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19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和植物多糖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基于植物乳杆菌发酵后获得黄精多糖具有极佳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等诸多领域,从而有效扩展黄精及黄精多糖制品的应用领域,显著提高黄精的综合利用价值,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实际应用前景。实际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和植物多糖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黄精多糖是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黄精多糖提取物(未经醇沉工艺的黄精水提物)中除了含有除黄精多糖外,还含有黄精的各种复杂水溶性成分。复杂水溶性成分中包括很多未鉴定成分及功效不明确的成分,复杂成分存在不良反应不明确的问题,其安全性往往是相对的。将黄精等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出来,进行结构表征和活性评价,从而更安全、有效的利用黄精等中药材是解决中药成分复杂的有效方法。
[0004]多糖由于分子量较大,将其进行微生物降解有望进一步提升其生物学活性。未经醇沉工艺制备黄精水提物(或将其称之为黄精多糖提取物、黄精提取液、黄精匀浆液等)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微生物较易生长,但是如前所述由于该工艺获得的黄精提取物成分复杂,存在不良反应不明确的问题。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将黄精多糖提取出来,然后对单一的黄精多糖进行发酵,由于黄精多糖营养成分单一,微生物难以在营养成分贫瘠的环境中快速生长,进而难以对单一黄精多糖进行发酵。同时,经过发酵处理后获得黄精多糖其结构组成亦发生变化,其究竟具有何种生理活性也难以进行有效预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乳酸菌发酵制得的黄精多糖及其在抗氧化及美白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基于植物乳杆菌发酵后获得黄精多糖具有极佳的抗氧化及美白功效,可用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等诸多领域。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黄精多糖在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或美白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0008]上述黄精多糖是由黄精粗多糖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所得。
[0009]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黄精多糖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采用乳酸菌对黄精粗多糖进行发酵处理。
[0011]更具体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S1、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制备黄精粗多糖;S2、将乳酸菌接种至黄精粗多糖溶液中进行发酵培养。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或美白功效的产品,所述产品至少包含上述黄精多糖。具体的,所述黄精多糖是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经试验证明,所述黄精多糖具有极佳的抗氧化及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因此可以制备相应产品进行使用。
[0013]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
[0014]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术方案证明黄精多糖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其多糖结构发生了改变,且经发酵处理后的黄精多糖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氧化及美白性能,从而有效扩展黄精及黄精多糖制品的应用领域,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和价值。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黄精多糖的照片。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黄精多糖的组成分析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黄精多糖的GPC图谱。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不同乳酸菌菌种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变化趋势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不同乳酸菌菌种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变化趋势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不同乳酸菌菌种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OD值变化趋势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中,经L. plantarumLP

01发酵后的黄精多糖GPC图谱。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还原力的变化对比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总抗氧化能力的对比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图。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图。
[0027]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对比图。
[0028]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4中,黄精多糖L. plantarumLP

01发酵前后酪氨酸酶抑制能力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黄精多糖在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或美白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
[0032]上述黄精多糖优选为由黄精粗多糖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所得。其中,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LP

01,具体的,所述植物乳杆菌LP

01购自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其菌株编号为:CICC 22201。
[0033]其中,所述黄精粗多糖是通过水提醇沉法对黄精进行提取获得。
[0034]经试验证明,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LP

01非常适于对黄精粗多糖进行发酵处理,且采用上述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LP

01对黄精粗多糖进行发酵处理后获得的黄精多糖产物与黄精粗多糖相比,具有更优的抗氧化及美白效果。
[0035]所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精多糖在制备具有抗氧化和/或美白功效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黄精多糖是由黄精粗多糖经乳酸菌发酵处理后所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黄精粗多糖是通过水提醇沉法对黄精进行提取获得;所述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LP

01,其菌株编号为:CICC 222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品、日化用品和饲料。4.一种黄精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至少包括采用乳酸菌对黄精粗多糖进行发酵处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制备黄精粗多糖;S2、将乳酸菌接种至黄精粗多糖溶液中进行发酵培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水提醇沉法的具体方法包括:将黄精干燥切片加水进行加热提取,过滤后得黄精提取液,向其中加入乙醇进行静置处理得沉淀,干燥后即得黄精粗多糖。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切片后的黄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5

30;所述加热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岚赵永雷张川川郝景峰杨付锐马耀宏李沙刘庆艾梁洁高广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