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9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玻璃技术领域,导电银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片状混合银粉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玻璃
,涉及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玻璃作为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同时承载这整辆汽车的外观形象。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各种高性能的汽车玻璃层出不穷,例如全景天幕玻璃、镀膜玻璃、调光玻璃等等。
[0003]镀膜玻璃,即导电膜玻璃,是在透明的玻璃表面上蒸镀一层金属薄膜,或在加热的玻璃表面喷涂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等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后档双层镀膜玻璃,一般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导电银浆印在镀膜玻璃的两个侧边,中间的区域为导电线路,经热弯炉550

750℃的高温处理3

5min,使导电银浆附着于镀膜玻璃的表面形成导电母线层。烧结后镀膜玻璃的电阻一般在0.5

1.2Ω,在汽车镀膜玻璃两侧银面通过铜箔粘结的方式接通内部电源,通上12

13V的电压后,整个镀膜玻璃开始发热,加热到60

80℃,从而达到除雾除霜的效果。
[0004]目前,新能源汽车镀膜玻璃用的导电银浆是进口银浆,例如美国福禄等国外产品,主要存在价格贵、成本高等,急需开发国产技术的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银浆的低电阻、附着力、宽烧结窗口、与铜箔之间的粘结强度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0008][0009][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片状混合银粉为大型片状银粉与小型片状银粉以质量比1:(1~10)组成的混合物;
[0011]所述的大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8.0

10.0μm,振实密度为1.5

2.0g/mL,松装密度为0.5

1.0g/mL;
[0012]所述的小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4.0

5.0μm,振实密度为1.5

2.0g/mL,松装密度为0.8

1.2g/mL。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球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1.0

1.5μm,振实密度为2.0

2.5g/mL,松
装密度为1.0

1.5g/mL。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或木松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萜品醇、松节油、二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丁基卡必醇醋酸酯、二丙二醇单甲醚、三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有机添加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柠檬酸三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7]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有机载体的配制:将有机树脂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有机载体;
[0019]2)导电银浆的配制:将片状混合银粉、球状银粉、有机添加剂、有机载体混合分散,得到导电银浆。
[0020]进一步地,步骤1)中,混合过程在75~85℃下进行,混合后再经300~400目筛网过滤。
[0021]进一步地,步骤2)中,分散后,再在三辊轧机中进行研磨。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银浆的细度在12μm以下,粘度为20

30Pa
·
s。
[0023]中国专利申请CN111370158A公开了一种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金属银粉60

80;玻璃粉3

7;高分子树脂1

8;有机添加剂1

3;有机溶剂10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产品解决了银浆的印刷细度、导电性能、致密性等问题,提高寿命。
[0024]中国专利申请CN111370158A公开了一种客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所使用的基材是一种浮法玻璃,属于普通的玻璃。它采用漂浮方法制作,原理是将玻璃液从池窑不断流入,并浮在金属液面上,使玻璃成型。银浆中的玻璃粉与浮法玻璃有相似相容的原理,玻璃粉可以起到胶粘剂的作用,将无机银粉黏在玻璃基材上面。
[0025]与之相比,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基材是一种镀膜玻璃,即导电膜玻璃,属于功能性玻璃。它是在透明的玻璃表面上蒸镀一层金属薄膜,或在加热的玻璃表面喷涂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等制成。采用镀膜玻璃制作的产品,实际上是与玻璃表面的金属薄膜层发生作用,不是与下面的玻璃基材。本专利技术中,若使用玻璃粉,会导致与金属膜层之间因为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导致龟裂,失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大小片状银粉混搭的方式,来解决在高温烧结(550

750℃)过程中导电银浆在镀膜玻璃上的阻值波动问题;设计小粒径的球形银粉,来解决导电银浆与镀膜玻璃之间的附着力,改善银层与铜箔之间的粘结强度;通过调节有机树脂的类型,例如丙烯酸树脂,进一步降低导电银浆烧结后残留的灰分,提升银层与铜箔之间的粘结强度。通过有机添加剂的选择,优化了导电银浆的丝网印刷工艺;
[0028]2)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基材是一种镀膜玻璃,在汽车上首次使用,本身属于国内国际首创,与此同时,汽车镀膜玻璃用的导电银浆也是首创;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中的银粉以片状银粉为主,本身在高温烧结型银浆中也是首次这样使用。片状银粉一般是在低温固化银浆中的主要粉体,在高温银浆中少量使用或者不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备料,总量1kg:
[0033]原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片状混合银粉55%,550g;球状银粉10%,100g;有机树脂7%,70g;有机溶剂27%,270g;有机添加剂1%,10g;
[0034]其中,片状混合银粉中,大型片状银粉与小型片状银粉的质量比为1:1;大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8.54μm,振实密度为1.78g/mL,松装密度为0.72g/mL;小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4.36μm,振实密度为1.54g/mL,松装密度为0.89g/mL;
[0035]球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1.1μm,振实密度为2.2g/mL,松装密度为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混合银粉为大型片状银粉与小型片状银粉以质量比1:(1~10)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的大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8.0

10.0μm,振实密度为1.5

2.0g/mL,松装密度为0.5

1.0g/mL;所述的小型片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4.0

5.0μm,振实密度为1.5

2.0g/mL,松装密度为0.8

1.2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银粉的平均粒径为1.0

1.5μm,振实密度为2.0

2.5g/mL,松装密度为1.0

1.5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镀膜玻璃用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树脂为丙烯酸树脂、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或木松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明王德龙江海涵暴鹏飞周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