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34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制备方法如下:将环氧基复合碳纤维进行裁剪后与改性粉煤灰充分混合后,加入硅酸钠、脱硫石膏进行混配得到混合物即为土壤固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常规的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并且与制备的环氧基复合碳纤维进行互配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土质强度,并且其具有的优良韧性可以显著减少土体表面的裂纹数,提高土体在干旱条件下的抗开裂性能,使得土体在长期的暴晒中可以保持不开裂。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

技术介绍

[0002]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FeO、Fe2O3、CaO、TiO2等。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目前,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研究很多,其中,将粉煤灰用于土壤固化剂中,从而达到改变土体的工程性质,提高土质强度,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0003]例如公告号为CN11423025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粉煤灰基土壤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份:粉煤灰40

70%、激发剂30

60%、辅助增强剂0

5%,制备得到的粉煤灰基土壤固化剂可替代水泥、石灰应用于道路路基改良处治,具有低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较水泥、石灰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在一些常年干旱的地区,铺设的路面因长期呈干燥状态容易出现裂痕,而该粉煤灰基土壤固化剂中使用的是常规的普通粉煤灰,存在明显韧性不足的缺陷,添加到土壤中,无法解决土体干燥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通过对常规的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并且与制备的环氧基复合碳纤维进行互配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土质强度,并且其具有的优良韧性可以显著减少土体表面的裂纹数,提高土体在干旱条件下的抗开裂性能,使得土体在长期的暴晒中可以保持不开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所述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7]按重量份数计,将5

10份环氧基复合碳纤维进行裁剪,形成长度为1

10mm、宽10

50μm的环氧基复合碳纤维条,与50

70份改性粉煤灰充分混合后,加入3

6份硅酸钠、5

8份脱硫石膏进行混配得到混合物即为土壤固化剂;所述硅酸钠和脱硫石膏在混配前,通过100

200目标准筛。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9]1)将稀硫酸缓慢加入到粉煤灰中,在室温下酸化3

7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得到酸化粉煤灰,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Tris

buffer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反应液,将酸化粉煤灰浸入到反应液中,在室温下反应6

10h,过滤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后在100

110℃下干燥10

30min,得到多巴胺改性粉煤灰;
[0010]2)将二水合乙酸锌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65

68℃下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得到氧化锌种子溶液,将多巴胺改性粉煤灰加入到氧化锌种子溶液中静置反应15

40min,在150

160℃烘箱中退火5

10min,得到预处理粉煤灰;
[0011]3)将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和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将预处理粉煤灰浸入到混合液中,置于90

95℃烘箱中静置反应6

10h,在反应过程中,每隔3

4h更换一次混合液,待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烘干,得到改性粉煤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稀硫酸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

18):(85

96);
[0013]所述多巴胺盐酸盐与Tris

buffer缓冲溶液的用量比例为(0.04

0.08)g:(200

260)mL;
[0014]所述Tris

buffer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0

30mmol/L;
[0015]所述酸化粉煤灰与反应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0

50)mL。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二水合乙酸锌、无水乙醇、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的用量比例为(0.1

0.5)g:(200

300)mL:(40

70)mL;
[0017]所述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

2g/L;
[0018]所述多巴胺改性粉煤灰与氧化锌种子溶液的用量比例为(2

6)g:(80

100)mL。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液中,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和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0

60):(80

120);
[0020]所述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的浓度为0.02

0.04mol/L;
[0021]所述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025

0.05mol/L;
[0022]所述预处理粉煤灰与混合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20

35)mL。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环氧基复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4]1)将碳纳米管在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中氧化1

3h得到羧基化碳纳米管,将羧基化碳纳米管、聚砜以及聚乙烯分别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充分搅拌后,将得到的聚砜溶液和聚乙烯溶液搅拌混合10

15h得到混合液,将得到的羧基化碳纳米管分散液超声处理1

3h后,与混合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25]2)向混合物中加入纳米级丁腈橡胶,超声分散后在真空60

70℃烘箱中除去溶剂,然后依次加入哌啶和环氧树脂,并在60

65℃条件下搅拌10

30min,得到预制涂层液;
[0026]3)将预制涂层液均匀涂抹在碳纤维布上,将2

6层碳纤维布层叠后用真空袋密封,然后放置在热台上抽真空30

50min,取出后使用热压机,固化15

20h,得到环氧基复合碳纤维。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羧基化碳纳米管、聚砜、聚乙烯、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例为(0.5

1.0)g:(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将5

10份环氧基复合碳纤维进行裁剪,形成长度为1

10mm、宽10

50μm的环氧基复合碳纤维条,与50

70份改性粉煤灰充分混合后,加入3

6份硅酸钠、5

8份脱硫石膏进行混配得到混合物即为土壤固化剂;所述硅酸钠和脱硫石膏在混配前,通过100

200目标准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稀硫酸缓慢加入到粉煤灰中,在室温下酸化3

7h,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得到酸化粉煤灰,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到Tris

buffer缓冲溶液中,充分搅拌后得到反应液,将酸化粉煤灰浸入到反应液中,在室温下反应6

10h,过滤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后在100

110℃下干燥10

30min,得到多巴胺改性粉煤灰;2)将二水合乙酸锌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65

68℃下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与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混合,得到氧化锌种子溶液,将多巴胺改性粉煤灰加入到氧化锌种子溶液中静置反应15

40min,在150

160℃烘箱中退火5

10min,得到预处理粉煤灰;3)将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和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将预处理粉煤灰浸入到混合液中,置于90

95℃烘箱中静置反应6

10h,在反应过程中,每隔3

4h更换一次混合液,待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后烘干,得到改性粉煤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与粉煤灰的质量比为(12

18):(85

96);所述多巴胺盐酸盐与Tris

buffer缓冲溶液的用量比例为(0.04

0.08)g:(200

260)mL;所述Tris

buffer缓冲溶液的浓度为10

30mmol/L;所述酸化粉煤灰与反应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30

50)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水合乙酸锌、无水乙醇、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的用量比例为(0.1

0.5)g:(200

300)mL:(40

70)mL;所述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的浓度为1

2g/L;所述多巴胺改性粉煤灰与氧化锌种子溶液的用量比例为(2

6)g:(80

100)mL。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改性粉煤灰的土壤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中,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和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的体积比为(30

60):(80

120);所述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的浓度为0.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睿超王蕊王一孔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冶固建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