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材料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设计及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3D打印)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中革命性技术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增材制造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制造技术的局限,为设计和制造先进发动机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特别是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性地突破现有设计、制造极限对结构创新设计技术的限制。然而随着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其设计、工艺和产品的问题逐步凸显,对多材料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拓扑设计优化形成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如何发展面向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拓扑设计优化创新构型相匹配的力学性能分析调控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面向多材料金属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部件拓扑设计优化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尚不成熟,特别是面向多材料金属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部件拓扑设计优化需求的增材制造力学性能表征及调控装置匮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传感元件(100),传感转接设备、反射镜(300)、反射镜旋转设备、支架(500)和固定板(600);其中,所述传感元件(100)通过传感转接设备与支架(500)螺纹连接;所述反射镜(300)通过反射镜旋转设备与支架(500)螺纹连接;所述支架(500)与固定板(600)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元件(100)的沉积表面(102)为传感元件(100)的上表面,用于承载送粉式增材制造设备所产生的熔融态金属;所述传感元件(100)的传感表面(101)为传感元件(100)的下表面,用于获取多材料增材制造零部件的内应力特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元件(100)由多个传感单元(105)组成,每个传感单元(105)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均相同,其中,所述传感单元(105)的特征尺寸包括:a为20~30cm,b为20~30mm,厚度为h为10~1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多材料增材制造的力学性能表征及反馈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转接设备包括:传感转接件(200)、传感元件固定螺帽(210)、传感元件旋转支杆(220)和传感元件旋转支杆固定螺栓(230);其中,所述传感转接件(200)与传感元件旋转支杆(220)通过第一通孔(201)或第二通孔(202)和传感元件固定螺帽(210)连接;所述传感元件旋转支杆(220)与支架(500)通过第一支架通孔(501)和传感元件旋转支杆固定螺帽(2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加强,钱正明,罗丰,魏巍,郑岩冰,米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