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22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包括消防炮的开关电源和主控模块,还具有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安装在消防炮内,并和开关电源、主控模块、用电设备电性连接。本新型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发生火灾时,主控模块输出总线信号进入CAN通讯模块后,CAN通讯模块能将总线信号转换为控制模块可识别的同相方波脉冲,然后控制模块分别输出多路信号进入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进而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分别控制多个用电设备工作。本新型能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使多种对灭火有效的用电设备工作,为有效灭火工作起到了有力技术支撑。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好的应用前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炮配套机构
,特别是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消防炮(比如应用于建筑内的消防炮)的控制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现有消防炮在其自身红外线探头等检测到火源信号后,会经内部的主控模块输出CAN总线信号到工控机模块(或者PLC),然后工控机模块驱动消防炮的俯仰或横向左右位移的伺服机构联动,使消防炮的前端对准火源达到好的灭火效果。
[0003]虽然现有的消防炮技术较为成熟,且给消防人员灭火带来了便利,但是受其结构所限,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无法在消防炮本身以外,控制其他对灭火有效的用电设备工作,这样或多或少会给灭火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说无法控制物联网模块工作,不能在发生火灾时给远端相关管理人员推送信息;无法控制排风扇系统工作,不能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室内等空气流通;无法控制报警设备工作,不能在发生火灾时发出报警提示信号等等不一而论。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能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控制其他对灭火有工作效的用电设备开启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消防炮由于结构所限,在发生火灾时,其无法实现控制其他对对灭火有效的用电设备工作的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在相关电路共同作用下,能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使多种对灭火有效的用电设备工作,为有效灭火工作起到了有力技术支撑的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包括消防炮的开关电源和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所述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安装在消防炮内;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有相同的多路,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和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CAN信号输出端和CAN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CAN通讯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的多路信号输出端和多路继电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多个用电设备的其中一个供电端和多路继电器模块的多个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路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电源输出端和多个用电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CAN通讯模块包括差分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差分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输出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CAN通讯模块的差分子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型号PCA82C251的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电阻、发光二极管、电容,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R8脚、7脚、6脚、5脚、4脚、1脚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第三只电阻一端、第四只电阻一端、第五只电阻一端、
第六只电阻一端分别连接,第四只电阻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3脚和电容一端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2脚和电容另一端、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CAN通讯模块的输出子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型号6N137的光耦、电阻、电感和电容,第一只光耦的8脚和第一只电容一端、第一只光耦7脚、第二只电容一端、第一只光耦2脚、第二只光耦2脚、电感一端连接,第一只光耦3脚和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电感另一端和第三只电容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第二只光耦8脚、第二只光耦6脚连接,第一只电容另一端和第二只电容另一端、第三只电容另一端、第一只光耦5脚、第二只光耦5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的型号NUC230SE的单片机模块、电容,单片机模块的62脚、51脚、50脚、14脚和第一只电容一端、第二只电容一端连接,单片机模块的61脚、16脚、第一只电容另一端、第二只电容另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每路继电器输出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的继电器、电阻、电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NPN三极管,第一只电阻一端和第二只电阻一端、电容一端、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只电容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另一端、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二极管正极、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二极管正极和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发生火灾时,主控模块输出总线信号进入CAN通讯模块后,CAN通讯模块能将总线信号转换为控制模块可识别的同相方波脉冲,然后控制模块分别输出多路信号进入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进而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分别控制多个用电设备工作。本新型能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使多种对灭火有效的用电设备工作,为有效灭火工作起到了有力技术支撑。基于上述,本技术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0013]图2是本技术CAN通讯模块的电路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继电器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2、3、4所示,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包括消防炮自身的开关电源和主控模块,还具有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安装在消防炮内电路板上;继电器输出模块有相同的九路,CAN通讯模块包括差分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
[0017]图1、2、3、4所示,CAN通讯模块的差分子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型号PCA82C251的差分驱动集成电路U5,电阻R10、R11、R12、R13、R7、R9,发光二极管D2,电容C10;差分驱动集成电路U5的RS端口8脚、CANH端口7脚、CANL端口6脚、REF端口5脚、RXD端口4脚、TXD端口1脚和第一只电阻R10一端、第二只电阻R11一端、第三只电阻R12一端、第四只电阻R13一端、第五只电阻R9一端、第六只电阻R7一端分别连接,第四只电阻R13另一端和发光二
极管D2正极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U5的VCC端口3脚和电容C10一端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U5的GND端口2脚和电容C10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负极连接。CAN通讯模块的输出子电路包括型号6N137的光耦U3、U4,电阻R6、R8,电感L5和电容C8、C7、C9;第一只光耦U3的VCC端口8脚和第一只电容C8一端、第一只光耦U3的VE端口7脚、、第二只电容C7一端、第一只光耦U3的+端口2脚、第二只光耦U4的+端口2脚、电感L5一端连接,第一只光耦U3的—端口3脚和第一只电阻R7一端连接,电感L5另一端和第三只电容C9一端、第二只电阻R8一端、第二只光耦U4的VCC端口8脚、第二只光耦U8的V0端口6脚连接,第一只电容C8另一端和第二只电容C7另一端、第三只电容C9另一端、第一只光耦U3的GND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包括消防炮的开关电源和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所述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安装在消防炮内;所述继电器输出模块有相同的多路,开关电源的电源输出端和CAN通讯模块、控制模块、多路继电器输出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CAN信号输出端和CAN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CAN通讯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模块的多路信号输出端和多路继电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多个用电设备的其中一个供电端和多路继电器模块的多个控制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多路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电源输出端和多个用电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CAN通讯模块包括差分子电路和输出子电路,差分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输出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消防炮主控模块CAN总线信号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CAN通讯模块的差分子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型号PCA82C251的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电阻、发光二极管、电容,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R8脚、7脚、6脚、5脚、4脚、1脚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第三只电阻一端、第四只电阻一端、第五只电阻一端、第六只电阻一端分别连接,第四只电阻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正极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3脚和电容一端连接,差分驱动集成电路的2脚和电容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赛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