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204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包括熔炉和位于所述熔炉内部的熔池,所述熔池内设置有多组固定主电极,多组所述固定主电极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熔炉内壁的中上部和下部,多组所述固定主电极通过非对称电极供热模式形成多个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熔炉采用非对称的电极供热模式,熔炉内部玻璃液加热状态发生交替,会使玻璃液形成非稳态玻璃流动液,避免炉体内部形成稳态流场,减少死角与静止层,非稳态玻璃流动液流动可减弱贵金属沉积于炉壁或电极头,避免贵金属沉积造成的电极腐蚀,同时由于在电极交替工作时始终有部分电极处于低负荷工作状态,可减少电极的损耗。可减少电极的损耗。可减少电极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放射性废物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

技术介绍

[0002]核能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得到了人类的广泛关注。在对核能的利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置,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尤其在核燃料循环的后端乏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放废液具有放射性、比活度高、含有释热率高和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核素、具有很大的生物毒性等特点,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处理与处置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0003]高放废液的固化即把高放废液中的放射性核素牢固地结合到稳定的基材结构中,具有包容性广泛、稳定性高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工艺较成熟、应用最多的高放废液固化技术,并被公认为当前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玻璃固化是将具有特定组分的基础玻璃与放射性废物混合,经高温熔制形成玻璃液后,注入贮存容器中制备出稳定的玻璃固化体,从而将放射性核素禁锢于玻璃固化体内,满足防止核素迁移的要求。其中固化熔炉是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工艺的核心;在各类玻璃固化熔炉中,而焦耳加热陶瓷炉在玻璃固化技术上具有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包括熔炉和位于所述熔炉内部的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池内设置有多组固定主电极,多组所述固定主电极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熔炉内壁的中上部和下部,多组所述固定主电极通过非对称电极供热模式形成多个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固定主电极为三组,分别为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第三电极(E3)、第四电极(E4);第五电极(E5)、第六电极(E6);其中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第三电极(E3)、第四电极(E4)分别两两对称设置与所述熔炉内壁的中上部,所述第五电极(E5)、第六电极(E6)设置于所述熔炉内壁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电极由电极头(7)和电极轴(10)组成,所述电极轴(10)一端与所述电极头(7)连接,所述电极轴(10)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控所述电极头(7)温度的热电偶(8),所述热电偶(8)与所述电极轴(10)内壁之间设置有冷却压空进出通道(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之间设置有鼓泡器(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电极供热模式包括正对模式、交叉模式和三角模式,所述第一电极(E1)、第二电极(E2);第三电极(E3)、第四电极(E4)通过正对模式构成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通过交叉模式构成第三回路或第四回路,通过三角模式构成第五回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对模式为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极(E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朱永昌马敬常宇杨德博董海龙吴伟崔竹李鑫田春雨孙元成周强赵庆彬刘豪赵永祥巫帅珍孙敏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