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及施工方法,适用于所有在坡型结构上固定吊杆或螺栓等钻孔工程(主要坡型和弧形屋面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建筑水平的提升,各种新颖、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不断出现,各类坡型屋面结构也层出不穷。在坡型结构上进行装修及安装成孔施工过程中,吊杆施工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其中成孔控制也是重中之重。以往电钻在坡型结构上钻孔时,会出现钻头在坡面上滑移,孔位不准确的情况,浪费较多,操作不便,施工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操作过程中,保证不了在斜面上成孔孔深方向垂直于地面,当出现吊杆固定受力后,因孔深方向不垂直地面造成吊杆在根部弯折,降低了吊杆的受力能力,无法保证吊杆的施工质量。
[0003]目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坡型结构钻孔不便以及成孔质量不高导致存在吊杆施工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及施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固定圈、左支杆和右支杆,左支杆和右支杆结构一致,两者均包括支脚、下支身、上支身和弹性部件(11);所述支脚包括垫板(1),垫板(1)外侧设有垫套(2),垫套(2)外侧中心位置固设有具有可旋转球珠的球支座(3),球珠上固连有具有全外丝的螺杆(4);所述下支身包括下支身外筒(5),下支身外筒(5)顶部固设有筒底板(6),底部设有外翻结构(7),筒底板(6)上开设有可供螺杆(4)穿过的通孔并在通孔处垂直向下固连有上部开口且内侧与螺杆(4)外丝相适配的内丝空腔杆(18),内丝空腔杆(18)与螺杆(4)相连接;所述上支身包括套设于下支身外筒(5)外侧的上支身外筒(8),上支身外筒(8)顶部设有与外翻结构(7)相对应的内翻结构(10),底部设置有筒顶板(9),筒顶板(9)中心处开设可供内丝空腔杆(18)穿出的通孔,内丝空腔杆(18)从该通孔内穿出;所述弹性部件(11)设置于内丝空腔杆(18)外侧,其两端分别相抵于筒底板(6)与筒顶板(9)之间;所述连接固定圈包括通过加劲肋(14)相连接的入口圈(13)和收口圈(15),入口圈(13)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上支身外筒(8)外侧固连的固定圈(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为长方体状橡胶件;所述垫套(2)采用镀锌不锈钢板制成,其三面包裹垫板(1)并在侧边设置锯齿结构嵌入垫板(1)内;所述上支身外筒(8)和下支身外筒(5)均为镀锌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型结构吊杆成孔施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在球支座(3)的球珠上的旋转角度不超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湖结,余骏,储令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