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17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属于电力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电力储能箱,电力储能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架,固定板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移动轮与升降板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本装置通过在电力储能箱的两侧安装移动机构,并通过移动机构的液压缸和移动轮等组件,可实现电力储能箱的便捷移动和稳定放置,当移动轮底部高于电力储能箱底部时,电力储能箱稳定放置,当移动轮底部低于电力储能箱底部时,电力储能箱可便捷移动。电力储能箱可便捷移动。电力储能箱可便捷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电力储能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行驶于水面上依靠发电机发电提供动力,发电机所提供的电力也可以供给船上的其它设施运作,为船员的生活提供保障,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船舶航行到岸,发电机停止工作,其它设施同时失去动力来源,无法继续为船员生活提供保障的情况,此时,可采用船舶电力储能装置来解决此问题,将电力储存在电池内,将电池与生活设施连通,对其供电,电池存放于混合供电柜内,混合供电柜上有多种供电接口,便于对多种类型的生活设施连接供电。
[0003]经检索,在专利号为CN202221955364.1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船舶电力储能装置,该装置可通过包裹气囊的包裹效果而与环境水汽隔绝,提高混合供电柜的使用寿命,但该装置具有一定不足之处,在船舶上停电时,需要将储能装置移动位置来对不同地方设备进行供电,而该装置无法便捷移动,先多人工搬动或者利用机器进行整体移动,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量和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包括电力储能箱,所述电力储能箱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架,所述固定板架固定安装在电力储能箱的侧边底部区域处,所述固定板架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位于固定板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与升降板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顶部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活动套筒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底部安装活动轴杆,所述移动轮的顶部安装有轮架,所述活动轴杆底部与轮架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的内部直径大于其底部开口处直径,所述活动轴杆的顶部安装有限制环,所述限制环的直径大于活动套筒底部开口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筒的内壁上以套筒筒心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三个弧形条,所述限制环的侧边上设置有三个与弧形条适配的弧形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轮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为凸型结构且顶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连接轴的顶部区域与活动轴杆的底部通过内外螺纹方式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力储能箱的前侧设置有隐藏腔,所述隐藏腔的内部设置有多个
接电端口,所述隐藏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板,两个所述滑槽板顶部区域的电力储能箱处设置有开口,两个所述滑槽板之间滑动安装有密封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前侧中心底部安装有卡扣块,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安装有密封胶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力储能箱的前侧和后侧底部均安装有加固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其一,本装置通过在电力储能箱的两侧安装移动机构,并通过移动机构的液压缸和移动轮等组件,可实现电力储能箱的便捷移动和稳定放置,当移动轮底部高于电力储能箱底部时,电力储能箱稳定放置,当移动轮底部低于电力储能箱底部时,电力储能箱可便捷移动;
[0015]其二,本装置通过减震组件可使电力储能箱在进行运输时,对移动轮移动时产生的颠簸进行减震,防止颠簸对电力储能箱本体造成过多影响,可实现安全移动运输。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机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组件区域剖视爆炸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电力储能箱;11、接电端口;12、隐藏腔;13、滑槽板;14、加固板;15、密封板;151、密封胶条;152、卡扣块;20、移动机构;21、固定板架;22、液压缸;23、升降板;24、减震组件;241、活动套筒;242、弧形条;243、活动轴杆;244、限制环;245、减震弹簧;25、移动轮;26、轮架;27、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实施例,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包括电力储能箱10,电力储能箱10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机构20,移动机构20包括有固定板架21,固定板架21固定安
装在电力储能箱10的侧边底部区域处,固定板架21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22,液压缸22的输出轴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板23,升降板23位于固定板架21的底部,升降板23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25;移动轮25与升降板23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24,减震组件24包括有活动套筒241,活动套筒241的顶部与升降板23固定连接,活动套筒24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活动套筒241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245,减震弹簧245底部安装活动轴杆243,移动轮25的顶部安装有轮架26,活动轴杆243底部与轮架26转动连接。
[0026]本装置的两个液压缸22分别与两个电磁阀相连接,两个电磁阀分别与通过控制器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完成同步控制。
[0027]具体的,请着重参照附图2和附图3,活动套筒241的内部直径大于其底部开口处直径,活动轴杆243的顶部安装有限制环244,限制环244的直径大于活动套筒241底部开口处直径,由于活动套筒241底部开口处直径大于内部直径,所以限制环244会被限制在活动套筒241内部,从而限制活动轴杆243的减震活动范围,防止减震幅度过大导致影响电力储能箱10。
[0028]进一步的,活动套筒241的内壁上以套筒筒心呈放射性分布设置有三个弧形条242,限制环244的侧边上设置有三个与弧形条242适配的弧形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包括电力储能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储能箱(10)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机构(20),所述移动机构(20)包括有固定板架(21),所述固定板架(21)固定安装在电力储能箱(10)的侧边底部区域处,所述固定板架(21)的顶部安装有液压缸(22),所述液压缸(22)的输出轴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板(23),所述升降板(23)位于固定板架(21)的底部,所述升降板(23)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25);所述移动轮(25)与升降板(23)之间安装有减震组件(24),所述减震组件(24)包括有活动套筒(241),所述活动套筒(241)的顶部与升降板(2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套筒(24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活动套筒(241)的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245),所述减震弹簧(245)底部安装活动轴杆(243),所述移动轮(25)的顶部安装有轮架(26),所述活动轴杆(243)底部与轮架(26)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电力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241)的内部直径大于其底部开口处直径,所述活动轴杆(243)的顶部安装有限制环(244),所述限制环(244)的直径大于活动套筒(241)底部开口处直径。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伟邵琪杨玉金李升管骏祝娟胡冬琪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明远电力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