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98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所述试样为一体成型,大致呈条形扁平状,内部具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纤维铺层,试样的厚度所在平面与所述纤维铺层所在平面大致平行;所述试样的中心部位具有受力部,所述试样在长度方向上,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夹持固定部和第二夹持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二衔接部。通过夹具将试样夹持固定在测试设备上,然后测试设备对试样施加拉伸的力以进行拉伸测试,测试的准确性较好。而且,试样的结构也很简单小巧,容易制作,夹具对试样的装配也很灵活便捷。很灵活便捷。很灵活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热防护领域以及汽车、飞机和高速列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纤维预制体的铺层编织使得材料层间的剪切性能低于轴向的拉伸压缩性能,所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容易发生层间脱粘分离导致材料丧失性能,所以需要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进行研究测试。现有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双切口压缩法、短梁剪切法、四点弯曲法等,其中双切口压缩法需要额外的固定板对试样进行固定,防止测试时试样侧翻,但实际操作中对试样的固定夹持装配比较困难,而且双切口压缩法是通过压缩使试样开裂,与材料在一般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撕裂并不直接吻合,所以测试的结果不太准确;而短梁剪切法和四点弯曲法测试时加载的作用力垂直于材料铺层方向,得到的是厚度方向上不同层的挠度弯曲差异变化,与材料在一般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撕裂更不吻合,更不能直观准确得到材料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另外这些测试方法所使用的试样尺寸一般较大,容易造成材料浪费,且大尺寸下材料性能测试准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测试的准确性较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所述试样为一体成型,大致呈条形扁平状,内部具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纤维铺层,试样的厚度所在平面与所述纤维铺层所在平面大致平行;所述试样的中心部位具有受力部,所述试样在长度方向上,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夹持固定部和第二夹持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二衔接部。
[000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均呈燕尾状。
[000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衔接部具有第一端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具有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的宽度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衔接部具有第一端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具有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的宽度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
[000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处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处具有第二凹槽;所述试样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凹入,所述第二凹槽从所述第二面向所述第一面凹入,所述试样在长度方向上呈镜面对称,在宽度方向上呈翻转对称。
[000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大于所述试样的厚度的一半。
[00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一个或两个纤维铺层的厚度相当。
[00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还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夹具,用于对试样进行夹持固定以对试样进行层间剪切性能测试,所述夹具大致呈柱状,第一端外侧表面具有螺纹,第二端外侧表面向内凹设有夹持固定槽,所述夹持固定槽的两侧设有销孔,两侧销孔的连线与所述夹持固定槽的底面的垂直距离与试样的厚度相当,所述销孔与销轴配合,将试样固定于所述夹持固定槽。
[00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固定槽呈燕尾状,与所述试样的形状匹配。
[00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方法,采用两个夹具将试样固定于力学性能试验机,所述夹具为如前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夹具,所述试样为如前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采用所述力学性能试验机对所述试样进行拉伸测试。
[0014]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预先对所述试样进行高温氧化。
[0015]综上,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夹具、方法,通过夹具将试样夹持固定在测试设备上,然后测试设备对试样施加拉伸的力以进行拉伸测试,这个拉伸的力与试样的厚度所在平面也是试样中纤维铺层所在平面相平行,使得在测试过程的最后,试样中心部位的受力部会撕裂,与材料在一般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自然撕裂相吻合,测试的准确性较好。而且,试样的结构也很简单小巧,容易制作,夹具对试样的装配也很灵活便捷。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随时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方法中试样与夹具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方法对C/SiC材料进行测试获得的载荷

位移曲线图;
[0021]图5为一种现有测试方法对C/SiC材料进行测试获得的载荷

位移曲线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试样1,受力部10,
[0024]第一夹持固定部11,第二夹持固定部12,
[0025]第一衔接部13,第二衔接部14,
[0026]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
[0027]第一面17,第二面18,
[0028]夹具2,螺纹20,
[0029]夹持固定槽21,销孔22,
[0030]销轴23,第一拐点K1,
[0031]第一拐点K2,第三拐点K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和“右”可以是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的方向,也可以是参考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还可以是指相对的两个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33]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为一体成型,大致呈条形扁平状,内部具有多个层叠设置的纤维铺层,试样的厚度所在平面与所述纤维铺层所在平面大致平行;所述试样的中心部位具有受力部,所述试样在长度方向上,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夹持固定部和第二夹持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一衔接部,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与所述受力部之间具有第二衔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均呈燕尾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部具有第一端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具有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衔接部的宽度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衔接部具有第一端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具有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的宽度从所述第二衔接部的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测试的试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处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处具有第二凹槽;所述试样在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凹入,所述第二凹槽从所述第二面向所述第一面凹入,所述试样在长度方向上呈镜面对称,在宽度方向上呈翻转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磊陈建钧吴超杰郑起韩颖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