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23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自动判定本炉溅渣需要采取的溅渣模式,具体包括:采集液位,将液位与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液位小于第一设定值时,表明炉底变薄,采用涨炉底模式;当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时,表明炉底在正常水平,采用维护炉底模式;当液位大于第二设定值时,表明炉底变厚,采用降炉底模式;自动判定溅渣时的调料量;接收溅渣操作指令,按照判定的溅渣模式以及调料量进行溅渣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给出调料量,以便于调准溅渣料重量,避免了人工判定的盲目性,改善了溅渣效果,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一键溅渣操作,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具体涉及一种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转炉炼钢过程中,炉衬砖会逐渐受到侵蚀,当侵蚀到某一个程度时,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就需要进行大修来更换炉衬砖,若能减缓炉衬砖的侵蚀,延长复吹转炉的寿命,则可降低冶炼成本。
[0003]转炉出钢结束,通过调入稠渣料和氮气冷却将流动性较好的稀渣调整成流动性(或说粘稠性)合适的炉渣,通过高压氮气将流动性合适的炉渣冲击并粘附到炉壁上,粘附在炉壁上的炉渣冷却后形成一层保护层减缓废钢和高温钢水对炉衬砖的直接冲刷,从而达到保护炉衬的作用。
[0004]溅渣操作要根据炉渣干稀状况进行调料,并根据炉况特点采取不同的溅渣方式,一般分3种溅渣方式,包括涨炉底模式、维护炉底模式、降炉底模式。
[0005]目前,大部分钢厂的转炉溅渣过程都是人工手动操作的,在转炉溅渣过程中主要是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和操作规程等进行手动操作,设定需要投入的溅渣料重量,并根据炉底状况手动调节溅渣枪位、流量,由操作工控制溅渣时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自动判定本炉溅渣需要采取的溅渣模式,包括:在转炉吹炼终点,出钢之前,测量转炉内的钢液液位,将液位与第一设定值、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当液位小于第一设定值时,采用涨炉底模式;当液位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时,采用维护炉底模式;当液位大于第二设定值时,采用降炉底模式;自动判定溅渣时的调料量;接收溅渣操作指令,按照判定的溅渣模式以及调料量进行溅渣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涨炉底模式时,先调料再下枪,枪下到设定的开气位置时,开气,溅渣枪位位于预设的高枪位范围内;采用维护炉底模式时,先下枪,枪下至第一设定位置,开始调料,枪下至设定的开气位置时,开气,溅渣枪位位于预设的中间枪位范围内;第一设定位置为1/2行程位置,采用降炉底模式时,先下枪,枪下至第二设定位置,开始调料,当第二设定位置高于设定的开气位置时,继续下到设定的开气位置时,开气,当第二设定位置等于设定的开气位置时,开气与调料同步开始,溅渣枪位位于预设的低枪位范围内;第二设定位置低于第一设定位置;第二设定位置靠近设定的开气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涨炉底模式时,溅渣枪位为160~210cm,供气流量为48000

55000Nm3/h;采用维护炉底模式时,溅渣枪位为130~160cm,供气流量为52000

56000Nm3/h;采用降炉底模式时,溅渣枪位为100~130cm,供气流量为52000

57000Nm3/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自动溅渣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判定溅渣时的调料量,具体包括:获取炉渣重量、停吹温度、停吹氧含量、炉渣流动性指数,根据炉渣重量、停吹温度、停吹氧含量、炉渣流动性指数自动判定溅渣时的调料量,调料时,根据判定的调料量调入对应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邦志宋捷杜惠文方园叶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