动拉手10带动横板2a3移动,横板2a3对弹簧2a2进行压缩,将秧苗放在横板2a3和直板5之间,松开拉手10后弹簧2a2帮助横板2a3复位,横板2a3配合直板5对秧苗限位。
[0027]工作原理:
[0028]拉动拉手10带动横板2a3移动,横板2a3对弹簧2a2进行压缩,将秧苗放在横板2a3和直板5之间,松开拉手10后弹簧2a2帮助横板2a3复位,横板2a3配合直板5对秧苗限位。
[0029]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插秧机构(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电机(3),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接有弧板(4),所述弧板(4)的顶部固接有直板(5),所述直板(5)的正端面固接有挡板(6),所述直板(5)的一侧相邻有拉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泥土上翻的插秧机,其特征是:所述插秧机构(2)包括侧板(201)、转杆(202)、弯杆(203)、连杆(204)、圆杆(205)和转盘(206);所述侧板(20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固接,所述侧板(201)的内壁与转杆(202)的外壁转动相连,所述转杆(202)的外侧与弯杆(203)的内侧相固接,所述转杆(20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德沁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