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20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痰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源连接头、负压开关、吸痰管身、吸痰端头;所述吸痰端头为一在长度方向上两头小中间大的平滑变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末端封闭,管身上避开直径最大处开设若干吸痰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吸痰管头端的圆钝形状及软质材料能够避免吸痰管在触碰到气道壁时产生的暴力损伤,而且吸痰小孔与人体气道之间不会直接接触,会产生一个小小的间隙,这个小小的间隙正好可以避免吸痰小孔吸附住人体气道。免吸痰小孔吸附住人体气道。免吸痰小孔吸附住人体气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痰管,属于医疗耗材


技术介绍

[0002]带有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堵引起的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需要人为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操作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并可留取痰标本进行试验室检查。
[0003]目前采用的一次性吸痰管为头部侧面带小孔的中通管状结构,其有以下缺点:
[0004]1)吸痰管最末端开口处为平面截面,当将吸痰管置入气道内以及在气道内移动时较容易刮蹭到气道壁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
[0005]2)使用负压吸痰时吸痰管末端侧面的吸痰小孔在负压的作用下,容易吸附住气道壁上的黏膜,由于患者呼吸道粘膜比较脆弱,如果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易引起气道粘膜出血,同时也降低了吸痰效率;
[0006]3)吸痰管在气道内部无法固定,需要始终由外力维持吸痰管的姿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痰管,既可以减少气道粘膜暴力损伤和出血,保护粘膜完整性,又能避免吸痰时吸住气道壁上的黏膜从而提高吸痰效率,还能在人体气道内部形成一定的支撑功能。
[0008]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吸痰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源连接头1、负压开关2、吸痰管身3、吸痰端头4;所述吸痰端头4为一在长度方向上两头小中间大的平滑变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末端封闭,管身上避开直径最大处开设若干吸痰小孔。
[0010]由于吸痰小孔开设的位置避开了吸痰端头4的管身上直径最大处,吸痰端头4在人体气道内提供负压时,吸痰小孔与人体气道之间不会直接接触,会产生一个小小的间隙,这个小小的间隙正好可以避免吸痰小孔吸附柱人体气道;平滑变径的管体可以避免吸痰管置入气道内以及在气道内移动时较刮蹭到气道壁粘膜。
[0011]优选的,所述吸痰端头4呈圆钝形状,并由软质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软质材料为硅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吸痰端头4呈椭球体形状。
[0014]优选的,所述负压开关2为一带开关孔的管体,所述开关孔由一填塞部件5塞住,能够通过安装或移除所述填塞部件5来开闭所述吸痰管的负压。
[0015]优选的,所述吸痰端头4的直径最大处比人体气道的内径小2

5mm。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吸痰管在人体气道内产生一定的固定和定位的功能,从而降低外力维持吸痰管的姿态的力度需求。
[0016]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开关2的后端与所述吸痰管身3卡合密封装配。
[0017]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开关2的前端与负压源连接头1卡合密封装配。
[0018]优选的,所述吸痰端头4直径最大处与前端间有4

8个小所述吸痰小孔,直径最大处与后端间也有4

8个所述吸痰小孔。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该新型吸痰管针对人工气道患者个体化设计使用,有助于减少人工气道患者由于吸痰不当而发生气道粘膜破损、出血的风险。
[0021]2)吸痰管头端的圆钝形状及软质材料能够避免吸痰管在触碰到气道壁时产生的暴力损伤,围绕椭圆形头部分布的多个吸痰口能够有效的吸出圆柱形气道内各处的痰液并增加吸痰的效率,而且吸痰小孔与人体气道之间不会直接接触,会产生一个小小的间隙,这个小小的间隙正好可以避免吸痰小孔吸附柱人体气道;平滑变径的管体可以避免吸痰管置入气道内以及在气道内移动时较刮蹭到气道壁粘膜,即使在气道塌陷时也能有效避免因负压不当造成的吸痰口吸附住气道黏膜引起的出血,减少人工气道患者由于吸痰不当而发生气道黏膜破损甚至出血的风险。
[0022]3)两头小中间大的平滑变径的管体的造型能够在气道内产生支撑作用,减少外力维持吸痰管的姿态的力度需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负压源接头,2.负压开关,3.吸痰管身,4.吸痰端头,5.填塞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参见图1,一种吸痰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源连接头1、负压开关2、吸痰管身3、吸痰端头4;所述吸痰端头4为一在长度方向上两头小中间大的平滑变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末端封闭,管身上避开直径最大处开设若干吸痰小孔。
[0027]由于吸痰小孔开设的位置避开了吸痰端头4的管身上直径最大处,吸痰端头4在人体气道内提供负压时,吸痰小孔与人体气道之间不会直接接触,会产生一个小小的间隙,这个小小的间隙正好可以避免吸痰小孔吸附柱人体气道;平滑变径的管体可以避免吸痰管置入气道内以及在气道内移动时较刮蹭到气道壁粘膜。
[0028]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吸痰端头4呈圆钝形状,并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质地柔软,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降低对人体气道的伤害的可能。
[002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痰端头4呈椭球体形状,椭球体形状更为规则。
[0030]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开关2为一带开关孔的管体,所述开关孔由一填塞部件5塞住,能够通过安装或移除所述填塞部件5来开闭所述吸痰管的负压。这样可以通过操作负压开关开开启和关闭负压,避免频繁操控负压源的压力表头。
[003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吸痰端头4的直径最大处比人体气道的内径小2

5mm。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吸痰管在人体气道内产生一定的固定和定位的功能,从而降低外力维持吸痰管的姿态的力度需求。
[003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负压开关2的后端与所述吸痰管身3卡合密封装配;所述负压
开关2的前端与负压源连接头1卡合密封装配。
[0033]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吸痰端头4直径最大处与前端间有4

8个小所述吸痰小孔,直径最大处与后端间也有4

8个所述吸痰小孔。
[0034]吸痰时将图示负压源连接头1处与吸引器管路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测试管道是否通畅。测试后,一手折叠吸痰管末端,一手将吸痰管头端由气管导管置入,插入气道内适宜深度后放开导管末端,用填塞部件5堵住负压开关2上的开关孔,使整个吸痰管内形成负压,左右旋转并上提吸痰管进行吸痰,可反复2

3次,期间吸痰端头4可在气道内部形成一定的定位效果,吸痰完毕后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
[0035]本技术吸痰管针对人工气道患者个体化设计使用,有助于减少人工气道患者由于吸痰不当而发生气道粘膜破损、出血的风险;吸痰管头端的圆钝形状及软质材料能够避免吸痰管在触碰到气道壁时产生的暴力损伤,围绕椭圆形头部分布的多个吸痰口能够有效的吸出圆柱形气道内各处的痰液并增加吸痰的效率,而且吸痰小孔与人体气道壁之间不会直接接触,会产生一个小小的间隙,这个小小的间隙正好可以避免吸痰小孔吸附住人体气道;平滑变径的管体可以避免吸痰管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负压源连接头(1)、负压开关(2)、吸痰管身(3)、吸痰端头(4);所述吸痰端头(4)为一在长度方向上两头小中间大的平滑变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末端封闭,管身上避开直径最大处开设若干吸痰小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端头(4)呈圆钝形状,并由软质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材料为硅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端头(4)呈椭球体形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开关(2)为一带开关孔的管体,所述开关孔由一填塞部件(5)塞住,能够通过安装或移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晓宁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