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核废料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18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核废料处理系统,卸排灰系统包括:密闭的集灰系统和计量打包系统,集灰系统与等离子体熔融炉密封相连,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门,集灰系统用于收集等离子体熔融炉熔融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的炉灰,计量打包系统与集灰系统密封相连,二者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门,计量打包系统用于对炉灰进行计量和打包,以形成设定重量的灰包,集灰系统和计量打包系统均呈负压状态,集灰系统与等离子体熔融炉密封连通时,计量打包系统与集灰系统断开连通。本系统可有效对等离子体熔融炉熔融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的炉灰进行收集、计量和打包,以减少高温等离子熔融焚烧处理的二次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核废料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废料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核废料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利用核能发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放射性废物,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及最小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0003]目前核电厂运行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树脂、废过滤器芯、浓缩液、杂项干废物及废油/废溶剂等,多采用水泥固化工艺处理废树脂、废过滤器芯、浓缩液,采用分拣压实与水泥固定工艺处理杂项干废物,对废油及废溶剂采用贮存衰变的方式暂存。该处理工艺具有废物增容比高的固有缺点,不利于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
[0004]等离子体高温熔融工艺是目前减容效果最好的固体废物处理手段,固体废物进入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区域时,有机物分子首先热解,生成可燃性的小分子物质,然后与氧气反应;无机物被熔融处理后生成稳定的玻璃态残渣。由于放射性废物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等离子体高温熔融焚烧的前后处理需充分考虑防污染环境和人体危害的问题,目前该技术仅在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集灰系统(1)和密闭的计量打包系统(2),所述集灰系统(1)与等离子体熔融炉(3)密封相连,且二者连接处设有断开二者连通的第一密封门,集灰系统(1)用于收集等离子体熔融炉(3)熔融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的炉灰,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与集灰系统(1)密封相连,且二者连接处设有断开二者连通的第二密封门,计量打包系统(2)用于对炉灰进行计量和打包,以形成设定重量的灰包,所述集灰系统(1)和计量打包系统(2)均呈负压状态,所述集灰系统(1)与等离子体熔融炉(3)密封连通时,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与集灰系统(1)断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系统(1)包括焚烧灰收集单元、排气通道、燃烧器、袋滤器(11)、飞灰收集箱(12)和尾气洗涤装置,所述焚烧灰收集单元密封连接于等离子体熔融炉(3)的排灰口(31)下方,用于接收等离子体熔融炉(3)熔融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的焚烧灰,排气通道与所述排灰口(31)密封相连,用于接收从所述排灰口(31)排出的尾气,燃烧器和袋滤器(11)均设于排气通道中且沿尾气流向先后布置,燃烧器用于对所述尾气进行二次焚烧,袋滤器(11)用于对二次焚烧的尾气进行过滤除尘,尾气洗涤装置密封连接于排气通道的尾端,用于对经过滤除尘的尾气进行洗涤,飞灰收集箱(12)密封连接于袋滤器(11)的下方,用于接收袋滤器(11)收集的飞灰,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分别与焚烧灰收集单元和飞灰收集箱(12)密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洗涤装置具有尾气洗涤废液处理装置(13),用于对尾气洗涤废液进行处理,以形成烘干盐,所述集灰系统(1)还包括烘干盐收集箱(14),其密封连接于尾气洗涤废液处理装置(13)的下方,用于接收所述烘干盐,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还与所述烘干盐收集箱(14)密封相连,其还用于对所述烘干盐进行计量和打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灰收集单元、飞灰收集箱(12)和烘干盐收集箱(14)均设有排气系统,用于对相应箱体进行排气,以使其维持负压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灰收集单元、飞灰收集箱(12)和烘干盐收集箱(14)均通过螺旋输送机(15)与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相连,螺旋输送机(15)用于将相应箱体内粉料输送至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废料等离子熔融处理的卸排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打包系统(2)包括计量打包工作箱(21)和设于其内的粉料接收器(22)和粉料自动灌装设备(23),第二密封门设于计量打包工作箱(21)朝向集灰系统(1)的一端,计量打包工作箱(21)远离集灰系统(1)的一端还设有第三密封门,所述焚烧灰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煜伟高瑞发叶欣楠郭建伟石兵李军陈英初丁磊黄伟峰李媛张耀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