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基础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插入土中。中国建筑施工领域采用较多的预制桩主要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
[0003]相关技术中,由于预制桩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有长度限制,预制桩通常设置为多段拼接的形式。预制桩包括第一桩和第二桩,第一桩的一端设置为便于插入地下的锥形,另一端预埋有钢制的连接端板;第二桩的两端均预埋有连接端板。在施工时,先将第一桩根据需要插入地下,然后再将第二桩的端部抵接于第一桩露出地面的一端,然后将第一桩和第二桩端部的连接端板焊接固定,再将第二桩插入地下,然后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多根第二桩。
[0004]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第一桩为了方便插入地下将端部设置为锥形,锥形的端部会降低预制桩整体的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大第一桩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包括第一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1)设置为空心桩,所述第一桩(1)内滑插有第一芯杆(15),所述第一桩(1)的端部通过铰链转动固定有刺入部(11),所述刺入部(11)沿所述第一桩(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刺入部(11)向所述第一桩(1)的内侧转动拼成锥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部(11)靠近所述第一芯杆(15)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所述第一芯杆(15)顶出刺入部(11)的导向斜面(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桩(2),所述第二桩(2)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桩(1)远离所述刺入部(11)的一端,所述第一桩(1)包括钢管柱(13)以及固定在所述钢管柱(13)内的混凝土柱(14),所述钢管柱(13)包括内管(132)、外管(131)以及连接板(133),所述内管(132)的截面尺寸小于外管(131)的截面尺寸,所述内管(132)同轴插设于所述外管(131)内,所述连接板(133)位于所述外管(131)与所述内管(132)之间连接所述外管(131)和所述内管(132),所述连接板(133)沿所述外管(131)的圆周方向分布有多个,所述内管(132)和所述外管(131)之间填充混凝土形成所述混凝土柱(14),所述第二桩(2)与所述第一桩(1)结构相似,所述第二桩(2)也包括所述钢管柱(13)和所述混凝土柱(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石,赵孝龙,吴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岩科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