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感组件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27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及终端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光感组件包括:感光元件和导光件;导光件包括进光面和出光面;进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位于导光件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光线能够沿进光面射入,经导光件内部传递后,沿出光面射出;感光元件位于出光面所在一侧;感光元件设有感光有效区,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感光有效区的面积,且感光有效区全部位于出光面内,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有效区的全部范围。本公开的光感组件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有效区的全部范围,使得感光元件的感光有效区百分百的直接接收外部环境光,使得感光元件与透光间隙非对正状态时,也能够以足够大的视野接收外部环境光,保证感光元件的可靠工作。靠工作。靠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感组件及终端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光感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等终端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利用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是这类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功能。在这一功能的实现过程中涉及感光元件。
[0003]在全面屏设计的终端设备中,设置感光元件的方式通常为窄缝光感方案或屏下光感方案。其中,窄缝光感方案利用屏幕模组与中框的透光间隙实现导光,但是这种方案中,感光元件的位置受到自身及其它元器件的结构、尺寸等限制无法与该透光间隙对正,导致感光元件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及终端设备,能够解决感光元件无法与透光间隙对正,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0005]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所述光感组件包括:导光件和感光元件;
[0007]所述导光件包括进光面和出光面;所述进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件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光线能够沿所述进光面射入,经所述导光件内部传递后,沿所述出光面射出;
[0008]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出光面所在一侧;
[0009]所述感光元件设有感光有效区,所述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感光有效区的面积,且所述感光有效区全部位于所述出光面内,所述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能够覆盖所述感光有效区的全部范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柱体部和出光扩散部;
[0011]所述出光扩散部与所述导光柱体部对应所述出光面的第一端连接;
[0012]所述导光柱体部和所述出光扩散部的端面对齐,所述导光柱体部的端面和所述出光扩散部的端面拼合形成所述出光面。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光扩散部的横截面面积沿所述导光件的导光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光柱体部内传递的光线能够向所述出光扩散部内扩散,并沿整个所述出光面射出。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柱体部的第二端,所述进光面的边缘设有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至少位于所述进光面靠近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的边缘。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进光面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第一边缘,和/或,靠近所述终端设备的红外灯或柔光灯的第二边缘。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结构包括遮光涂层,或所述导光柱体部的凸缘。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光面倾斜设置,和/或,所述进光面表面设有菲涅耳结构。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还包括辅助支撑部,所述辅助支撑部与所述导光柱体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支撑部设有朝向所述感光元件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感光元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除所述进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以外的其它表面均涂覆有遮光材料。
[0020]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屏幕盖板、显示模组、壳体、感光电路板和本公开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感组件;
[0021]所述感光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显示模组、所述屏幕盖板设于所述壳体前侧面;所述光感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且靠近于所述壳体的上侧边,所述进光面与所述屏幕盖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感光电路板连接。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包括辅助支撑部,所述辅助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感光电路板连接。
[0023]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4]本公开的光感组件,导光件的出光面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感光元件的感光有效区的面积,且感光有效区全部位于出光面内,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能够覆盖感光有效区的全部范围,使得感光元件的感光有效区百分百的直接接收外部环境光,使得感光元件与透光间隙非对正状态时,也能够以足够大的视野接收外部环境光,保证感光元件的可靠工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0029]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0030]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0031]10、光感组件;20、屏幕盖板;30、显示模组;40、壳体;50、感光电路板;
[0032]1、导光件;11、进光面;111、第一边缘;112、第二边缘;113、第三边缘;12、出光面;13、导光柱体部;131、第一端;132、第二端;14、出光扩散部;15、辅助支撑部;151、容纳腔;2、感光元件;21、感光有效区;3、遮光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4]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35]随着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发展,高占比、窄边框成为产品的竞争指标,高占比、窄边框的设计使得窄缝光感方案实现难度更大。
[0036]原因在于,高占比要求显示区域增大,则透光间隙被挤着越来越靠近壳体的边缘,即向终端设备的外侧移动。
[0037]虽然对应终端设备正面的壳体边框为追求窄边框而减薄,但是受限于目前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壳体的侧面部分不可以无限减薄,否则会造成壳体的强度和可靠性降低,这就使得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不允许随着透光间隙向外同步移动。
[0038]此外,感光元件的感光有效区进而芯片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受制于芯片的加工和封装工艺,该感光有效区靠近与芯片表面的中部。
[0039]相关技术中的以上原因,导致了透光间隙可外移的距离大于感光元件可外移的距离,感光元件无法与透光间隙对正,降低了感光元件能够接收到的外接环境光,影响了其工作可靠性。
[0040]对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感组件及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组件(10)包括:导光件(1)和感光元件(2);所述导光件(1)包括进光面(11)和出光面(12);所述进光面(11)和所述出光面(12)分别位于所述导光件(1)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光线能够沿所述进光面(11)射入,经所述导光件(1)内部传递后,沿所述出光面(12)射出;所述感光元件(2)位于所述出光面(12)所在一侧;所述感光元件(2)设有感光有效区(21),所述出光面(12)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感光有效区(21)的面积,且所述感光有效区(21)全部位于所述出光面(12)内,所述出光面(12)射出的光线能够覆盖所述感光有效区(21)的全部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1)包括导光柱体部(13)和出光扩散部(14);所述出光扩散部(14)与所述导光柱体部(13)对应所述出光面(12)的第一端(131)连接;所述导光柱体部(13)和所述出光扩散部(14)的端面对齐,所述导光柱体部(13)的端面和所述出光扩散部(14)的端面拼合形成所述出光面(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扩散部(14)的横截面面积沿所述导光件(1)的导光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光柱体部(13)内传递的光线能够向所述出光扩散部(14)内扩散,并沿整个所述出光面(12)射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面(11)位于所述导光柱体部(13)的第二端(132),所述进光面(11)的边缘设有遮光结构(3),所述遮光结构(3)至少位于所述进光面(11)靠近终端设备的显示模组(30)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结构(3)位于所述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园园王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