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03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防粘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成膜:玻璃经抛光研磨工序后置于清洗槽A槽内,充分浸润后竖直缓慢出液,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使得玻璃表面的溶液形成膜层一,然后转移至清洗槽B槽内,然后竖直缓慢出液并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在膜层一的表面形成膜层二;脱膜:先将成膜后的玻璃置于槽液C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二;再将含膜层一的玻璃置于槽液D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一;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加工过程双层防护膜,涂膜成型后可防粘附,耐高温,耐刮擦,耐碱,可降低高精度玻璃加工对环境的要求,降低车间建设成本。降低车间建设成本。降低车间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防粘附
,尤其是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精密光学玻璃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暴露在环境中,因玻璃表面很快就被灰尘和其他无机和/或有机环境污染物污染,在几小时内就可以看到污染物。特别是对于光学应用领域的玻璃元器件,这种杂质类缺陷粒度约为0.01~100微米,这些粒子会不可逆地粘附到干净的玻璃表面上,使得光学玻璃精度变差,在许多应用中失效。
[0003]目前常规方法通常要求环境控制在百级或十级洁净度要求,减少空气中的杂质漂浮物,通常搭建一个十级洁净室要接近千万成本,同时维护费用也较为昂贵;另一种方法通过将多糖水溶液湿涂到玻璃表面上,通过烘箱去除溶液中的水,在玻璃表面上形成多糖保护涂层,当需要露出所述保护的表面时,使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溶液清洗去除多糖膜层,这种方法的潜在缺陷是涂膜不均匀,同时在烘干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涂膜的耐刮擦性也会有偏差。
[0004]综合以上,开发可对玻璃表面提供足够保护,使之不会粘附杂质,同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划擦,并且能够快速去除的均匀涂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膜:玻璃经抛光研磨工序后置于清洗槽A槽内,浸润25

35min后竖直缓慢出液,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使得玻璃表面的溶液形成膜层一,然后转移至清洗槽B槽内浸润25

35min,然后竖直缓慢出液并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在膜层一的表面形成膜层二;脱膜:先将成膜后的玻璃置于槽液C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二;再将含膜层一的玻璃置于槽液D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一。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A中的槽液为热塑性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溶性甲壳素、壳聚糖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组合。
[0008]进一步的,膜层一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光源为红外光源,波长范围为0.78~100μm。
[0009]进一步的,缓慢出液的速度为0.4

0.6mm/s。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B内的槽液为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所述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钾的质量百分比为1:1:0.05,槽液温度65℃~100℃。
[0011]进一步的,膜层二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光源为紫外光源,波长为254~365n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C内的槽液为的pH≤4。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C内设置有超声震动装置和底部搅拌装置,用于促进膜二快速分解。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D内的槽液为纯水溶液。
[0015]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槽D内含设置有超声震动装置和底部搅拌装置,用于促进膜一快速分解。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光学玻璃加工过程双层防护膜,涂膜成型后可防粘附,耐高温,耐刮擦,耐碱,可降低高精度玻璃加工对环境的要求,降低车间建设成本。
[0016]2)本专利技术提到的双层防护膜经过慢提拉和光线固化结构可实现成膜均匀可控。
[0017]3)本专利技术提到的双层防护膜可逆向分解,表层为耐磨性较好酚醛树脂层,底层为较易去除的水溶性甲壳素层,去除率较高,可实现表面无残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所使用的清洗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表面缺陷检测结果。
[0020]图3为对比例玻璃表面缺陷检测结果。
[0021]图中:1为红外光源,2为紫外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或者凡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1结合附图1,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成膜:玻璃经抛光研磨工序后置于清洗槽A槽内,槽液为质量分数为3wt%的水溶性甲壳素溶液。充分浸润后慢提拉缓慢出液(0.5mm/s),经过固件红外光源1(波长2微米)热固化浸润在槽液上方玻璃表面溶液快速成形膜层一;成膜后移至清洗B槽内,槽液为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钾混合溶液(质量百分比1:1:0.05),槽温设置为65℃。经过固件紫外光源2(波长254nm)固化浸润在槽液上方玻璃表面溶液,快速成形膜层二;S2 脱膜:玻璃在进行下道工序前需要脱膜处理,首先将含膜玻璃置于醋酸溶液槽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二;再次将含膜玻璃置于70℃纯水槽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一。
[0024]对比例对比例为在纯水中清洗,包括以下步骤:S1 :玻璃经抛光研磨工序后置于清洗槽A槽内,槽液为纯水;充分浸润后慢提拉缓慢出液(0.5mm/s);移至清洗B槽内,槽液为纯水,槽温设置为65℃。经过光源紫外光(波长254nm)固化浸润在槽液上方玻璃表面溶液;检测:检测实施例1和对比例玻璃表面粘附颗粒缺陷情况(粒径>30nm),采用维普光学缺陷检测仪器Tornado 2000S定量测试,具体见图2和图3。
[0025]图2为实施例1表面缺陷检测结果,缺陷数29棵。
[0026]图3为对比例玻璃表面缺陷检测结果,缺陷数1469棵。
[002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成膜:玻璃经抛光研磨工序后置于清洗槽A槽内,浸润25

35min后竖直缓慢出液,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使得玻璃表面的溶液形成膜层一,然后转移至清洗槽B槽内浸润25

35min,然后竖直缓慢出液并在出液过程中经光照处理在膜层一的表面形成膜层二;脱膜:先将成膜后的玻璃置于槽液C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二;再将含膜层一的玻璃置于槽液D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置于纯水清洗槽漂洗,脱去膜层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A中的槽液为热塑性水溶性高分子溶液,所述水溶性高分子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水溶性甲壳素、壳聚糖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防粘附方法,其特征在于:膜层一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光源为红外光源,波长范围为0.78~1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露李磊王亦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昭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