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86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通过输入地热岩体的偏移速度模型和地震记录,同时设置成像参数,根据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地震记录和成像参数生成地震波;对偏移速度模型进行自适应变网格处理,确定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在变网格下的波动方程;根据所述波场方程,在变网格中沿时间反向传播方向对检波点波场进行逆时延拓,生成反向延拓波场;对所述正向延拓波场和反向延拓波场使用互相关成像条件,生成变网格下的逆时偏移剖面,叠加得到变网格下的成像结果;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成像结果逆向使用变网格处理,得到常规坐标系中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从而降低内存占用量,计算快。计算快。计算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


[0001]本说明书涉及地热资源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逆时偏移成像是地震勘探开发领域中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逆时偏移成像的精度与效率制约着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效果和成本。且随着我国地震勘探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地震资料采集得到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因此,如何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是我国勘探开发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0003]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够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用以解决如下技术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在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包括:输入地热岩体的偏移速度模型和地震记录,同时设置成像参数,根据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地震记录和成像参数生成地震波,所述成像参数包括:横向网格点数nx,纵向网格点数nz,吸收边界大小d,横向网格间距dx,纵向网格间距dz,时间切片数nt,时间采样率dt,子波主频f
m
,初始炮点位置(S
x
,S
z
),炮间距ds,总炮数ns;对偏移速度模型进行自适应变网格处理,确定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在变网格下的波动方程:
[0007][0008]其中,ν
x
表示总波场的横向速度,ν
xp
表示纵波的横向速度,ν
xs
表示横波的横向速度;ν
z
表示总波场的垂向速度,ν
zp
表示纵波的垂向速度,ν
zs
表示横波的垂向速度;v
p
表示纵波速度,v
s
表示横波速度,ρ表示介质密度大小;τ
xx
表示介质受到的横向正应力,τ
zz
表示介质受到纵向正应力,τ
xz
表示介质受到剪切应力;表示自适应变网格坐标系和常规网格坐标系的映射关系;
[0009]根据所述波场方程,在变网格中沿时间轴正向传播的方向对地震波场进行延拓,并存储每个时刻的波场值,生成正向延拓波场;根据所述波场方程,在变网格中沿时间反向传播方向对检波点波场进行逆时延拓,生成反向延拓波场;对所述正向延拓波场和反向延拓波场使用互相关成像条件,生成变网格下的逆时偏移剖面,并叠加得到变网格下的成像结果;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成像结果逆向使用变网格处理,得到常规坐标系中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
[0010]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输入地热岩体的偏移速度模型和地震记录,同时设置成像参数,根据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地震记录和成像参数生成地震波;对偏移速度模型进行自适应变网格处理,确定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在变网格下的波动方程;根据所述波场方程,在变网格中沿时间反向传播方向对检波点波场进行逆时延拓,生成反向延拓波场;对所述正向延拓波场和反向延拓波场使用互相关成像条件,生成变网格下的逆时偏移剖面,并叠加得到变网格下的成像结果;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成像结果逆向使用变网格处理,得到
常规坐标系中的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从而实现大幅度地降低计算量和计算机内存占用量,计算速度快。为地热岩体区域的地震数据处理提供了高效率、高精度的成像保障,提高了后续解释及钻井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自适应变网格重采样方法图;
[0014]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初始模型纵波速度场图;
[0015]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初始模型横波速度场图;
[0016]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初始模型介质密度分布图;
[0017]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方向P波单炮地震记录图;
[0018]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方向S波单炮地震记录图;
[0019]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方向P波单炮地震记录图;
[0020]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方向S波单炮地震记录图;
[0021]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方向PP分量成像结果图;
[0022]图1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平方向PS分量成像结果图;
[0023]图1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方向PP分量成像结果图;
[0024]图1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垂直方向PS分量成像结果图;
[0025]图14为常规网格和自适应变网格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耗时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所示,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1中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输入地热岩体的偏移速度模型和地震记录,同时设置成像参数,根据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地震记录和成像参数生成地震波。
[0031]预先设置的所述成像参数包括:横向网格点数nx,纵向网格点数nz,吸收边界大小d,横向网格间距dx,纵向网格间距dz,时间切片数nt,时间采样率dt,子波主频f
m
,初始炮点位置(S
x
,S
z
),炮间距ds,总炮数ns等。
[0032]S2,对偏移速度模型进行自适应变网格处理,确定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在变网格下的波动方程。
[0033]自适应变网格可以只对纵向进行变网格重采样,横向网格点数保持不变,因此,可建立从初始模型到重采样后模型的映射关系:
[0034][0035]其中,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网格的地热岩体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包括:输入地热岩体的偏移速度模型和地震记录,同时设置成像参数,根据所述偏移速度模型、地震记录和成像参数生成地震波,所述成像参数包括:横向网格点数nx,纵向网格点数nz,吸收边界大小d,横向网格间距dx,纵向网格间距dz,时间切片数nt,时间采样率dt,子波主频f
m
,初始炮点位置(S
x
,S
z
),炮间距ds,总炮数ns;对偏移速度模型进行自适应变网格处理,确定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在变网格下的波动方程:其中,ν
x
表示总波场的横向速度,ν
xp
表示纵波的横向速度,ν
xs
表示横波的横向速度;ν
z
表示总波场的垂向速度,ν
zp
表示纵波的垂向速度,ν
zs
表示横波的垂向速度;v
p
表示纵波速度,v
s
表示横波速度,ρ表示介质密度大小;τ
xx
表示介质受到的横向正应力,τ
zz
表示介质受到纵向正应力,τ
xz
表示介质受到剪切应力;表示自适应变网格坐标系和常规网格坐标系的映射关系,为选取的自适应变网格的垂向网格间距的拟合函数;根据所述波场方程,在变网格中沿时间轴正向传播的方向对地震波场进行延拓,并存储每个时刻的波场值,生成正向延拓波场;根据所述波场方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金杨继东黄建平张馨圆张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