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板及其分配头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27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及其分配头和燃料电池,包括导流区以及与导流区连通的进气口和活性区,导流区包括一底板以及形成于底板上并与进气口连通的主导流部和一与主导流部的出口连通的副导流部,副导流部的出口与所述活性区连通,主导流部具有按第一规律布设并连通的若干第一流道和若干第二流道,副导流部具有按第二规律布设的若干第三流道,反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且均匀分布于各第三流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呈特定规律布设的第一至第三流道,能够对流经导流区的反应气体进行多次分配,以使流入活性区的反应气体流量和流速均匀分布,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板及其分配头和燃料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极板及其分配头和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具有高效率、零碳排放、零污染的特点被广泛关注。在燃料电池中,双极板作为核心组件之一,具有支撑电堆,收集电流、排水排热、分配反应气体的作用,被称为燃料电池的骨架。在双极板中,通常通过分配区来分配反应气体,使反应气体均匀进入活性区,并且保持膜电极的均匀受力,其影响着电堆的性能与寿命。
[0003]现有的燃料电池双极板的分配头通过设计进气口在分配头的一侧,且进气方向与流道成一定角度或者进气方向与导流岛成一定角度等,来实现反应气体的分配,但由于反应气体在进入分配头时,经过导流区导流后,往往会导致反应气体的流量和速度出现中间低两侧高的现象,从而影响反应气体在双极板上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极板及其分配头和燃料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反应气体分配不均匀以及因其导致的反应效率和反应效果低的问题。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板的分配头,包括导流区以及与所述导流区连通的进气口和活性区,所述导流区包括一底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主导流部和一与所述主导流部的出口连通的副导流部,所述副导流部的出口与所述活性区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流部具有按第一规律布设并连通的若干第一流道和若干第二流道,所述副导流部具有按第二规律布设的若干第三流道,反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流经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且均匀分布于各第三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的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与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一致并沿垂直于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间隔布设,各第一流道的宽度相同且相邻两第一流道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若干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呈夹角设置并沿相交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间隔布设,各第二流道的宽度相同且相邻两第二流道间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板的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流部包括N行、M列不连续布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导流柱,每行导流柱的排布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且N行导流柱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流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设,每列导流柱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相同且M列导流柱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流道的气流方向平行布设;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相邻两列导流柱之间,所述第二流道形成于相邻两行导流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极板的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柱呈圆柱状凸起结构,所述导流柱的直径为0.5~2mm,相邻两行导流柱之间的间距和/或相邻两排导流柱之间的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宇郑敏峰樊毅蔡云来旭春刘一麟谢子奇彭隽曦陈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