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杯出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98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杯出杯结构,包括料斗,该料斗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杯窗口,料斗内具有竖向设置的出料推板,出料推板配置有用以驱动其升降的出料驱动机构;出料推板靠近料斗设有出杯窗口的一侧侧壁,并与该侧壁平行设置,出料推板的顶部具有引导出杯部,引导出杯部的上表面为引导斜面,引导斜面宽度方向朝出杯窗口所在一侧倾斜,引导斜面的长度方向朝反应杯的输送方向倾斜。能能够确保反应杯能够顺畅的从出杯窗口处掉出,防止出现卡杯丢杯等现象,顺利进入输送通道中进行排列,相对提高了反应杯供给流程的可靠性,有利于保证后续检测分析的正常进行,且整体结构简单,实施成本较低。本较低。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杯出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免疫分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杯出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诸如免疫分析或其它生化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持续有序的向工作线批量提供反应杯,用以盛装原样液,并完成稀释、洗涤和检测等步骤,因此反应杯的供给效率及可靠性直接影响后续步骤的工作效率,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根据现有普遍T字形构造的反应杯结构,市面上也出现了较多的自动化反应杯供给装置,尤其在免疫分析仪上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早期技术中如专利号为“201710119896.9”,专利名称为“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用反应杯排杯系统”,主要利用离心结构和筛选通道的方式进行出杯排杯操作,当下技术如专利号为“202210460948.X”,专利名称为“排杯系统”,主要利用斜面顶出出杯的方式,申请人在后续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利用斜面升降导出的方式,由于反应杯在料仓内处于杂乱状态,那样当反应杯落入斜面上时可能存在多个反应杯的头端或尾端在斜面上,而并未在斜面上顺向平躺,此时与通道相通时,则很容易出现卡杯或者丢杯(出杯失败)现象,甚者将出杯机构卡死,相应的影响后续操作,其可靠性仍存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反应杯出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杯供给设备出杯可靠性欠佳,以出现卡杯或丢杯等现象,影响后续分析效率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反应杯出杯结构,包括料斗,该料斗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杯窗口,其关键在于:所述料斗内具有竖向设置的出料推板,所述出料推板配置有用以驱动其升降的出料驱动机构;
[0007]所述出料推板靠近料斗设有出杯窗口的一侧侧壁,并与该侧壁平行设置,出料推板的顶部具有引导出杯部,所述引导出杯部的上表面为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宽度方向朝出杯窗口所在一侧倾斜,引导斜面的长度方向朝反应杯的输送方向倾斜。
[0008]采用以上方案,初始出料推板处于储备窗口下方时,上方充满反应杯,当出料推板升起过程中,反应杯在引导斜面引导下,滑动至与设有出杯窗口的一侧侧壁紧贴,出料推板上升至出杯窗口位置时,其上顺躺的反应杯杯在宽度方向倾斜引导下则从出杯窗口滑出,掉入对应出杯窗口设置的排杯通道模块中,因为引导斜面在长度方向也呈倾斜姿态,这样使得反应杯更容易顺躺在引导斜面上,从而避免了反应杯仅一端位于引导斜面上,即避免了反应杯以长度方向通过出杯窗口的情况发生,减少卡杯或丢杯,大大提高出杯可靠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引导斜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片,相邻两个分隔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反应杯的长度相适应。采用以上方案,更有利于反应杯顺躺到相邻两个分隔片之间,防止反应杯在引导斜面上拥挤卡死或在出杯时相互碰撞干涉情况发生。
[0010]作为优选:所述引导出杯部与出料推板以可拆卸方式相连。采用以上方案,便于根据需要进行引导出杯部的更换,以适应不同反应杯尺寸。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出料驱动机构包括出料丝杆电机和与出料丝杆电机上螺母座相连的出料滑块,所述料斗一侧具有竖向设置的出料升降导轨,所述出料滑块与出料升降导轨滑动配合,并与所述出料推板固定连接。采用以上方案,利用出料丝杆电机和导轨相互配合,有利于保证出料推板的升降平稳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出杯窗口下侧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与引导斜面长度倾斜方向相适应。采用以上方案,确保反应杯头尾两端基本可以同时掉入对应设置的排杯通道模块中,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呈杯口朝上的姿势以杯肩挂在通道两侧上,提高排杯及输送效率。
[0013]作为优选:所述料斗底部倾斜设置,且其靠近下端端部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出料推板相适应的限位口,所述出料推板通过该限位口伸入料斗内。采用以上方案,可进一步保证出料推板的稳定性。
[0014]作为优选:所述料斗外侧对应出杯窗口的位置设有外护板,且外护板与出杯窗口之间的垂距大于单个反应杯的直径,小于两个反应杯直径之和。采用以上方案,一方面对出杯窗口形成遮挡,可充分保证料斗内的相对密封环境,另一方面可防止反应杯从出杯窗口掉出时与通道发生撞击后落到通道外部,即确保通过出杯窗口的反应杯均能够在通道上有序排杯。
[0015]作为优选:所述料斗内具有内挡板,所述内挡板倾斜设置,且其下端比出杯窗口低。采用以上方案,可保证新添加大量反应杯后,反应杯不会在系统未工作状态下从出杯窗口掉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反应杯出杯结构,能能够确保反应杯能够顺畅的从出杯窗口处掉出,防止出现卡杯丢杯等现象,顺利进入输送通道中进行排列,相对提高了反应杯供给流程的可靠性,有利于保证后续检测分析的正常进行,且整体结构简单,实施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局部剖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局部剖二);
[0020]图3为引导出杯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正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一;
[0023]图6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一(去外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参考图1至图6所示的反应杯出杯结构,主要包括料斗211,如图所示,该料斗211的顶部具有反应杯添加口2112,具有竖向侧壁2113,该竖向侧壁2113上开设有出杯窗口2110。
[0026]本申请的料斗211内设有出料推板212,并配置有用以驱动出料推板212升降的出料驱动机构213,出料推板212靠近料斗211设有出杯窗口2110的一侧侧壁,并与其平行设
置,大体竖向设置,具体而言,出料推板212基本与竖向侧壁2113相贴,出料推板212的顶部具有引导出杯部214,引导出杯部214的上表面为引导斜面2140,引导斜面2140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均呈倾斜姿态,具体的,引导斜面2140宽度方向朝竖向侧壁2113倾斜,即从其宽度方向上看,引导斜面2140靠近竖向侧壁2113的一侧相对较低,引导斜面2140的长度方向朝反应杯的输送方向倾斜,结合图5和图6可知,本申请的出杯结构通常会配合排杯通道模块220使用,从出杯窗口2110掉落的反应杯会进入排杯通道模块220,而排杯通道模块220倾斜设置,即本申请中的引导斜面2140的长度方向会向排杯通道模块220的低端倾斜,即从其长度方向上看,其靠近排杯通道模块220低端的一端较低。
[0027]具体实施时,引导斜面2140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片2141,相邻两个分隔片2141之间的距离与反应杯的长度相适应,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杯顺躺至相邻两个分隔片2141之间。
[0028]为便于适应不同尺寸反应杯,或者换新部件,本实施例中引导出杯部214与出料推板212以可拆卸方式相连,通常采用螺钉连接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杯出杯结构,包括料斗(211),该料斗(21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杯窗口(21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11)内具有竖向设置的出料推板(212),所述出料推板(212)配置有用以驱动其升降的出料驱动机构(213);所述出料推板(212)靠近料斗(211)设有出杯窗口(2110)的一侧侧壁,并与该侧壁平行设置,出料推板(212)的顶部具有引导出杯部(214),所述引导出杯部(214)的上表面为引导斜面(2140),所述引导斜面(2140)宽度方向朝出杯窗口(2110)所在一侧倾斜,引导斜面(2140)的长度方向朝反应杯的输送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杯出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斜面(2140)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分隔片(2141),相邻两个分隔片(214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反应杯的长度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杯出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出杯部(214)与出料推板(212)以可拆卸方式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应杯出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驱动机构(213)包括出料丝杆电机(2130)和与出料丝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智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