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光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39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光激光器,该绿光激光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下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层、上波导层和上限制层;所述下波导层和上波导层为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GaN和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光激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绿光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广泛应用于激光显示、激光电视、激光投影仪、通讯、医疗、武器、制导、测距、光谱分析、切割、精密焊接、高密度光存储等领域。激光器的各类很多,分类方式也多样,主要有固体、气体、液体、半导体和染料等类型激光器;与其他类型激光器相比,全固态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稳定性好、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小型化等优点。
[0003]激光器与氮化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存在较大的区别,1)激光是由载流子发生受激辐射产生,光谱半高宽较小,亮度很高,单颗激光器输出功率可在W级,而氮化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则是自发辐射,单颗发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在mW级;2)激光器的使用电流密度达KA/cm2,比氮化物发光二极管高2个数量级以上,从而引起更强的电子泄漏、更严重的俄歇复合、极化效应更强、电子空穴不匹配更严重,导致更严重的效率衰减Droop效应;3)发光二极管自发跃迁辐射,无外界作用,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的非相干光,而激光器为受激跃迁辐射,感应光子能量应等于电子跃迁的能级之差,产生光子与感应光子的全同相干光;4)原理不同:发光二极管为在外界电压作用下,电子空穴跃迁到有源层或p

n结产生辐射复合发光,而激光器需要激射条件满足才可激射,必须满足有源区载流子反转分布,受激辐射光在谐振腔内来回振荡,在增益介质中的传播使光放大,满足阈值条件使增益大于损耗,并最终输出激光。现有的激光器主要采用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而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由于量子阱中的In组分增加导致调峰增益、热稳定性变差,从而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光激光器,以解决现有氮化物半导体激光器因In组分增加导致的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光激光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下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层、上波导层和上限制层;
[0006]所述下波导层和上波导层为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
[0007]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GaN和In
a
Ga1‑
a
N,0.01≤a≤0.4。
[0008]本专利技术在激光器的有源区上下设置有上波导层和下波导层,并且上波导层和下波导层包含GaN和In
a
Ga1‑
a
N,实现对有源区In的偏析抑制,减少In组分涨落,使激光器的增益谱变窄、峰值增益提升,提高了绿光激光器的性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第二InN偏析抑制层和第三InN偏析抑制层;
[0010]其中,所述下波导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
[0011]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为GaN,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5

900nm;
[0012]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为In
x
Ga1‑
x
N,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3

600nm,x为常数;
[0013]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为In
y
Ga1‑
y
N,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1

50nm,y随二次项系数大于0的二次函数曲线变化。
[0014]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第四InN偏析抑制层;
[0015]其中,所述上波导层为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
[0016]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为In
z
Ga1‑
z
N,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2

500nm,z随抛物线曲线变化。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各个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调节,以降低InN偏析,减少In组分涨落,使激光器的增益谱变窄,提升峰值增益,提高了绿光激光器的性能。
[0019]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为量子阱结构,包括:阱层和垒层;所述有源层的量子阱周期为1

2;
[0020]其中,所述阱层为In
v
Ga1‑
v N,所述阱层的厚度为1

4nm,0.01≤v≤0.4;
[0021]所述垒层为GaN,所述垒层的厚度为2

6nm。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In和所述阱层的In之间的组分关系为:
[0023]0.01≤y<z
min
<x<z
max
<v≤0.4;其中,z
min
为z的最小值,z
max
为z的最大值。
[0024]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对InGaN的In组分进行调节,以降低InN偏析,减少In组分涨落,使激光器的增益谱变窄,提升峰值增益,同时,提升绿光激光器高In组分量子阱的热稳定性,降低热退化,提升有源层的质量和界面质量,减少非辐射复合中心,消除光学灾变,从而提高了绿光激光器的性能。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均掺杂有Si;
[0026]其中,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Si掺杂浓度≤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Si掺杂浓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Si掺杂浓度≤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Si掺杂浓度。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还掺杂有H;其中,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H掺杂浓度=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H掺杂浓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H掺杂浓度=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H掺杂浓度;
[0028]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还掺杂有O;其中,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O掺杂浓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O掺杂浓度=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O掺杂浓度≤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O掺杂浓度;
[0029]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还掺杂有C;其中,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C掺杂浓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C掺杂浓度=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C掺杂浓度≤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C掺杂浓度。
[0030]进一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下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层、上波导层和上限制层;所述下波导层和上波导层为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GaN和In
a
Ga1‑
a
N,0.01≤a≤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第二InN偏析抑制层和第三InN偏析抑制层;其中,所述下波导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和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为GaN,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5

900nm;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为In
x
Ga1‑
x
N,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3

600nm,x为常数;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为In
y
Ga1‑
y
N,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1

50nm,y随二次项系数大于0的二次函数曲线变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层InN偏析抑制层,包括:第四InN偏析抑制层;其中,所述上波导层为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为In
z
Ga1‑
z
N,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为2

500nm,z随抛物线曲线变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量子阱结构,包括:阱层和垒层;所述有源层的量子阱周期为1

2;其中,所述阱层为In
v
Ga1‑
v N,所述阱层的厚度为1

4nm,0.01≤v≤0.4;所述垒层为GaN,所述垒层的厚度为2

6nm。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二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三InN偏析抑制层的In、所述第四InN偏析抑制层的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宏柱李水清请求不公布姓名王星河蔡鑫陈婉君张会康刘紫涵黄军张江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