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腊辉专利>正文

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63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包括鞋底部件、充气减震模块,充气减震模块包括外筒壳、内筒芯、气袋柱、气管、底盖板,内筒芯套装于外筒壳的内腔孔的顶端,在内筒芯与内腔孔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气袋柱套装在内腔孔中,底盖板盖置于内腔孔的底端,鞋底部件包括防滑鞋底层、鞋底中层、鞋垫顶层,鞋底中层上设有供充气减震模块安装于孔洞,气管布置于鞋底中层上的气管槽中且其一端与气袋柱相连接,其另一端连接有充放气嘴。本鞋子能方便人们根据自身穿着舒适性或按自身体重来选择充气量的多少,改善或获得鞋子的减震弹力性能,且充气减震模块完全隐藏于鞋底中,不影响鞋子的外观形状和造型的塑造与设计。计。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
,特别是一种具有气压减震功能的鞋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向消费者出售的带有减震功能的鞋子,主要有三种实现形式:一种是,以美国耐克公司为代表的,在鞋子的鞋底上一体做出有气袋结构的气袋减震的运动鞋;这种鞋子的气袋的气压与饱和度,是固定的,无法按需调整的。另一种是,通过改变鞋底材料(例如阿迪达斯的采用发泡材料制作鞋底的运动鞋),使鞋底本身具有一定可变形性能与缓冲性能,来获得减震的效果;这种方式的鞋子,其鞋底的弹性也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的。第三种是,通过在鞋子的鞋跟内部设置弹簧,让鞋垫压在弹簧上,当人体脚跟踏在鞋垫时,就能利用弹簧的复位弹性来获得减震的效果;同样,这种鞋子的弹簧是固定安装于鞋底当中,在应用过程中,人们也是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弹簧的软硬性能。
[0003]采用前面这些技术手段的鞋子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鞋子的鞋底减震和保护人体脚踝问题,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每个人的体重、身高与脚大小并不是等比例的,当鞋大小与脚大小适合了,鞋底或鞋跟位置的减震机构能否与人体体重相适合呢,只有实际使用的使用者才知道,生产厂家是无法获知与准确控制鞋子的弹性。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只有当减震机构的减震能力(或称为弹力性能)与人体体重相适合了,才能真正对人体下肢起到很好的减震保护作用。显然,前面所述的三种技术方案,都不具有能方便人们按需调节减震机构的减震能力的结构设计;或者说,前面所述的三种技术方案,不能使人们能根据运动场合需要,进行选择或调节鞋子减震效力,以帮助人们获得足够好的减震性能,进而来获得对脚踝、下肢的良好保护和良好运动性能的可能。因此,前面所述的三种技术方案的减震鞋子,都无法实现按需调节其减震性能,无法令人们有机会进行这样的减震性能选择,体现不出对人们的脚踝、下肢起到良好保护作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该鞋装置能方便人们根据自身穿着舒适性或按自身体重来选择充气量的多少,改善或获得鞋子的减震弹力性能,以使人们脚底能获得良好减震效果与运动性能,有效满足人们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而且充气减震模块完全隐藏于鞋底中,不影响鞋子的外观形状和造型的塑造与设计,用户充放气方便、简单,鞋子减震和防护性能好,能有效保护人们脚踝和下肢的安全,极大地减少了脚踝和下肢因运动而发生损伤风险。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包括鞋底部件、设置于鞋底部件上的充气减震模块,其特点在于所述充气减震模块包括外筒壳、内筒芯、气袋柱、气管、底盖板,其中所述外筒壳还设有内腔孔,所述气袋柱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腔孔的横截面直径,所述内筒芯套装于内腔孔的顶端,且在内筒芯与内腔孔之间还设有使内筒芯不脱离内腔孔的限位结构,所述气袋柱套装在位于内筒芯底端的
内腔孔中,所述底盖板盖置于内腔孔的底端上,以将气袋柱限定装配于内腔孔中;所述鞋底部件包括防滑鞋底层、鞋底中层、鞋垫顶层,其中所述鞋底中层上设有供充气减震模块安装于孔洞,所述充气减震模块通过其外筒壳套装和固定于鞋底中层的孔洞中,所述气管布置于鞋底中层上设有的气管槽中,且该气管的一端与气袋柱相连接,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放气嘴,该充放气嘴嵌装于鞋底中层的侧面上;所述防滑鞋底层固定安装于鞋底中层的底面上,以将充气减震模块的底端遮挡于鞋底部件中,所述鞋垫顶层设置于鞋底中层的顶面上,且鞋垫顶层的底面与内筒芯的顶端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孔的侧壁上还设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滑槽,所述内筒芯的侧壁上还相对应地设有限位滑块部,所述限位滑块部与导向滑槽相嵌套,在外筒壳的外表面上还设有横向贯穿至导向滑槽的螺孔,在螺孔中安装有沉头螺丝,所述沉头螺丝的内端伸入到导向滑槽中并置于限位滑块部的顶部上,对限位滑块部形成限位结构,以将内筒芯限定连接于内腔孔中而不从内腔孔脱离。
[0007]又进一步地,所述气袋柱的顶端还设有一圈顶环,在顶环的侧壁上还设有扣装孔;所述内筒芯的底端还设有扣钩部,所述内筒芯的底端通过其扣钩部与扣装孔的相扣装而与气袋柱的顶端相连接一起。
[0008]再进一步地,所述内腔孔的底端孔口上还设有内螺纹,所述底盖板上还相对应地设有外螺纹连接部,该底盖板通过其外螺纹连接部与内腔孔的内螺纹相旋装而固定安装于外筒壳的底端上,且在底盖板的外底面中部还设有装拆工具操作孔;所述外螺纹连接部的端面与气袋柱的底端面之间还涂附有粘接剂层。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鞋装置通过采用外筒壳、内筒芯、气袋柱、气管、底盖板构成的充气减震模块,以及将充气减震模块隐藏于鞋底部件当中装配的结构,一方面,使其能方便人们根据自身穿着舒适性或按自身体重来选择充气量的多少,进而改善或获得鞋子的减震弹力性能,以使人们脚底能获得良好减震效果与运动性能,有效满足人们在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而且设置有带篮球阀芯的充放气嘴,能够篮球一样充放气,充放气简单、方便,鞋子减震和防护性能好,能有效保护人们脚踝和下肢的安全,极大地减少了脚踝和下肢因运动而发生损伤风险。另一方面,将充气减震模块完全隐藏于鞋底中的结构设计,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减震模块的运用,完全不会影响鞋子的外观形状和造型的塑造与设计,同样十分方便于生产厂家设计与生产出各种款式的鞋子,来供人们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与购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科学,装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仰视方向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一在剖视状态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减震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减震模块在剖视状态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减震模块在充气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二在剖视状态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图2或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包括鞋底部件1、设置于鞋底部件1上的充气减震模块2。以及构成一个完整的鞋子的设置于鞋底部件1上的鞋帮7和设置于鞋帮7上的鞋带等。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目的,如图4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充气减震模块2包括外筒壳21、内筒芯22、气袋柱23、气管24、底盖板25,其中,所述外筒壳21还设有内腔孔211,所述气袋柱23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腔孔211的横截面直径,以使气袋柱23在内腔孔211中有一个变形伸展的间隙,获得较好的减震性能;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将气袋柱23安装于专门的内腔孔211中,使其在应用中,不会受到鞋底的变形而损伤到气袋柱23,使气袋柱23始终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进行运行,不受到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包括鞋底部件(1)、设置于鞋底部件(1)上的充气减震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减震模块(2)包括外筒壳(21)、内筒芯(22)、气袋柱(23)、气管(24)、底盖板(25),其中所述外筒壳(21)还设有内腔孔(211),所述气袋柱(23)的横截面直径小于内腔孔(211)的横截面直径,所述内筒芯(22)套装于内腔孔(211)的顶端,且在内筒芯(22)与内腔孔(211)之间还设有使内筒芯(22)不脱离内腔孔(211)的限位结构,所述气袋柱(23)套装在位于内筒芯(22)底端的内腔孔(212)中,所述底盖板(25)盖置于内腔孔(211)的底端上,以将气袋柱(23)限定装配于内腔孔(211)中;所述鞋底部件(1)包括防滑鞋底层(11)、鞋底中层(12)、鞋垫顶层(13),其中所述鞋底中层(12)上设有供充气减震模块(2)安装于孔洞(14),所述充气减震模块(2)通过其外筒壳(21)套装和固定于鞋底中层(12)的孔洞(14)中,所述气管(24)布置于鞋底中层(12)上设有的气管槽中,且该气管(24)的一端与气袋柱(23)相连接,所述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有充放气嘴(241),该充放气嘴(241)嵌装于鞋底中层(12)的侧面上;所述防滑鞋底层(11)固定安装于鞋底中层(12)的底面上,以将充气减震模块(2)的底端遮挡于鞋底部件(1)中,所述鞋垫顶层(13)设置于鞋底中层(12)的顶面上,且鞋垫顶层(13)的底面与内筒芯(22)的顶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藏式且能根据需要调节气压的缓冲减震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孔(211)的侧壁上还设有竖向布置的导向滑槽(212),所述内筒芯(22)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腊辉
申请(专利权)人:唐腊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