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地震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现场地震液化原始资料不足,导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10(2016年版)中基于标准贯入度试验(SPT)的液化判别经验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方性。因此,亟须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场地液化,提出新的液化识别理论,为砂土液化场地震害风险评估,可液化场地内地基的加固设计、可液化场地内各种形式的基础和支挡结构的抗震设计等工程领域,为工程结构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保障。胡聿贤院士团队于2004年通过对1987年美国Superstition Hills地震中在Wildlife液化场地上得到的地表、地下水平和竖向记录进行分析,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
‑
Huang Transform)提出了一种液化场地识别方法。该方法需要大量的地震记录。
[0003]目前,获得地震波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使用强震仪记录到的实际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场地响应分析得到地震波;S2、将得到的地震波进行分解得到其相应的反应谱;S3、将S2步骤分解得到的地震波反应谱代入到地震地面运动模型,通过该地震地面运动模型输出新的地震波;S4、将S3步骤得到的新的地震波进行分解,得到该地震波的不同模态波的幅值和频率;S5、通过引入相位的方法不同模态波的频率进行调节;S6、将调整后的波再合成反应谱,采用相对误差公式克服高频误差较大的问题,然后通过反应谱中所具备的能量进行判断,将符合要求的地震波输出,将不符合要求的地震波重新迭代回S2步骤,直至符合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具体包括:S101、根据地震场地现场勘查报告,通过等效线性场地响应程序创建场地剖面;S102、根据现场勘察报告中记录的土层剪切波速和容重,设置对应的动模量衰减曲线和滞回阻尼比曲线;S103、输入基岩地震波;通过场地响应分析得到地震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采用场地响应分析的方法得到多条液化场地地震波;将前述每条地震波进行分解得到该地震波的反应谱。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为Clough
‑
Penzin模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合成液化场地地震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地面运动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如下:式中,S
g
(ω)表示Clough
‑
Penzien地震动随机模型,ω代表地震动频率,ω
g
和ξ
g
分别表示土的阻尼比和卓越频率;ω
f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雲,路华,杨彦鑫,占旭栋,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