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4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涉及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跨径装配式连续T梁或工形梁体外预应力钢束的转向块装置,包括转向管、体外束、螺栓锚固系统、转向块钢板,所述转向块钢板包括梁侧钢板、梁侧加劲肋、纵肋、底板,转向管贯穿梁侧加劲肋并与纵肋焊接;所述螺栓锚固系统包括连接梁侧两个转向块的螺栓和连接转向块和T梁的钻孔植入锚栓;体外束穿过焊接在转向块钢板上的转向管,通过锚固装置固定于梁端锚固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适应不同跨径T梁的马蹄宽度,缩短工厂定制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修建了大量的PC连续梁桥,经过几十年的服役,多数连续梁桥出现了大量病害,通过对病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主要集中在梁体下挠与梁体开裂,针对此类问题,通过加固桥梁使其恢复使用功能是一个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可行方案,而体外预应力加固作为一种主动加固技术,基于其对结构损伤小、不存在应力滞后缺陷、有效改善结构抗裂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中小跨径装配式连续T梁或工形梁的加固中。
[0003]转向块作为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传递体外束产生的水平和垂直横向力,限制体外束自由长度,调整体外束偏心距和结构线形。现有的应用在中小跨径装配式连续T梁或工形梁中的转向块多为钢结构,马蹄侧面两个转向块通过梁底钢板整体焊接,对于不同跨径的T梁或工形梁,马蹄宽度不一致,在进行桥梁加固设计时,转向块需向工厂定制以适应不同的马蹄宽度。
[0004]因此,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马蹄侧面两个转向块由焊接转为高强螺栓连接,对提高施工效率、优化工艺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体外束、螺栓锚固系统、转向块钢板,所述转向块钢板包括梁侧钢板、梁侧加劲肋、纵肋、底板,转向管贯穿梁侧加劲肋并与纵肋焊接;所述螺栓锚固系统包括连接梁侧两个转向块钢板的梁底螺栓和连接转向块钢板和T梁的钻孔植入锚栓;体外束穿过焊接在转向块钢板上的转向管,通过锚固装置固定于梁端锚固块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体外束与转向管内壁接触位置,采用树脂胶粘贴2mm厚聚四氟乙烯板,且管口位置边缘向外扩2~3cm呈喇叭口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块钢板中梁侧钢板与T梁马蹄侧面的接触面采用粘钢胶进行压力注胶。
[0008]作为优选,T梁梁底设置两排梁底螺栓,并呈梅花形交错排列,顶排螺栓与梁底平齐。
[0009]所述植入锚栓采用M16锚栓,植入深度不小于15cm,采用垫片及双螺母;植入锚栓与梁侧钢板连接的位置不预先开孔。
[0010]所述梁底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顶排梁底螺栓为全螺纹型双头螺栓,底排梁底螺栓可为全螺纹型双头螺栓或者半螺纹型六角螺栓,无螺纹段长度不大于T梁马蹄最小宽度,采用垫片及双螺母;两排梁底螺栓与梁侧钢板连接的位置预先开孔;螺栓进行四氧化三铁
保护膜除锈发黑处理。
[0011]本技术与现有的传统技术相比能够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因用高强螺栓连接马蹄侧两个转向块,钢板用量减少,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0013]2、本技术省去了转向块的工厂定制步骤,能够极大的缩短工期,进而减弱桥面临时保通对桥面通行产生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转向块装置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15]图1为本技术在T梁上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其中,1

T梁,2

转向管,3

体外束,4

螺栓锚固系统,41

植入锚栓,42

梁底螺栓,5

转向块钢板,51

梁侧钢板,52

梁侧加劲肋,53

纵肋,54

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该转向器之前,需对T梁表面原桥的裂缝病害进行灌缝及封闭处理,之后将转向块与T梁马蹄侧面接触部位进行凿毛处理,铲去表面的抹灰层及疏松层,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刻槽。本技术转向块装置的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0021]S1:用钢筋探测仪器探明T梁马蹄内原受力主筋及预应力筋的位置,确定出红线区(即施工时不允许钻孔的地方),并放出待加固T梁体外束及转向块的准确位置。
[0022]S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钻孔、清孔、灌胶种植锚栓。先在马蹄侧面对应位置钻孔,再在梁侧钢板对应位置上开孔,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马蹄侧面钻孔位置及梁侧钢板钻孔位置做出微调,钻孔与种植锚栓需同时进行。
[0023]S3:安装转向块。各连接件的安装顺序为:转向块1

顶排梁底螺栓

底排梁底螺栓

转向块2

垫片及螺母。因转向块梁侧加劲肋之间存在转向管,梁底螺栓只能从马蹄底穿入,螺栓长度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进行适当截短。
[0024]S4:螺栓连接拧紧。螺栓连接的拧紧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30%,复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60%,转向块安装完成后进行初拧,体外束穿束完成后进行复拧,锚固端张拉完成后进行终拧。使用扭矩扳手施加预紧力,扭矩扳手的扭矩值误差应控制在
±
5%以内,扭矩值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会使螺栓过拧,造成超负载运行,随着服役时间增长会有裂纹产生;扭矩值过低,达不到预定的紧固值,螺栓受力较差,导致承载力降低。
[0025]S5:进一步的,所有钢构件及螺栓进行防锈处理。钢板表面采用喷丸或抛丸除锈,除锈前将表面油污、氧化皮、铁锈及其他杂物消除干净,再用毛刷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00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管(2)、体外束(3)、螺栓锚固系统(4)、转向块钢板(5),所述转向块钢板(5)包括梁侧钢板(51)、梁侧加劲肋(52)、纵肋(53)、底板(54),转向管(2)贯穿梁侧加劲肋(52)并与纵肋(53)焊接;所述螺栓锚固系统(4)包括连接梁侧两个转向块钢板(5)的梁底螺栓(42)和连接转向块钢板(5)和T梁(1)的钻孔植入锚栓(41);体外束(3)穿过焊接在转向块钢板(5)上的转向管(2),通过锚固装置固定于梁端锚固块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体外束(3)与转向管(2)内壁接触位置,采用树脂胶粘贴2mm厚聚四氟乙烯板,且管口位置边缘向外扩2~3cm呈喇叭口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的T梁体外预应力转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块钢板中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童刚黄海洋赵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华怡道桥技术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