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3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包括转炉以及自卡式钢管,转炉的侧壁设置有出钢口,出钢口的内壁设置有喷吹管,喷吹管的内部连通有流通管组。自卡式钢管套设于喷吹管的内部且与喷吹管之间留有3mm~15mm的间隙,喷吹管与自卡式钢管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料,流通管组与转炉的内部连通。在转炉正常补炉时,在出钢口内插入自卡式钢管,利用灌浆料自流填充自卡式钢管与出钢口之间的缝隙,将被侵蚀部位填充平整,实现出钢口侵蚀部位自动修复,无需借助外力设备和工具,工艺简单,修复效率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在不破坏原有的喷吹管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侵蚀部位的修复。实现对侵蚀部位的修复。实现对侵蚀部位的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具体是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转炉吹炼是利用氧枪喷吹超音速氧气,氧化铁水中的碳、硅、锰、磷等可氧化杂质元素,随着钢液中杂质元素逐渐降低,炉渣中杂质元素氧化物上升,出钢时,这种炉渣与钢液一起流出。为此,转炉出钢时必须进行挡渣,以往多采用挡渣标(球)或滑板挡渣,或将二者结合使用。
[0003]在转炉出钢末期,大部分钢液排出后,在转炉出钢口上方由于汇流旋涡和排流沉坑等情况导致转炉出钢下渣,严重影响钢水质量,降低钢水收得率。现有的相关技术采用在出钢口内预埋吹气结构,出钢时喷吹气体破坏钢液产生的漩涡,进而消除卷渣,实现钢

渣分离。
[0004]但在使用这类技术过程中发现,出钢口的出气端侵蚀速度远快于转炉其他部位,导致出钢口寿命与转炉整体使用寿命不同。现有的修复技术是将侵蚀严重的出钢口进行钻孔破碎,安装新的出钢口后灌浆定型,如果装有滑板还需将滑板复位,工艺复杂且耽误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实现在补炉的同时对吹气式出钢口的出气端也进行快速修补,使出钢口与转炉整体达到同寿命的目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提供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包括:
[0007]转炉,所述转炉的侧壁设置有出钢口,所述出钢口的内壁设置有喷吹管,所述喷吹管的内部连通有流通管组;
[0008]自卡式钢管,所述自卡式钢管套设于喷吹管的内部且与喷吹管之间留有3mm~15mm的间隙,所述喷吹管与自卡式钢管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料,所述流通管组与转炉的内部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吹管与自卡式钢管之间的间隙尺寸为5mm~10m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卡式钢管的伸入端凸出转炉的内壁且凸出尺寸为50mm~100mm。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卡式钢管的外部焊接有连接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浆料为镁质浇注料、硅质浇注料或铝质浇注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方法,包括上述的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将自卡式钢管装入出钢口内;
[0015]S2、旋转转炉,使出钢口靠近转炉炉口方向的转炉内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α度的夹角且α角为5
°
~20
°

[0016]S3、从转炉的炉口向自卡式钢管与喷吹管之间的间隙填充灌浆料;
[0017]S4、灌浆料堆积在转炉与出钢口2之间时,通过流通管组向灌浆料喷吹惰性气体,待灌浆料烧结凝固后,形成将流通管组与转炉内部连通的通气流道。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灌浆料填充至与自卡式钢管的伸入端端部相距3mm~10mm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惰性气体的流通压力为0.5MPa~1MPa,流通速度为100m/s~150m/s。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在转炉正常补炉时,在出钢口内插入自卡式钢管,利用灌浆料自流填充自卡式钢管与出钢口之间的缝隙,将被侵蚀部位填充平整,实现出钢口侵蚀部位自动修复,无需借助外力设备和工具,工艺简单,修复效率高。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修复方法能在不破坏原有的喷吹管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对侵蚀部位的修复。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卡式钢管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2为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转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转炉;2、出钢口;3、喷吹管;31、流通管组;4、自卡式钢管;41、连接筋;5、通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及方法,包括转炉1以及自卡式钢管4,转炉1的侧壁设置有出钢口2,出钢口2的内壁设置有喷吹管3,喷吹管3的内部连通有流通管组31。自卡式钢管4套设于喷吹管3的内部且与喷吹管3之间留有3mm~15mm的间隙,喷吹管3与自卡式钢管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料,流通管组31与转炉1的内部连通。
[0032]出钢口2是钢液与炉渣流出的通道,出钢口2处设置有喷吹管3,喷吹管3内部连通有流通管组31,用于在出钢时喷吹气体破坏钢液产生的漩涡。流通管组31包括沿钢液出钢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吹气管311、环形气室312以及进气管313,进气管313与若干吹气管311之间通过环形气室312连通。进气管313输入气体后气体通过环形气室312重新分配,并通过若干吹气管311向转炉1内部的钢液喷吹。由于喷吹管3以及喷吹管3与出钢口2的连接部位会受高温钢液和炉渣侵蚀的影响,这些部位会发生结构受损导致结构层变薄。
[0033]因此在修复时,自卡式钢管4与喷吹管3之间需预留3mm~15mm的间距,使得自卡式钢管4能够弥补被侵蚀部分的同时,保证灌浆料能克服张力从间隙中流入填充,并保证自卡式钢管4与喷吹管3之间拥有足够厚度的灌浆料。灌浆料是一种高温耐火材料,填充在自卡式钢管4与喷吹管3之间后能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高温钢液或炉渣接触喷吹管3对喷吹管3产生侵蚀,延长喷吹管3的使用寿命。
[0034]优选地,喷吹管3与自卡式钢管4之间的间隙尺寸为5mm~10mm。喷吹管3被侵蚀的壁厚不能太大,以保证喷吹管3拥有有效稳定的壁厚使用结构,因此当侵蚀至一定深度后就需进行修补处理。自卡式钢管4的内径不能过小,防止自卡式钢管4占用过多原有的出钢空间,导致出钢效率降低。
[0035]自卡式钢管4的伸入端凸出转炉1的内壁且凸出尺寸为50mm~100mm,灌浆料填充至与自卡式钢管4的伸入端端部相距5mm~10mm处。由于转炉1的主要侵蚀区位于出钢口2输入端的端部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炉(1),所述转炉(1)的侧壁设置有出钢口(2),所述出钢口(2)的内壁设置有喷吹管(3),所述喷吹管(3)的内部连通有流通管组(31);自卡式钢管(4),所述自卡式钢管(4)套设于喷吹管(3)的内部且与喷吹管(3)之间留有3mm~15mm的间隙,所述喷吹管(3)与自卡式钢管(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灌浆料,所述流通管组(31)与转炉(1)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吹管(3)与自卡式钢管(4)之间的间隙尺寸为3mm~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卡式钢管(4)的伸入端凸出转炉(1)的内壁且凸出尺寸为50mm~100mm,所述灌浆料填充至与自卡式钢管(4)的伸入端端部相距5mm~10mm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卡式钢管(4)的外部焊接有连接筋(4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气式出钢口的修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雪峰刘运华常亭吴平辉徐光黄伦培谭大进蔡众龙段建旭王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