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027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热感图像的热感成像模块、用于运行火灾阴燃点检测算法程序的STM32控制器、用于将检测结果进行无线传输的无线通讯模块、用于调试的串口调试端口,热感成像模块与STM32控制器之间采用SPI通讯的方式,热感成像模块采集到热感图像后,可以及时的将图像传输给STM32控制器,并交由STM32控制器中的火灾阴燃点检测算法程序,进行火灾阴燃点检测,解决了一般火灾检测装置无法及时检测到火灾阴燃点的问题,并且STM32控制器与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可以实现将检测结果无线发送的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阴燃作为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环境中较为常见并且相对隐蔽,例如:排插短路阴燃、烟头阴燃等,当满足一定条件时,阴燃可以转换成明火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及时发现阴燃点,可以有效避免明火火灾的发生。目前,市场上的火灾检测装置,普遍采用与公告号为CN21479329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新型火灾智能检测装置”相似的火灾检测装置结构,通过摄像头、温度、空气质量、湿度等检测设备组合进行火灾的检测,该种检测方法对于表现特征较为明显的明火燃烧具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却不能及时检测到表现特征较为隐蔽的阴燃点,虽然市场上还存在部分检测方法较为特殊的火灾检测装置,例如:激光式感烟火灾检测装置、光纤光栅感温式火灾检测装置等,但都由于自身检测方式的局限,依旧对阴燃点不敏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导致灾情漏报的发生,最终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现有技术中自身检测方式的局限,依旧对阴燃点不敏感,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导致灾情漏报的发生,最终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的问题。
[0004]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包括:感应STM32控制器;
[0005]热感成像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热感图像的采集;
[0006]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热感图像的检测结果进行无线传输;
[0007]串口调试端口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调试信息的输出。
[0008]优选的,所述STM32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STM32控制器的1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1引脚相连接,所述STM32控制器的2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2引脚相连接,所述STM32控制器的3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3引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热感成像模块为热感成像模组,其型号为:Lepton2.0,所述STM32控制器的1引脚为PB15引脚,所述STM32控制器的2引脚为PB14引脚,所述STM32控制器的3引脚为PB13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1引脚为MOSI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2引脚为MISO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3引脚为SPI_CLK引脚。
[0010]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i

Fi芯片电源电路,所述Wi

Fi芯片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分别与稳压芯片的1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分别与稳压芯片的2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与稳压芯片共同接地。
[0011]优选的,所述稳压芯片型号为AMS1117

3.3V,所述稳压芯片的1引脚为Vin引脚,所述稳压芯片的2引脚为Vout引脚。
[0012]优选的,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还包括Wi

Fi芯片电路,所述Wi

Fi芯片电路包括:Wi

Fi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Wi

Fi芯片的1引脚相连,其另一端与Wi

Fi芯片共同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Wi

Fi芯片电性连接,其另一端与Wi

Fi芯片电源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Wi

Fi芯片的2引脚相连,所述稳压芯片的2引脚与所述Wi

Fi芯片的3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与Wi

Fi芯片的3引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Wi

Fi芯片型号为ESP8266

12F,所述Wi

Fi芯片的1引脚为GPIO15引脚,所述Wi

Fi芯片的2引脚为GPIO0引脚,所述Wi

Fi芯片的3引脚为EN引脚。
[0014]优选的,所述串口调试端口模块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STM32控制器的第一串口RX引脚PA10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STM32控制器的第一串口TX引脚PA9连接,所述第三引脚与STM32控制器的第二串口TX引脚PA2连接,所述第四引脚与STM32控制器的第二串口RX引脚PA3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包括:热感成像模块用于热感图像的采集、STM32控制器用于运行火灾阴燃点检测算法程序、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检测结果的无线传输;可见,通过热感成像模块与STM32控制器设置的火灾阴燃点检测算法配合,能实现火灾阴燃点的检测,结合无线通讯模块,可以将结果进行无线传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的
[0018]图2为热感成像模块和STM32控制器的电路图;
[0019]图3为无线通讯模块的Wi

Fi芯片电路图;
[0020]图4为无线通讯模块的Wi

Fi芯片电源电路图;
[0021]图5串口调试端口的示意图。
[0022]图中:1

热感成像模块;2

无线通讯模块;3

STM32控制器;4

串口调试端口模块。
具体实施例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图1

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热感图像的热感成像模块1、用于运行火灾阴燃点检测算法程序的STM32控制器3、用于
将检测结果进行无线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STM32控制器;热感成像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热感图像的采集;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对热感图像的检测结果进行无线传输;串口调试端口模块,与所述感应STM32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调试信息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TM32控制器的主控芯片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STM32控制器的1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1引脚相连接,所述STM32控制器的2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2引脚相连接,所述STM32控制器的3引脚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3引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成像模块为热感成像模组,其型号为:Lepton2.0,所述STM32控制器的1引脚为PB15引脚,所述STM32控制器的2引脚为PB14引脚,所述STM32控制器的3引脚为PB13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1引脚为MOSI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2引脚为MISO引脚,所述热感成像模块的3引脚为SPI_CLK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Wi

Fi芯片电源电路,所述Wi

Fi芯片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分别与稳压芯片的1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分别与稳压芯片的2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与稳压芯片共同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的火灾阴燃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芯片的型号为AMS1117

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彬彭奕润苗利明邱树伟朱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韩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