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34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包括养护集装箱、多肋板模具、立杆式外框架,所述养护集装箱包括框架式结构件、滚轮组件、保温组件,所述框架式结构件由至少两榀门式刚架、立杆、顶梁、底梁组成,多肋板模具包括面板、侧梁、端梁,所述多肋板模具在所述滚轮组件和外滚轮组件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采用立体流水作业,工效高、占地小,安拆方便,可在工地和工地周边空地上预制,适应性强,工地预制,大大节约运输费。大大节约运输费。大大节约运输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制叠合多肋板通常用带凹槽的模具进行平面流水作业生产,占地面积大、制造效率低,若在工厂的固定式流水线制造预制多肋板,则存在构件运输成本高的问题,且工厂养护一般采用集中养护窑进行养护,结构复杂,综合成本高。申请人通过将模具运输至工地进行预制多肋板制造,虽然解决了构件运输的问题,但由于工地场地受限,采用平面流水作业生产预制叠合板的产能无法满足工地施工进度要求。一种立体流水作业、占地面积小,可在露天工厂和工地灵活生产的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
[0004]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包括养护集装箱、多肋板模具、立杆式外框架,所述养护集装箱包括框架式结构件、滚轮组件、保温组件,所述框架式结构件由至少两榀门式刚架、立杆、顶梁、底梁组成,所述门式刚架包括刚架梁、刚架柱、刚架节点,所述门式刚架之间焊联有所述底梁和所述顶梁,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之间焊联有所述立杆,所述滚轮组件间隔一定高度均匀布置于所述刚架柱和所述立杆内侧,所述保温组件沿所述框架式结构件外侧覆盖,多肋板模具包括面板、侧梁、端梁,所述面板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通长凹槽和至少一道沿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凹槽,所述面板底布置有至少一道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加劲肋梁,所述侧梁平行于所述纵向通长凹槽,且布置于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加劲肋梁两端与所述侧梁垂直相连,所述端梁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所述端梁上端焊联于所述面板端部,所述端梁两端垂直焊联于所述侧梁端部,所述多肋板模具搁置在所述养护集装箱的所述滚轮组件上,所述立杆式外框架包括若干外立杆、外顶梁、外底梁、外滚轮组件,所述外立杆两端焊联于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外底梁之间,所述外滚轮组件间隔一定高度安装于所述外立杆上,所述外滚轮组件和所述养护集装箱的所述滚轮组件每层高度相匹配,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外底梁端部通过联结支座与所述养护集装箱铰接联结,所述多肋板模具在所述滚轮组件和外滚轮组件上滑动。
[0005]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06]所述框架式结构件的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杆,至少一榀所述门式刚架的所述刚架梁跨中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刚架柱对角之间联有斜拉杆。
[0007]同层的所述滚轮组件和所述外滚轮组件连成的直线与水平面呈有一定夹角。
[0008]所述养护集装箱下侧设有可调底座。
[0009]所述立杆式外框架设有爬梯。
[0010]所述立杆式外框架设置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布置于中部
[0011]所述养护集装箱的所述所述门式刚架之间焊联有若干次梁。
[0012]所述养护集装箱内部设置有蒸汽养护装置。
[0013]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温门帘和保温板,所述保温门帘可水平开启或上下开启。
[0014]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1.采用立体流水作业,工效高、占地小;
[0016]2.安拆方便,可在工地和工地周边空地上预制,适应性强;
[0017]3.工地预制,大大节约运输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组成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养护集装箱组成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框架式集装箱组成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多肋板模具组成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另一种角度多肋板模具组成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外框架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5]参见图1至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实施例中,包括养护集装箱1、多肋板模具2、立杆式外框架3,所述养护集装箱包括框架式结构件11、滚轮组件12、保温组件13,所述框架式结构件11由至少两榀门式刚架111、立杆112、顶梁113、底梁114组成,所述门式刚架111包括刚架梁115、刚架柱116、刚架节点117,所述门式刚架111之间焊联有所述底梁114和所述顶梁113,所述顶梁113和所述底梁114之间焊联有所述立杆112,所述滚轮组件12间隔一定高度均匀布置于所述刚架柱116和所述立杆112内侧,所述保温组件13沿所述框架式结构件11外侧覆盖,多肋板模具2包括面板21、侧梁22、端梁23,所述面板21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通长凹槽212和至少一道沿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凹槽213,所述面板21底布置有至少一道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213的加劲肋梁214,所述侧梁22平行于所述纵向通长凹槽212,且布置于所述面板21的两侧,所述加劲肋214梁两端与所述侧梁22垂直相连,所述端梁23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213,所述端梁23上端焊联于所述面板21端部,所述端梁23两端垂直焊联于所述侧梁22端部,所述多肋板模具2搁置在所述养护集装箱1的所述滚轮组件12上,所述立杆式外框架3包括若干外立杆31、外顶梁32、外底梁33、外滚轮组件34,所述外立杆31两端焊联于所述外顶梁32和所述外底梁33之间,所述外滚轮组件34间隔一定高度安装于所述外立杆31上,所述外滚轮组件34和所述养护集装箱1的所述滚轮组件12每层高度相匹配,所述外顶梁32和所述外底梁33端部通过联结支座与所
述养护集装箱1铰接联结,所述多肋板模具2在所述滚轮组件12和外滚轮组件34上滑动。大幅减少了占地面积,采用抽屉式作业方式,施工效率和养护效率均得以提高。
[0026]参见图1至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式结构件11的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水平支撑杆120,至少一榀所述门式刚架111的所述刚架梁115跨中设置有支撑柱121,所述支撑柱121与所述刚架柱116对角之间联有斜拉杆122。有利于增加框减的侧向刚度,保证在运输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7]参见图1至图6,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实施例中,同层的所述滚轮组件12和所述外滚轮组件34连成的直线与水平面呈有一定夹角。该夹角有助于所述多肋板模具2在向下坡滑动时,无需动力,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0028]参见图1至图3,在本技术给出的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实施例中,所述养护集装箱1下侧设有可调底座119。若工地工况比较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杆式多层预制多肋板制造装置,包括养护集装箱、多肋板模具、立杆式外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集装箱包括框架式结构件、滚轮组件、保温组件,所述框架式结构件由至少两榀门式刚架、立杆、顶梁、底梁组成,所述门式刚架包括刚架梁、刚架柱、刚架节点,所述门式刚架之间焊联有所述底梁和所述顶梁,所述顶梁和所述底梁之间焊联有所述立杆,所述滚轮组件间隔一定高度均匀布置于所述刚架柱和所述立杆内侧,所述保温组件沿所述框架式结构件外侧覆盖,多肋板模具包括面板、侧梁、端梁,所述面板包括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通长凹槽和至少一道沿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凹槽,所述面板底布置有至少一道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加劲肋梁,所述侧梁平行于所述纵向通长凹槽,且布置于所述面板的两侧,所述加劲肋梁两端与所述侧梁垂直相连,所述端梁平行于所述横向凹槽,所述端梁上端焊联于所述面板端部,所述端梁两端垂直焊联于所述侧梁端部,所述多肋板模具搁置在所述养护集装箱的所述滚轮组件上,所述立杆式外框架包括若干外立杆、外顶梁、外底梁、外滚轮组件,所述外立杆两端焊联于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外底梁之间,所述外滚轮组件间隔一定高度安装于所述外立杆上,所述外滚轮组件和所述养护集装箱的所述滚轮组件每层高度相匹配,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外底梁端部通过联结支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耿俊迪陈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优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