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及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4358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及构建方法,涉及湿地环境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一、将湿地划分为稳定塘和若干个湿地单元,使所述湿地单元位于稳定塘下游,且各个所述湿地单元并联;步骤二、对现有圩塘进行抽水、清淤、回填、整平消杀作业,在所述湿地单元内建设多级生态塘;步骤三、建设水力调控设施以及景观设施;步骤四、向湿地内放水,投放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现有的河口圩塘,使其相互连通,并通过挖方、填方等方式产生较高的水力坡降,提高圩塘内水体的流动性,并投放各类水生生物,将其改造为可用于水质净化的生态净化系统,可减少入湖、入海河水中污染物的含量,降低湖泊、海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风险。化风险。化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及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环境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逐年增加,产生的污水也在逐年增长,通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基本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但经过处理后的中水仍含有少量的有机氮等污染物,由于江河湖海对污染物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将处理后的中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仍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0003]利用河口湿地对河流水质进行净化处理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方案,如CN115745186A(公开日2023.03.07)公开的一种河口水质净化型湿地构建方法及其湿地系统,通过分流潜堤分流、多级塘联控,保障了在有限的空间和停留时间条件下水质强化净化功能的效果,可适应水深较深和停留时间短河口湿地的水质强化净化处理;又如CN214883381U(公开日2021.11.16)公开的一种梯塘小微湿地结构,利用山地地形,沿山地地形自上而下合理布局蓄水塘、梯塘和沟渠,形成一个集引、蓄、灌、排功能于一体的连贯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湿地划分为稳定塘和若干个湿地单元,使所述湿地单元位于稳定塘下游,且各个所述湿地单元并联;步骤二、对现有圩塘进行抽水、清淤、回填、整平消杀作业,在所述湿地单元内建设多级生态塘;步骤三、建设水力调控设施以及景观设施;步骤四、向湿地内放水,投放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现有圩塘进行抽水、清淤、回填、整平消杀作业的过程如下:对现有圩塘抽水,清理圩塘淤泥至设计标高,回填并压实圩塘边坡,然后使用圩塘淤泥回填塘底和边坡,最后对淤泥进行整平、消杀、晾晒、翻地;步骤二中,在所述湿地单元内建设多级生态塘的过程如下:在所述多级生态塘内划分出曝气塘、氧化塘、厌氧塘和沉水植物塘,其中,所述氧化塘按照深度不同划分为好氧塘和兼氧塘,根据曝气塘、氧化塘、厌氧塘和沉水植物塘的设计深度不同分别进行填方或挖方改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建设水力调控设施的过程如下:将处于上下游关系的现有圩塘通过开埂、涵管或堰坝连通;在所述稳定塘入口处设置与河道连通的进水口,并设置进水闸;在所述湿地单元出口处设置与下游连通的排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河口湿地的生态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投放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的过程如下:在稳定塘内投放浮叶植物,在曝气塘、沉水植物塘内投放沉水植物,在氧化塘、厌氧塘内投放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水生植物景观塘内投放水八仙植物;投放适量鱼苗和底栖生物作为健康水生态系统的启动因子,鱼苗投放密度为20g/m2,投放种类为草食性鱼类,底栖生物投放密度2g/m2,投放种类为贝类。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祎张新意魏杰郑光灿余婷黄慧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