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65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串联有储盐罐,进水管的下游端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的出口连接有供液总管,供液总管的下游设有出液总管,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之间并联连接有若干电解槽;各电解槽分别向上对应连通有排气支管,各排气支管均与排气总管相连接;出液总管的下游端向下通入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次氯酸钠储罐的底部通过投加管连接有投加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并联设置了若干电解槽,因而产能较大,需要扩大产能时只需要并联更多电解槽并更换匹配供水能力的计量泵和投加泵即可,结构简单,易于拓展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注入空气稀释排气总管向环境中排放的氢气的浓度,防止氢气浓度较高带来爆炸风险。带来爆炸风险。带来爆炸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电解盐水制备次氯酸钠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次氯酸钠水溶液对于人体无毒,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制备次氯酸钠水溶液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电解盐溶液(氯化钠溶液),电解时的反应方程式是:NaCL+H
20→
NaCLO+H2;具体的过程是:将氯化钠置于电解槽中,将电解槽内的电极连接至电源,通电后开始电解。电解时,氯化钠水溶液中电解生成氯离子(CL

)和钠离子(Na
+
),氯离子(CL

)和钠离子(Na
+
)又与水分子(H20)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和氢气(H2)。由于是在水中,因而最终氢气上浮溢出,次氯酸钠(NaCLO)则溶于水生成次氯酸钠水溶液。
[0003]电解过程中,电解槽内温度可能较高。硬度较高的水在高温状态下容易形成水垢,导致电解槽发热量增大,影响电解效率,严重时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针对水质较硬的使用场合,需要设计一种防止电解槽中水垢较多的结构。
[0004]通常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备次氯酸钠水溶液的速度较慢,并且受限于结构设计,难以扩大次氯酸钠水溶液的产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产能较大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
[0005]次氯酸钠水溶液产能较大时,同时产生的氢气的量也较多,容易出现氢气浓度较高的情况,如不采取措施直接排放,当氢气浓度较高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有必要设计防氢气爆炸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能大,易扩展产能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与市政供水管网相通并用于引入自来水的进水管,以水的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进水管上串联有储盐罐,储盐罐中盛有氯化钠;进水管的下游端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的出口连接有供液总管,供液总管的下游设有出液总管,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之间并联连接有若干电解槽;各电解槽分别向上对应连通有排气支管,各排气支管均与排气总管相连接,排气总管的上端与大气相通;
[0008]出液总管的下游端向下通入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次氯酸钠储罐用于存储电解后生成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储罐的底部通过投加管连接有投加泵,投加泵的出水管用于向需要消毒的水体投加次氯酸钠水溶液。
[0009]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一侧通过排氢管与排气总管相连接,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另一侧通过注气管连接有稀释用风机,稀释用风机用于向次氯酸钠储罐顶部通入空气并降低排气总管排入大气的氢气浓度。
[0010]排气总管上设有氢浓度传感器,各电解槽、氢浓度传感器、计量泵、稀释用风机和
投加泵均与一电控装置相连接,电控装置连接有显示屏,稀释用风机为变频风机。
[0011]储盐罐上游侧的进水管上串联有用于降低自来水硬度的软水器。
[0012]软水器上游的进水管连接有淡水管,淡水管的下游端与储盐罐下游的进水管相通,淡水管上设有电磁调节阀;次氯酸钠储罐上设有用于观察液位的观察窗;
[0013]计量泵的进口端设有盐浓度传感器,电磁调节阀和盐浓度传感器均与电控装置相连接。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5]本技术由于并联设置了若干电解槽,因而产能较大,需要扩大产能时只需要并联更多电解槽并更换匹配供水能力的计量泵和投加泵即可,结构简单,易于拓展产能。
[0016]本技术通过向次氯酸钠储罐注入空气,能够稀释排气总管向环境中排放的氢气的浓度,防止氢气浓度较高带来爆炸风险,使本技术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0017]通过电控装置及显示屏,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掌握排气总管排出的氢气浓度,在氢浓度不高时不需要开启稀释用风机,或者调低稀释用风机的工作频率,从而根据工况调节稀释用风机的工作频率以及启闭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0018]软水器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大幅降低电解槽中的结垢量,避免电解槽中结垢较多影响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该处的流体流动方向。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电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与市政供水管网相通并用于引入自来水的进水管1,以水的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进水管1上串联有储盐罐2,储盐罐2中盛有氯化钠;进水管1的下游端连接有计量泵3,计量泵3的出口连接有供液总管4,供液总管4的下游设有出液总管5,供液总管4和出液总管5之间并联连接有若干电解槽6;各电解槽6分别向上对应连通有排气支管7,各排气支管7均与排气总管8相连接,排气总管8的上端与大气相通;
[0022]出液总管5的下游端向下通入次氯酸钠储罐9的顶部,次氯酸钠储罐9用于存储电解后生成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储罐9的底部通过投加管10连接有投加泵11,投加泵11的出水管用于向需要消毒的水体(如泳池水,景观水以及各种循环水)投加次氯酸钠水溶液。
[0023]电解槽6为封闭结构,内部设有与电源相接的正极和负极,通电后对电解槽6内的盐水进行电解,促使发生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氢气。电解槽6的结构为常规技术,不详述。
[0024]本技术由于并联设置了若干电解槽6,因而产能较大,需要扩大产能时只需要并联更多电解槽6并更换匹配供水能力的计量泵3和投加泵11即可,结构简单,易于拓展产能。
[0025]次氯酸钠储罐9的顶部一侧通过排氢管12与排气总管8相连接,次氯酸钠储罐9的
顶部另一侧通过注气管13连接有稀释用风机14,稀释用风机14用于向次氯酸钠储罐9顶部通入空气并降低排气总管8排入大气的氢气浓度。
[0026]本技术通过向次氯酸钠储罐9注入空气,能够稀释排气总管8向环境中排放的氢气的浓度,防止氢气浓度较高带来爆炸风险,使本技术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0027]排气总管8上设有氢浓度传感器15,各电解槽6、氢浓度传感器15、计量泵3、稀释用风机14和投加泵11均与一电控装置16相连接,电控装置16连接有显示屏17,稀释用风机14为变频风机。
[0028]电控装置16为单片机(包括PLC)或集成电路,为常规技术,不赘述。通过电控装置16及显示屏17,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掌握排气总管8排出的氢气浓度,在氢浓度不高时不需要开启稀释用风机14,或者调低稀释用风机14的工作频率,从而根据工况调节稀释用风机14的工作频率以及启闭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0029]储盐罐2上游侧的进水管1上串联有用于降低自来水硬度的软水器18。
[0030]软水器18根据需要可以串联两个或多个。软水器18可以降低自来水硬度,大幅降低电解槽6中的结垢量,避免电解槽6中结垢较多影响正常工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包括与市政供水管网相通并用于引入自来水的进水管,以水的流动方向为下游方向,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上串联有储盐罐,储盐罐中盛有氯化钠;进水管的下游端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的出口连接有供液总管,供液总管的下游设有出液总管,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之间并联连接有若干电解槽;各电解槽分别向上对应连通有排气支管,各排气支管均与排气总管相连接,排气总管的上端与大气相通;出液总管的下游端向下通入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次氯酸钠储罐用于存储电解后生成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储罐的底部通过投加管连接有投加泵,投加泵的出水管用于向需要消毒的水体投加次氯酸钠水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一侧通过排氢管与排气总管相连接,次氯酸钠储罐的顶部另一侧通过注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利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太平洋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