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粘贴装置及剥离粘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47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剥离粘贴装置,其从粘贴有一个以上的贴签的片材移动贴签,该剥离粘贴装置具备:基座部;吸附部,配置于基座部,吸附贴签的一部分;把持部,以能够在相对于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基座部,且能够在进行升降的上下方向上移动,把持部把持贴签的端部;及驱动部,在相对于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驱动把持部。分离的方向上驱动把持部。分离的方向上驱动把持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剥离粘贴装置及剥离粘贴系统


[0001]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剥离粘贴装置及剥离粘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贴签粘接装置,例如提出有如下装置:利用第一手部和第二手部将贴签从衬纸剥下,并使所保持的贴签向拍摄位置移动,使拍摄图像中的贴签的外形与理想的贴签形状一致而消除贴签的变形(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能够通过机械手将具有柔软性的贴签从衬纸剥下,并将剥下的贴签粘接于所希望的粘接位置。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5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在上述贴签粘接装置中,需要分别控制第一手部和第二手部,对于贴签的剥离处理、移动处理及粘贴处理而言,位置控制需要劳力。这样,需要一种能够更可靠地剥离、移动及粘贴在片材上粘贴的贴签的装置。
[0007]本公开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可靠地从所粘贴的片材移动贴签的剥离粘贴装置及剥离粘贴系统。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9]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顶起装置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0010]本公开的剥离粘贴装置从粘贴有一个以上的贴签的片材移动该贴签,
[0011]上述剥离粘贴装置具备:
[0012]基座部;
[0013]吸附部,配置于上述基座部,吸附上述贴签的一部分;
[0014]把持部,以能够在相对于上述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基座部、且能够在进行升降的上下方向上移动,把持上述贴签的端部;及
[0015]驱动部,在相对于上述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驱动上述把持部。
[0016]在该剥离粘贴装置中,在基座部配置有吸附部和把持部,能够唯一地求出吸附部与把持部的位置关系,能够在吸附贴签的一部分并把持贴签的端部的状态下对贴签进行剥离、移动、粘贴。因此,在该剥离粘贴装置中,能够更可靠地从所粘贴的片材移动贴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剥离粘贴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
[0018]图2是顶起装置20及剥离粘贴机构41的立体图。
[0019]图3是顶起装置20及剥离粘贴机构41的侧视图。
[0020]图4是上顶部26的说明图。
[0021]图5是剥离粘贴机构41的立体图。
[0022]图6是表示剥离粘贴系统1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0023]图7是表示顶起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4]图8是表示剥离粘贴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5]图9是上顶并把持贴签12的前端部13的一系列处理的说明图。
[0026]图10是剥离贴签12的一系列处理的说明图。
[0027]图11是将贴签12向粘贴对象15粘贴的一系列处理的说明图。
[0028]图12是表示另一顶起装置20B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剥离粘贴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顶起装置20及剥离粘贴机构41的立体图。图3是顶起装置20及剥离粘贴机构41的侧视图。图4是上顶部26的说明图。图5是剥离粘贴机构41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剥离粘贴系统1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剥离粘贴系统10例如是执行如下的处理的系统:使附加于片材11的一个以上的贴签12逐片地剥离并移动,并向粘贴对象粘贴。该剥离粘贴系统10具备:顶起装置20、剥离粘贴装置40及控制PC6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轴)、前后方向(Y轴)及上下方向(Z轴)如图1~图5所示。在此,为了方便起见,将上顶贴签12的一方设为“前”,将此时贴签12粘贴于片材11的一方设为“后”,将其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
[0030]贴签12例如也可以形成有与粘贴对象相关的信息。与粘贴对象相关的信息可列举例如识别信息、粘贴对象的价格、性能等。另外,形成于该贴签12的信息例如可以是文字、记号、图形等,也可以是条形码、二维码等。粘贴对象15只要是供贴签12粘贴的对象即可,不作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包括机械、装置、装置的单元、元件等的工业产品或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食品、生鲜品等。在图1中,作为粘贴对象15的一个例子,示出了被用于向基板安装元件的安装装置且安装有保持了元件的带的供料器。
[0031]顶起装置20是从粘贴有一个以上的贴签12的片材11顶起贴签12而使其端部剥离的装置。如图1~图4所示,顶起装置20具备:载置部21、上顶部26及升降部28。载置部21是载置片材11的板状的部件,具有载置面22和开口部23。载置面22是载置部21的上表面,是载置片材11的矩形状的面。开口部23从作为载置部21的上表面的载置面22连通至下表面侧,是供上顶部26插入的空间。开口部23由能够供长方体状的上顶部26插入的矩形状的面形成。如图3所示,在该开口部23的下表面侧的开口缘24形成有将上顶部26向开口部23的内部空间引导的导入面25。导入面25是形成为开口面积随着从下表面靠近上表面侧而变小的锥状的面。上顶部26被导入面25引导而向开口部23的内侧移动,从而被定位。
[0032]如图4所示,上顶部26是上顶贴签12的前端部13而使贴签12的前端部13剥离的部件。该上顶部26在使贴签12的不同于前端部13的一侧粘贴于片材11的状态下使前端部13从片材11剥离。如图1、图2所示,上顶部26排列于多个贴签12各自的下表面侧。该上顶部26具有:第一部件31,从下表面侧上顶贴签12;及第二部件32。第一部件31是如下的部件:配置于上顶部26的上表面前方,以预定的高度H1形成,从下方上顶贴签12的前端部。第二部件32是如下的部件:配置于上顶部26的上表面后方,具有比第一部件31的高度H1低的高度H2,位于比贴签的前端部靠中央侧的位置,从下方上顶贴签12。第一部件31及第二部件32贯通片材
11而从下表面侧上顶贴签12。第一部件31是从下方上顶贴签12的前端部13的角部的两根第一销,第二部件32是上顶比贴签12的前端部靠中央侧的位置的两根第二销。另外,“角部”是指包含前端部13的角在内的区域(例如,数mm见方等)。在上顶部26配置有符合如下的高度的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使贴签在以贴签12的一端侧为起点且该贴签12的另一端侧处于较高的位置的状态下呈直线状地倾斜。另外,上顶部26也可以在如的下高度及位置配置有第一部件31及第二部件32:在上顶部26上升时贴签12的前端部13从第一部件31脱离的时机下,第二部件32从下表面侧上顶贴签12。在该上顶部26中,因为在一方的端部粘贴于贴签12的状态下上顶前端部13,所以前端部13以描绘圆弧的方式上升,因此伴随着第一部件31的上升,在超过某高度时,第一部件31的前端从前端部13脱离。在这样的第一部件31中,由于不会对贴签12的前端部13持续地施加过大的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剥离粘贴装置,从粘贴有一个以上的贴签的片材移动该贴签,所述剥离粘贴装置具备:基座部;吸附部,配置于所述基座部,吸附所述贴签的一部分;把持部,以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基座部、且能够在进行升降的上下方向上移动,把持所述贴签的端部;及驱动部,在相对于所述吸附部接近及分离的方向上驱动所述把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把持部以对着被从所述片材上顶的状态下的所述贴签的端部的方式朝向斜下方地配置,把持所述贴签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把持部以使从侧方观察到的所述贴签的形状成为S字状的方式把持该贴签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剥离粘贴装置具备处理控制部,所述处理控制部控制所述吸附部、所述把持部及所述驱动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基座部配置有向机器人臂安装的安装部,所述处理控制部还控制所述机器人臂,所述基座部通过所述机器人臂而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把持部向所述吸附部接近,使所述把持部把持被从所述片材上顶的状态下的所述贴签的端部,使所述把持部上升而使所述贴签弯曲成曲线状态,在使所述贴签曲线弯曲之前或者使所述贴签曲线弯曲之后使所述吸附部吸附所述贴签的一部分,使所述基座部上升而将所述贴签从所述片材剥离。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使所述吸附部吸附所述贴签的一部分、使所述把持部将所述贴签曲线弯曲且把持所述贴签的端部的状态下,使吸附于所述吸附部的所述贴签的一部分与粘贴对象抵接,解除所述把持部的把持而解除所述贴签的曲线弯曲状态,使所述贴签向所述粘贴对象粘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解除所述把持部的把持之前使所述吸附部解除对所述贴签的一部分的吸附。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使所述贴签的一部分与粘贴对象抵接之后,以从抵接时的位置分离且下降的方式使所述把持部移动,并使所述把持部的把持解除,使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把持部从所述吸附部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粘贴装置,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按压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本刚森一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富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