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27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涉及报警装置技术领域。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多个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分别套设在电缆上,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与电缆紧贴,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上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检测导线连接在多个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之间,并在安装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时使得检测导线处于绷直状态,通过检测导线对各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的牵引,使得检测导线不会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对检测区域的检测精准度。而提高对检测区域的检测精准度。而提高对检测区域的检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报警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的发展,用电量增长,输电线路铺设量增大,同时电缆附近的打桩机、挖掘机等大型特种车辆的施工作业日益频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电缆线路外力破坏事件,引发断线、电力设备损坏等停电事故,是电缆管理和维护单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CN217213862U,授权公告日:2022.08.16,名称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报警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报警装置,包括第一几型固定架、第二几型固定架和T型固定架,所述第一几型固定架一侧设置有第二几型固定架,所述第一几型固定架底端和第二几型固定架底端均安装有T型固定架,所述第一几型固定架底端和第二几型固定架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定位卡槽。通过固定卡孔、固定螺栓、定位卡槽、收纳放置槽、定位卡板、定位弹簧、定位卡接槽、固定卡槽、固定螺孔、固定圆块和固定螺杆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第一几型固定架和与其对应的T型固定架之间以及第二几型固定架和与其对应的T型固定架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便于报警装置的稳定使用;
[0004]由于电缆长度较长,仅靠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几型固定架、第二几型固定架和T型固定架很难使得拉绳的两端处于被检测电缆的长度两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拉绳两端的第一几型固定架、第二几型固定架和T型固定架会向电缆中间部分发生位移,导致拉绳无法覆盖电缆,出现检测区域发生变化,造成检测精准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多个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分别套设在电缆上,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与电缆紧贴,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上的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插紧块相连接,相邻所述插紧块之间通过检测导线固定相连;固定连接在所述插紧块上的两个触点,所述插紧块两侧的检测导线分别与插紧块上的两个触点电性相连,所述触点与电缆相贴。
[0007]为了便于对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进行锁紧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弧的一端和第二压紧弧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通过螺栓、螺帽固定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上均开设有开槽,所述螺栓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压紧弧的开槽中,所述螺栓与第一压紧弧的开槽相对应,所述螺帽与第一压紧弧紧贴。
[0009]为了提高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与电缆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中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滑动连接有抵紧柱,所述抵紧柱与安装槽
内壁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中的抵紧柱呈相对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插紧块相对面上固定连接有气囊片,所述气囊片与安装槽之间通过气管相连通。
[0012]为了便于将插紧块从限位块中拔出,优选地,所述插紧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检测导线连接在多个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之间,并在安装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时使得检测导线处于绷直状态,通过检测导线对各第一压紧弧、第二压紧弧的牵引,使得检测导线不会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对检测区域的检测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检测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第一压紧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第一压紧弧和第二压紧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限位块和插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的图5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电缆;2、第一压紧弧;20、触点;21、限位块;22、插紧块;23、拉环;24、气囊片;3、第二压紧弧;31、螺栓;32、螺帽;4、检测导线;5、安装槽;51、抵紧柱;52、弹簧;5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

图6,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多个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分别套设在电缆1上,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与电缆1紧贴,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上的限位块21,两个所述限位块21之间通过插紧块22相连接,相邻所述插紧块22之间通过检测导线4固定相连;固定连接在所述插紧块22上的两个触点20,所述插紧块22两侧的检测导线4分别与插紧块22上的两个触点20电性相连,所述触点20与电缆1相贴;第一压紧弧2的一端和第二压紧弧3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通过螺栓31、螺帽32固定相连;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上均开设有开槽,螺栓31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压紧弧3的开槽中,螺栓31与第一压紧弧2的开槽相对应,螺帽32与第一压紧弧2紧贴;
[0026]本装置在对输电线路的电缆1进行防外破检测时,先通过将多个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等间距的套设在电缆1上,通过旋转螺栓31一端,使螺栓31进入到第一压紧弧2的开槽中,随后使用螺帽32拧在螺栓31上,并拧紧螺帽32,使得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与电缆1外壁紧紧相贴;
[0027]在安装好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后,将插紧块22插入限位块21的滑槽中,进而将插紧块22连接在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上,随后再继续套设其他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并再将其他插紧块22插入限位块21中,相邻的限位块21之间的检测导线4处于绷直状态,且在插紧块22插入限位块21中时,插紧块22上的两个触点20与电缆1外壁接触;
[0028]当多个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均套设在电缆1上后,相邻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之间的检测导线4均处于绷直状态,其之间处于相互拉紧状态;
[0029]而多个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与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分别套设在电缆(1)上,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与电缆(1)紧贴,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上的限位块(21),两个所述限位块(21)之间通过插紧块(22)相连接,相邻所述插紧块(22)之间通过检测导线(4)固定相连;固定连接在所述插紧块(22)上的两个触点(20),所述插紧块(22)两侧的检测导线(4)分别与插紧块(22)上的两个触点(20)电性相连,所述触点(20)与电缆(1)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弧(2)的一端和第二压紧弧(3)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通过螺栓(31)、螺帽(32)固定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弧(2)、第二压紧弧(3)上均开设有开槽,所述螺栓(31)一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吴星琴刘永江葛明明王文斌司志坤古宏阳杨岑周涛马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