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254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混合单元和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预混合单元中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位于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的流体混合管;反应单元上设置有液体物流入口I和液体物流出口I,反应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器;沉淀单元的内部设置有进液流道,且进液流道末端设置有外倾斜挡板,沉淀单元的底部设置有集泥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系统能够使得废水与助剂充分地混合,提高混合效果,减少所需的混合时间,从而显著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有机废水中C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的COD
Cr
浓度高,远高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该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
[0003]然而,这种高浓度废水的水相中存在乳化剂,纳米橡胶粒子在水相中分散均匀、稳定,这种平衡很难打破,故较难处理;而且,高COD
Cr
是由分散在水相中的纳米橡胶粒子引起的,通常为:丁腈橡胶乳液、丁苯橡胶乳液、醋酸乙烯

乙烯共聚乳液等。
[0004]为了有效处理前述高浓度废水,通常需要将废水与混凝剂、助凝剂等助剂混合,以实现去除废水中COD
Cr
的目的。目前,在混合过程中,通常都是将废水与上述助剂直接送入同一个混合容器内,然后再通过搅拌或震荡的方式进行混合。
[0005]然而,前述混合方式存在能耗高、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得废水与助剂之间混合效果不佳,降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去除废水中COD
Cr
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有机废水与助剂的混合方式存在能耗高、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混合单元、反应单元和沉淀单元,其中,
[0008]预混合单元,所述预混合单元中包括进液管、出液管和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的流体混合管,所述流体混合管包括前段和连接所述前段的后段,所述前段连接所述进液管,所述后段连接所述出液管,从所述进液管至所述出液管的方向,所述前段为横截面积渐增的管段,所述后段为横截面积减缩的管段;
[0009]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上设置有液体物流入口I和液体物流出口I,所述反应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器;
[0010]沉淀单元,所述沉淀单元上设置有液体物流入口II、液体物流出口II和固体物流出口I,所述液体物流入口II与所述液体物流出口I连通,所述液体物流出口II与集水池连通,所述固体物流出口I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沉淀单元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液流道,且所述液体物流入口II与所述进液流道的开口端连通,所述进液流道的末端设置有外倾斜挡板,所述沉淀单元的底部设置有集泥室。
[0011]优选情况下,所述外倾斜挡板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0012]优选情况下,所述集泥室为锥形集泥室,且所述外倾斜挡板的外缘与所述集泥室的外缘同径。
[0013]优选地,所述外倾斜挡板的外缘距离所述集泥室的垂直距离为300

800mm。
[0014]优选情况下,所述流体混合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形成所述前段,所述第二管体形成所述后段,所述第一管体(41)和所述第二管体通过法兰或者卡箍进行连接;或者
[0015]所述流体混合管的材料为碳素钢,且所述流体混合管为一体成型件。
[0016]优选地,所述流体混合管中设置有能够扰动流体流动的剪切机构。
[0017]优选地,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中的V型板,且所述V型板的开口朝向所述流体混合管的中部,其中,所述V型板和所述流体混合管之间具有间隙,且V型板能够固定在所述流体混合管的内壁上。
[0018]优选情况下,所述沉淀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上清液收集区。
[0019]优选地,所述上清液收集区的形状选自方形、圆形、圆柱形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情况下,所述预混合单元还包括第一流体进入管和第二流体进入管,所述第一流体进入管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入管均连接于所述进液管,且所述第一流体进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流体进入管的轴线互相垂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处理系统能够使得废水与助剂充分地混合,提高混合效果,减少所需的混合时间,从而显著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有机废水中COD
Cr
的去除率。
[002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中预混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预混合单元
ꢀꢀꢀꢀꢀꢀꢀꢀꢀꢀꢀꢀꢀꢀ
101、进液管
[0028]102、出液管
ꢀꢀꢀꢀꢀꢀꢀꢀꢀꢀꢀꢀꢀꢀꢀꢀꢀꢀ
103、流体混合管
[0029]1031、前段
ꢀꢀꢀꢀꢀꢀꢀꢀꢀꢀꢀꢀꢀꢀꢀꢀꢀꢀꢀ
1032、后段
[0030]104、第一流体进入管
ꢀꢀꢀꢀꢀꢀꢀꢀꢀꢀ
105、第二流体进入管
[0031]106、孔
ꢀꢀꢀꢀꢀꢀꢀꢀꢀꢀꢀꢀꢀꢀꢀꢀꢀꢀꢀꢀꢀꢀ
200、反应单元
[0032]201、搅拌器
ꢀꢀꢀꢀꢀꢀꢀꢀꢀꢀꢀꢀꢀꢀꢀꢀꢀꢀ
300、沉淀单元
[0033]301、进液流道
ꢀꢀꢀꢀꢀꢀꢀꢀꢀꢀꢀꢀꢀꢀꢀꢀ
302、外倾斜挡板
[0034]303、集泥室
ꢀꢀꢀꢀꢀꢀꢀꢀꢀꢀꢀꢀꢀꢀꢀꢀꢀꢀ
400、污泥池
[0035]500、集水池
ꢀꢀꢀꢀꢀꢀꢀꢀꢀꢀꢀꢀꢀꢀꢀꢀꢀꢀ
11、第一管体
[0036]12、第二管体
ꢀꢀꢀꢀꢀꢀꢀꢀꢀꢀꢀꢀꢀꢀꢀꢀꢀ
13、剪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8]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
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39]如前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混合单元100、反应单元200和沉淀单元300,其中,
[0040]预混合单元100,所述预混合单元100中包括进液管101、出液管102和位于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之间的流体混合管103,所述流体混合管103包括前段1031和连接所述前段1031的后段103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乳化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混合单元(100)、反应单元(200)和沉淀单元(300),其中,预混合单元(100),所述预混合单元(100)包括进液管(101)、出液管(102)和位于所述进液管(101)和所述出液管(102)之间的流体混合管(103),所述流体混合管(103)包括前段(1031)和连接所述前段(1031)的后段(1032),所述前段(1031)连接所述进液管(101),所述后段(1032)连接所述出液管(102),从所述进液管(101)至所述出液管(102)的方向,所述前段(1031)为横截面积渐增的管段,所述后段(1032)为横截面积减缩的管段;反应单元(200),所述反应单元(200)上设置有液体物流入口I和液体物流出口I,所述反应单元(200)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拌器(201);沉淀单元(300),所述沉淀单元(300)上设置有液体物流入口II、液体物流出口II和固体物流出口I,所述液体物流入口II与所述液体物流出口I连通,所述液体物流出口II与集水池(500)连通,所述固体物流出口I与污泥池(400)连通,所述沉淀单元(30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进液流道(301),且所述液体物流入口II与所述进液流道(301)的开口端连通,所述进液流道(301)的末端设置有外倾斜挡板(302),所述沉淀单元(300)的底部设置有集泥室(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倾斜挡板(302)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室(303)为锥形集泥室,且所述外倾斜挡板(302)的外缘与所述集泥室(303)的外缘同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飞陈全虎董倩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