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47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涉及夹持底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组件,活动组件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上述方案,设置活动组件和夹持组件,将锻件放置在固定板的表面,通过电动推杆的收缩带动活动板表面所连接的夹板向锻件表面靠近,并逐步紧固,以对锻件进行固定,使得移动柱在安装柱的内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板顶面所连接的转动盘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柱进行水平角度的转动,因此无需将锻件手动拆卸,即可对其进行多向转动以及水平移动,节省了拆装锻件所需要的时间,加快了加工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用性的效果。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夹持底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由其为原料而制成的锻件在加工的工程中一般会使用到相应的夹持底座来对不锈钢锻件进行固定,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夹持底座大多数是采用转动螺杆的方式来带动夹板进行移动,通过夹板的贴紧来对规则形状的不锈钢锻件进行固定,此种方式虽然能够确保不锈钢锻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但当锻件需要进行位置调整时,则需要先将其从夹板中拆卸,在调整位置后重新将锻件进行固定,反复拆装的过程中则会耗费一定的时间,不仅导致夹持底座的实用性降低,也会影响不锈钢锻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以解决现有的夹持底座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
[0005]优选地,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螺杆,所述安装柱的底面转动安装有滚珠。
[0006]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板。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底面与工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的表面与工作台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滚珠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珠均与工作台的顶面相接触,所述转动螺杆的一端与安装柱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移动柱的内部与转动螺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与移动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夹板的表面与固定板的表面相贴合。
[000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0]上述方案中,设置活动组件和夹持组件,将锻件放置在固定板的表面,通过电动推
杆的收缩带动活动板表面所连接的夹板向锻件表面靠近,并逐步紧固,以对锻件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被夹固的锻件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并且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转动螺杆进行转动,使得移动柱在安装柱的内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板顶面所连接的转动盘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柱进行水平角度的转动,因此无需将锻件手动拆卸,即可对其进行多向转动以及水平移动,节省了拆装锻件所需要的时间,加快了加工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装置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为:1、工作台;2、活动组件;3、夹持组件;21、第一驱动装置;22、连接杆;23、支撑板;24、转动盘;25、安装柱;26、第一连接板;27、第二驱动装置;28、转动螺杆;29、滚珠;31、移动柱;32、第三驱动装置;33、转动杆;34、固定板;35、第二连接板;36、电动推杆;37、活动板;38、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组件2,所述活动组件2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3。
[0018]如附图3,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柱25,所述安装柱2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26,所述第一连接板2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27,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螺杆28,所述安装柱25的底面转动安装有滚珠2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的底面与工作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24的表面与工作台1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滚珠2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滚珠29均与工作台1的顶面相接触,所述转动螺杆28的一端与安装柱25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所设置的滚珠29结构,在转动盘24转动时,滚珠29与工作台1的顶面相接触,能够减少安装柱25同步转动时与工作台1顶面所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转动时的顿挫感,从而能够保证物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转动时锻件的平稳程度。
[0019]如附图4,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移动柱31,所述移动柱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32,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5,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6,所述电动推杆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37,所述活动板3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板38,所述移动柱31的内部与转动螺杆2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3
的表面与移动柱3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37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夹板38的表面与固定板34的表面相贴合,通过所设置的电动推杆36结构,能够带动夹板38进行移动,以实现自动夹持的目的,代替了使用螺杆以及夹板进行夹持的方式,节省了频繁转动螺杆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能够提高锻件加工的效率。
[0020]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锻件放置在固定板34的表面,通过电动推杆36的收缩带动活动板37表面所连接的夹板38向锻件表面靠近,并逐步紧固,以对锻件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三驱动装置32带动转动杆33进行转动,使得被夹固的锻件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并且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7带动转动螺杆28进行转动,使得移动柱31在安装柱25的内部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1带动连接杆22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板23顶面所连接的转动盘24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安装柱25进行水平角度的转动。
[002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活动组件(2),所述活动组件(2)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移动柱(31),所述移动柱(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32),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35),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36),所述电动推杆(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37),所述活动板(3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夹板(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生产用夹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盘(24),所述转动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琪吴金波路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法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