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63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属于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安装板、清洗池、冲洗机构、驱动机构、收集机构;所述的清洗池包括清洁池,所述的清洁池底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的清洁池上两个长边所在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通孔;所述的冲洗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清洗组件,所述的清洗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连接有三个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连接有半球,所述的半球与通孔形成球副配合;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清洗组件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洗组件;所述的收集机构用于回收清洗后的废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冲洗机构、驱动机构和收集机构完成对软式内窥镜的清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软式内窥镜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对患者的身体检查,具有使用方便、检查准确和便于携带等优点。因为软式内窥镜在使用时,会与患者直接接触,所以每次在对患者检查完毕后,需要对软式内窥镜进行彻底的清洗,从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3]公告号为CN2150317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式内窥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内设置清洗内槽,清洗机构开设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连接第一水泵,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道,清洗内槽的上方安装推动架。尽管该技术能够完成对软式内窥镜的清洗,但是在清洗的时候,无法对清洗的进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也不能调节清洗的角度,提高清洗的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包括外壳、安装板;还包括清洗池、冲洗机构、驱动机构、收集机构;所述的外壳包括壳体,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0005]所述的清洗池有两个,所述的清洗池包括清洁池,所述的清洁池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清洁池底面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的清洁池上两个长边所在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通孔。
[0006]所述的冲洗机构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的冲洗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清洗组件,所述的清洗组件安装在水平板上,所述的水平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的清洗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上连接有三个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上连接有半球,所述的半球与通孔形成球副配合,出水管上安装有尖嘴。
[0007]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清洗组件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清洗组件。
[0008]所述的收集机构用于回收清洗后的废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上方转动安装有两个上盖,两个所述的上盖分别位于两个清洁池的上方;所述的壳体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正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洁池上还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和浓度传感器,所述的水位传感器、浓度传感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洗组件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摆动管,所述的摆动管的上端与连接管连接,且摆动管与水平板滑动配合,摆动管下端与供水组件连接;所述的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二的一端,所述的复位弹簧二的另一端与弹簧安装板固定连接,弹簧安装板与清洁池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供水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弹性软管,所述的弹性软管的一端与摆动管的下端连接,弹性软管的另一端与中间管连接,所述的中间管与水桶连通,且水桶内部设置有水泵。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冲洗机构还包括摆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与摆动管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筒上连接有推杆的一端,所述的推杆另一端连接在连接头上,所述的连接头与滑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滑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挡板,且滑动杆与水平板滑动配合,连接头与水平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一,所述的挡板与驱动机构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凸轮,所述的凸轮与挡板滑动配合,两个凸轮之间通过皮带组件连接,且皮带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凸轮转动安装在轴支座上,轴支座和电机固定安装在水平板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收集机构有两个,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收集筒,所述的收集筒与回收管的一端连通,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清洁池连通,且回收管与清洁池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冲洗机构、驱动机构和收集机构完成对软式内窥镜的清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在对软式内窥镜清洗的过程中,出水管和尖嘴能够往复的进行摆动,改变出水的角度,从而扩大对软式内窥镜的冲刷面积,提高清洗的效率;(3)在对软式内窥镜清洗时,能实时的检测清洗的进程,智能的控制水泵启停,直到清洗结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正门和上盖打开的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省略外壳后其余结构局部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清洁池局部剖视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冲洗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冲洗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收集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原理图。
[0029]附图标号:1

外壳;101

壳体;102

正门;103

上盖;104

触摸屏;2

清洗池;201

清洁池;202

通孔;203

出水孔;204

水位传感器;205

浓度传感器;3

安装板;4

冲洗机构;401

水平板;402

摆动管;403

连接管;404

出水管;405

半球;406

尖嘴;407

连接筒;408

推杆;409

连接头;410

滑动杆;411

复位弹簧一;412

挡板;413

中间管;414

水桶;415

复位弹簧二;416

弹簧安装板;417

弹性软管;5

驱动机构;501

电机;502

皮带组件;503

凸轮;504

轴支座;6

收集机构;601

收集筒;602

回收管;603

电磁阀;7

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1]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包括外壳(1)、安装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池(2)、冲洗机构(4)、驱动机构(5)、收集机构(6);所述的外壳(1)包括壳体(101),所述的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壳体(101)的内部;所述的清洗池(2)有两个,所述的清洗池(2)包括清洁池(201),所述的清洁池(2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所述的清洁池(201)底面设置有出水孔(203),所述的清洁池(201)上两个长边所在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三个通孔(202);所述的冲洗机构(4)安装在壳体(101)内部,所述的冲洗机构(4)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清洗组件,所述的清洗组件安装在水平板(401)上,所述的水平板(401)固定安装在壳体(101)的内部,所述的清洗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管(403),所述的连接管(403)上连接有三个出水管(404),所述的出水管(404)上连接有半球(405),所述的半球(405)与通孔(202)形成球副配合,出水管(404)上安装有尖嘴(406);所述的驱动机构(5)与清洗组件连接,驱动机构(5)用于驱动清洗组件;所述的收集机构(6)用于回收清洗后的废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01)上方转动安装有两个上盖(103),两个所述的上盖(103)分别位于两个清洁池(201)的上方;所述的壳体(101)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正门(1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洁池(201)上还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204)和浓度传感器(205),所述的水位传感器(204)、浓度传感器(205)与控制中心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式内窥镜智能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组件还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摆动管(402),所述的摆动管(402)的上端与连接管(403)连接,且摆动管(402)与水平板(401)滑动配合,摆动管(402)下端与供水组件连接;所述的连接管(403)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步伟田茂桥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