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267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中上部设有水平隔板,水平隔板将箱体上下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左右分隔为曝气沉淀腔和进水腔;进水腔顶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腔设有布水结构,曝气沉淀腔设有曝气滚筒,曝气滚筒与其下方的水平隔板之间形成沉淀池;下腔室内设有过滤器,下腔室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布水结构延伸至曝气滚筒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曝气、沉淀和过滤三道工序仅需要对水提供一次动力,较为节能,只需要控制反冲洗阀的打开和关闭,即可控制反冲洗过程是否开启,且占地面积小,容易适应不同的场所,一次安装即解决三道工序,安装方便,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曝气、沉淀和MBF(生化球)过滤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处理领域,曝气、沉淀和过滤均是常用的技术。MBF是生化球,观赏鱼生化滤材的一种,多用于大型滴流过滤,常见用于下缸过滤的主缸溢流区起保温、消音、增氧作用。现有技术中,曝气设备、沉淀设备和过滤设备通常分别各自占据一处地面,由于水在跌落曝气后失去压力、在沉淀池中失去在管道内泵送时的压力,而曝气和沉淀又是过滤的上游过程,因而曝气设备、沉淀设备和过滤设备通常需要三套动力装置,来提供曝气设备需要的升高水位的动力(以便从高处跌落)、进入沉淀池顶部所需要的动力以及通过过滤设备需要的动力。
[0003]另外,曝气设备、沉淀设备和过滤设备各自占据一处地面也使得整体占地面积较大,但这样的好处是便于布置各种附件。
[0004]曝气滚筒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曝气设备,配套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布水设备,一方面需要降低水压以防水流喷射在曝气滚筒上飞溅出去造成水量流失,另一方面要沿曝气滚筒进行均匀布水。喷水嘴设置得越多越均匀,但同时成本也越高、安装起来也越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通过集成化的立式结构的设置,降低动力需求,减小占地面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包括箱体,箱体中上部设有水平隔板,水平隔板下方的箱体形成下腔室,水平隔板上方的箱体形成上腔室;
>[0007]上腔室左右分隔为位于右侧的进水腔和位于左侧的曝气沉淀腔;
[0008]进水腔顶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出箱体并用于连接待处理的原水的水源;
[0009]进水腔设有布水结构,曝气沉淀腔设有曝气滚筒,曝气滚筒与其下方的水平隔板之间形成沉淀池;下腔室内设有过滤器,过滤器顶部一侧设有用于向过滤器供水的供水管,过滤器底部设有出口,过滤器的出口与下腔室相通;下腔室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伸出箱体且其上设有出水阀;布水结构延伸至曝气滚筒的上方;
[0010]箱体内左端部竖向设有落水通道;落水通道上端高于曝气沉淀腔的底壁并与曝气沉淀腔相通;落水通道下端与进水室相通,进水室与供水管相通;落水通道高于水平隔板的部分参与围成沉淀池;
[0011]沉淀池底壁向下连接有上排污管,上排污管伸出箱体并设有上排污阀。
[0012]沉淀池的底壁包括右高左低的倾斜板,上排污管与沉淀池的最低处相通。
[0013]曝气滚筒的周向表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和曝气滚筒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挡水槽,挡水槽的开口方向朝向布水结构。
[0014]布水结构包括第一折流板、第二折流板和布水斜板;
[0015]第一折流板的底端高于水平隔板从而形成折流间隙,第一折流板与箱体右壁间围成右折流腔,进水管通入右折流腔并向上连接有顶端敞口的进水溢流堰,第一折流板顶端高于进水溢流堰;
[0016]第二折流板位于第一折流板的左侧,第二折流板向下与水平隔板相连接,第二折流板和第一折流板之间围成左折流腔;
[0017]第二折流板顶端向左向下连接所述布水斜板,布水斜板的左端位于曝气滚筒的上方;布水斜板在前后方向上与曝气滚筒的轴向长度相同。
[0018]还包括有反冲洗结构;反冲洗结构包括污水箱和与过滤器顶部相通的反冲洗管,污水箱连接在箱体外壁底部,污水箱连接有下排污管,下排污管通向排污设施;反冲洗管伸出箱体并向下通入污水箱,反冲洗管上设有反冲洗阀;
[0019]出水管位于下腔室内的一端向上连接有出水溢流堰,出水溢流堰向上与水平隔板相邻,出水溢流堰高于反冲洗管的最高处0.5米以上。
[0020]供水管位于过滤器内部的一端向上连接有布水口。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2]本技术结构紧凑,曝气、沉淀和过滤三道工序仅需要对水提供一次动力,较为节能,只需要控制反冲洗阀的打开和关闭,即可控制反冲洗过程是否开启,且占地面积小,容易适应不同的场所,一次安装即解决三道工序,安装方便,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0023]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箱体整体高三至四米(大于三米,小于等于四米),通过竖向的布局,无须再为曝气、沉淀和过滤工序分别提供动力,而是只需要将水一次提升至箱体顶部即可,曝气后自身无水压的水具有重力势能,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沉淀池;沉淀后自身无压的水同样具有重力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溢流入落水通道,经进水室和供水管进入过滤器顶部,又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清水腔,整个过程只对水只需要提供一次动力(提升),沉淀和过滤工序的水流动力来自于水的重力势能,不需要几道泵水,因而相比以往节约了曝气、沉淀和过滤工序整体需要的能耗。又由于曝气设施、沉淀设施和过滤设施在空间上是竖向集成式分布,不仅整体体积较小,而且相比以往大幅节约了占地面积。由于本技术是集成式结构,只需要对外连接进水管、出水管、上排污管和下排污管即可,因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0024]落水通道和进水室的折流结构,能够避免空气进入过滤器。沉淀池的底壁包括右高左低的倾斜板,便于污物在重力的作用下集中在最低处,打开上排污阀时曝气沉淀腔中的水能够将污物集中带出来。
[0025]挡水槽的设置,便于曝气滚筒在水流的作用下不断转动,扰动气流并向下即向沉淀池转送水,增强曝气效果。
[0026]出水溢流堰向上与水平隔板相邻从而保证结构紧凑,出水溢流堰高于反冲洗管的最高处0.5米以上从而为打开反冲洗阀时在水的压力下水能够通过反冲洗管形成虹吸现象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带有箭头的不规则曲线所示为正常过滤时水的流动路径。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正常过滤时水进出本技术的方向。
[0028]图2是正常过滤时水的流向示意图;图2中带箭头的线条及箭头所示方向为水的流向。
[0029]图3是反冲洗时水的流向示意图;图3中带箭头的线条及箭头所示方向为水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包括箱体1,箱体1中上部设有水平隔板2,水平隔板2下方的箱体1形成下腔室3,水平隔板2上方的箱体1形成上腔室;
[0031]上腔室左右分隔为位于右侧的进水腔和位于左侧的曝气沉淀腔4;
[0032]进水腔顶部连接有进水管5,进水管5伸出箱体1并用于连接待处理的原水的水源(如河水、景观水或泳池水);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阀6;
[0033]进水腔设有布水结构,曝气沉淀腔4设有曝气滚筒7,曝气滚筒7与其下方的水平隔板2之间形成沉淀池8;下腔室3内设有过滤器9,过滤器9顶部一侧设有用于向过滤器9供原水的供水管10,过滤器9中部设有包括MBF(生化球)在内的滤料层,过滤器9底部设有出口11,过滤器9的出口11与下腔室3相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中上部设有水平隔板,水平隔板下方的箱体形成下腔室,水平隔板上方的箱体形成上腔室;上腔室左右分隔为位于右侧的进水腔和位于左侧的曝气沉淀腔;进水腔顶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出箱体并用于连接待处理的原水的水源;进水腔设有布水结构,曝气沉淀腔设有曝气滚筒,曝气滚筒与其下方的水平隔板之间形成沉淀池;下腔室内设有过滤器,过滤器顶部一侧设有用于向过滤器供水的供水管,过滤器底部设有出口,过滤器的出口与下腔室相通;下腔室的顶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伸出箱体且其上设有出水阀;布水结构延伸至曝气滚筒的上方;箱体内左端部竖向设有落水通道;落水通道上端高于曝气沉淀腔的底壁并与曝气沉淀腔相通;落水通道下端与进水室相通,进水室与供水管相通;落水通道高于水平隔板的部分参与围成沉淀池;沉淀池底壁向下连接有上排污管,上排污管伸出箱体并设有上排污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的底壁包括右高左低的倾斜板,上排污管与沉淀池的最低处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F多层介质仿生循环再生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曝气滚筒的周向表面沿周向方向均匀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和曝气滚筒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挡水槽,挡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浪鲸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