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传送系统及检体传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22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驱动部(208)对为了吸引或排斥托架(202)而选择的位于托架(202)的行进方向前方侧的第一线圈(207a)施加第一电压进行激励,对与第一线圈(207a)相邻的线圈(207)中除了行进方向跟前侧以外的线圈(207)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上的第二线圈(207b)施加与第一电压相反极性的第二电压来励磁,控制部(210A)基于流过第一线圈(207a)的绕组(206)的电流值,推定托架(202)的位置。由此,提供与使用电磁致动器的传送方式对应但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稳定地传送检体的检体传送系统以及检体传送方法。的检体传送系统以及检体传送方法。的检体传送系统以及检体传送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检体传送系统及检体传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例如血液、血浆、血清、尿液或其它体液等生物试样(以下记为检体)进行分析的检体分析装置或进行分析预处理的检体预处理装置中的检体传送系统及检体传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括: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被传送物侧;磁路,该磁路具有由第二磁体构成的芯体及卷绕在所述芯体的外周的绕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向所述磁路的所述绕组提供电流;电流检测部,该电流检测部检测流过所述绕组的电流值;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流值,运算所述第一磁体的位置,根据运算出的所述第一磁体的位置信息,控制从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绕组提供的电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0-106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作为用于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即检体自动进行分析的检体处理系统,有进行检体放入、离心分离、分注处理、标记处理等的检体预处理系统、对经过了这样的检体预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检体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系统。
[0005]以往的检体预处理系统或自动分析系统中,具备使用传送带等的检体传送线路,以将检体传送到进行规定处理或分析的机构。通过在检体传送系统上搭载多条这样的传送线路,将检体传送到规定机构。
[0006]近年来,由于医疗的高度发展以及患者的老龄化,检体分析变得更加重要,为了提高检体分析系统的分析处理能力,要求检体的高速传送、大量传送、同时传送以及向多个方向的传送。
[0007]作为实现这样的传送的技术的一个示例,有使用电磁致动器的传送方式。
[0008]这里,在以往的使用电磁致动器的传送方式中,需要多个容器载体检测设备,担心设备的故障引起可靠性降低。另外,需要配置检测设备的空间,在小型化上有极限。
[0009]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传送方式中,使用由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流值来运算设置在被传送物侧的第一磁体的位置。因此,不会产生以往担心的问题,因为不依赖于检测设备。
[0010]但是,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有可能受到温度变化、电磁学噪声、硬件特性的偏差等的影响,因此有可能影响位置信息的精度和检体的传送动作,尚有改善的余地。
[0011]本专利技术改进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与使用电磁致动器的传送方式对应
但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稳定地传送检体的检体传送系统以及检体传送方法。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包含多个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若举其中一例,则是一种检体传送系统,设有磁体,通过利用电磁力吸引或排斥能够搭载收容了检体的检体容器的传送容器来进行传送,所述检体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磁极,该多个磁极具有芯体和卷绕在所述芯体的外周侧的绕组;驱动部,该驱动部对多个所述磁极的所述绕组分别施加电压;电流检测部,该电流检测部检测流过所述绕组的电流值;以及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流值来推定所述传送容器的位置,所述驱动部对为了吸引或排斥所述传送容器而选择的位于所述传送容器的行进方向前方侧的第一磁极施加第一电压来激励,对与所述第一磁极相邻的磁极中除了行进方向跟前侧以外的磁极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上的第二磁极施加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反极性的第二电压来励磁,所述位置检测部根据流过所述第一磁极的所述绕组的电流值来推定所述传送容器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与使用电磁致动器的传送方式对应但与以往相比更稳定地传送检体。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检体传送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简要平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中的传送面上的传送路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为了检测托架的位置而施加给线圈的电压波形和与其对应的电流波形的波形图。图5是表示对相邻磁极进行励磁时的磁极

托架间距离(横轴)与电流振幅(纵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6是表示第一线圈的电压、电流和第二线圈的逆特性的电压、电流的示例的波形图。图7是表示对相邻磁极进行励磁时的磁极

托架间(横轴)与电流振幅(纵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在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1的传送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3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例3的传送装置中,在传送托架时推定其位置的线圈的励磁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检体传送系统及检体传送方法的实施例。
[0016]在本说明书所使用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有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其构成要素(还包含要素步骤等)除了特别明确表示的情况以及认为在原理上明确为必须的情况等以外,当然并非是必须的。
[0017]<实施例1>利用图1~图1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检体传送系统及检体传送方法的实施例1。
[0018]首先,利用图1说明检体传送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涉及的检体传送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0019]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1的检体传送系统100是具备对血液、尿液等检体的成分自动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的系统。
[0020]检体传送系统100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多台传送装置102(图1中为12个)、多台分析装置103(图1中为4个)、以及对检体传送系统100进行综合管理的控制用计算机101,其中,多台传送装置102用于传送搭载有收容了血液、尿液等检体的检体容器201(参照图2)的托架202(参照图2)或空的托架。
[0021]分析装置103是用于对传送装置102传送的检体的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单元。该单元的分析项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对生化项目或免疫项目进行分析的公知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此外,在设有多台的情况下,可以是相同的规格,也可以是不同的规格,并无特别限定。
[0022]各传送装置102是通过使设置在托架202上的磁体203(参照图2)和线圈207(参照图2)相互作用而在传送线路上滑行,从而将托架202上搭载的检体传送到目的地的装置。其具体情况将利用图2及之后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3]控制用计算机101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检体传送系统,设有磁体,通过利用电磁力吸引或排斥能够搭载收容有检体的检体容器的传送容器来进行传送,所述检体传送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磁极,该多个磁极具有芯体和卷绕在所述芯体的外周侧的绕组;驱动部,该驱动部对多个所述磁极的所述绕组分别施加电压;电流检测部,该电流检测部对流过所述绕组的电流值进行检测;以及位置检测部,该位置检测部根据由所述电流检测部检测出的电流值来推定所述传送容器的位置,所述驱动部对为了吸引或排斥所述传送容器而选择的位于所述传送容器的行进方向前方侧的第一磁极施加第一电压进行激励,对与所述第一磁极相邻的磁极中除了行进方向跟前侧以外的磁极中的至少任一个以上的第二磁极施加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反极性的第二电压来励磁,所述位置检测部根据流过所述第一磁极的所述绕组的电流值来推定所述传送容器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使施加所述第二电压的定时比施加所述第一电压的定时要提前规定定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通过切换所述第一磁极,将所述传送容器依次传送到目标位置,并根据所述第一磁极的切换来切换所述第二磁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将所述第二电压设为向与所述第一电压相反极性的方向流动的直流电流或脉冲电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体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保持着在励磁所述第二磁极时流过所述第一磁极的电流的振幅与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传送容器的距离之间的关系。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腰武司矢野茂东信二志贺雄一朗宍户大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