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86279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封装膜由若干层叠的储光膜构成,下层的储光膜可以吸收上层储光膜发出的光;储光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组分:基体树脂100份,过氧化物交联剂0.5~1.2份,交联助剂0.5~1.2份,硅烷偶联剂0.1~1.5份,抗氧剂0.3~1.5份以及储光剂0.1~5.0份;储光膜中掺杂储光粒子。制备:S1、分别将各层储光膜所需原料混合;S2、将各层储光膜原料分别混合后,分别投到挤出机中,加入储光粒子后挤出;S3、使各层挤出的物料进入同一个多层共挤模头,共挤后经成型,冷却,收卷,制得该封装膜。应用:将该封装膜用于组装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及其制备方法与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发电组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每天受到的光照时长最多也不超过12个小时,即使是具有弱光发电功能的光伏组件,如薄膜组件,其在夜间没有光照的环境下也无法继续发电,这使得光伏组件的应用范围和发电量大大减小。同时受到薄膜太阳能电池所用材料的高透光性,晶硅电池组件电池片之间、电池串之间的间隙,光线未得到高效利用,使组件发电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光伏组件发电时间较短,发电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及该封装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封装膜用于组装的光伏发电组件能够实现全天候发电,具有更长的发电时间,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的封装膜由若干层叠的储光膜构成,且下层的储光膜可以吸收上层储光膜发出的光;
[0006]所述的储光膜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体树脂100份,过氧化物交联剂0.5~1.2份,交联助剂0.5~1.2份,硅烷偶联剂0.1~1.5份,抗氧剂0.3~1.5份以及储光剂0.1~5.0份;所述的储光膜中还掺杂有储光粒子。
[0007]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膜其通过对组分的优选,可以实现封装膜在有光照条件下充分吸收光线并储存起来,在无光照时再进行光释放,延长发电时长,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封装胶膜中各层储光膜的组分一致,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但均符合上述组分的含量范围;通过在范围内调整各层储光膜中组分的含量,可以使得上层储光膜的光发射波段符合下层储光膜的吸收波段,即使得下层的储光膜可以吸收上层储光膜发出的光。
[0009]具体的,所述的基体树脂选自EVA或POE;所述的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类硅烷偶联剂、环氧烃基类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酰氧烷基类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氧化物交联剂选自过氧化2

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2

乙基己基碳酸叔戊酯、2,5

二甲基

2,5

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过氧化

3,5,5

三甲基己酸叔丁酯、二(4

甲基苯甲酰)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1,1

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基

碳酸酯、正丁基

4,4

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
′‑
双(叔丁基过氧化)

1,3

二异丙苯、1,1

双(叔丁基过氧基)

3,3,5

三甲基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的交联助剂选自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金属钝化剂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的储光剂选自铝酸盐、硅酸盐、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储光粒子选自硫化物CaS:Eu、CaS:Bi,Cu或ZnS:Cu。
[0014]具体的,所述的储光剂具有吸收光能、储存光能以及延迟释放光能的效果,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发电。
[0015]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储光粒子的粒径为1.0~10.0μm;所述储光粒子在所述储光膜中的含量为0.1~3.0wt%。
[0016]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所述的封装膜由若干层叠的储光膜共挤形成;所述封装膜的厚度为0.3~0.5mm。
[0017]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封装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按重量份计,分别将各层储光膜所需的原料进行混合;
[0019]S2、将各层储光膜原料分别混合均匀后,再分别投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加入储光粒子后进行挤出;具体的,挤出温度为100~200℃;
[0020]S3、使步骤S2中各层挤出的物料进入同一个多层共挤模头,共挤后经成型,冷却,收卷,制得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
[0021]一种包含上述封装膜的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的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正面玻璃、薄膜电池层、封装膜以及背面玻璃;所述的背面玻璃上设置有反射结构,且所述的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封装膜与背面玻璃之间。
[0022]进一步的,一种全天候薄膜光伏发电组件,所述的反射结构设置为花纹结构;所述背面玻璃的反射率大于75%;所述薄膜电池层的透光率为15~35%。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装膜可以吸收白天透过电池层的光线并储存起来,在无光照条件时进行释放,延长发电时间;将该封装膜用于组装发电组件时其能够与发电组件背面玻璃上设置的反射结构效果叠加,在夜晚最大程度利用荧光,提高组件的发电量。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光伏组件中封装膜的改进,实现了光伏组件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发电,增加了组件的发电时间;本专利技术中多层的储光膜吸光范围可以涵盖更多的透射光范围,最大程度的利用太阳光。
[0026](3)在本专利技术的封装膜中下层的储光膜可以吸收上层储光膜发出的光线继续用于发电,可以提高光线利用率、延长发光时间、提升光伏组件发电效率。
[0027](4)本专利技术利用所述封装膜组装的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解决现有光伏组件在夜间没有光照的环境下无法继续发电及光线浪费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全天候光伏组件中设置由多层储光膜共挤形成的封装膜和在背面玻璃上设置相应的反射结构;利用两者的叠加设置充分将白天没有被光伏组件吸收的可见光、近红外光和组件四周的反射/散射光储存在封装膜中,并在夜晚以可见光的形式进行释放,释放出的光又被光伏组件吸收并转换为
电能,在夜晚最大程度利用荧光,提高组件的发电量。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光伏组件在黑暗环境中发电,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电池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发电,使光能利用率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膜(3)由若干层叠的储光膜构成,且下层的储光膜可以吸收上层储光膜发出的光;所述的储光膜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体树脂100份,过氧化物交联剂0.5~1.2份,交联助剂0.5~1.2份,硅烷偶联剂0.1~1.5份,抗氧剂0.3~1.5份以及储光剂0.1~5.0份;所述的储光膜中还掺杂有储光粒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交联剂选自过氧化2

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2

乙基己基碳酸叔戊酯、2,5

二甲基

2,5

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过氧化

3,5,5

三甲基己酸叔丁酯、二(4

甲基苯甲酰)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1,1

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叔丁基过氧化
‑2‑
乙基己基

碳酸酯、正丁基

4,4

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
′‑
双(叔丁基过氧化)

1,3

二异丙苯、1,1

双(叔丁基过氧基)

3,3,5

三甲基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助剂选自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天候光伏发电组件的封装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维燕杨杰初文静林俊良林金锡林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汉韦聚合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