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20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导电浆料由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管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管是由呈六边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单层或多层一维管状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纳米碳管导电浆料比传统导电浆料(导电石墨,导电炭黑,导电碳纤维等)具有更高的导电率,用量也相对较少。纳米碳管导电浆料的加入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具体表现在循环寿命更长、电池容量更大、倍率更高,适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数码电子产品电池与固态电池。
[0003]然而,由于纳米碳管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得纳米碳管在很多情况下都相互缠结团聚在一起,难以均匀地分散到材料中,从而影响纳米碳管在导电浆料中导电率等各方面性能的发挥。为使其分散性能符合要求,通常采用其它碳基材料(如石墨烯、炭黑等)与纳米碳管复合形成纳米碳管复合导电浆料,而在非碳基导体方面的尝试十分少见。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的原料制成:纳米碳管1.0%

10.0%、MTe2纳米片0.1%

0.5%、黑磷量子点0.001%

0.008%、分散剂0.2%

1.0%、粘结剂2%

5%,余量为溶剂,溶剂为水或N

甲基吡咯烷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管为单壁纳米碳管或多壁纳米碳管,纳米碳管的长度为10

400μm,直径为3

8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Te2纳米片选自NiTe2、WTe2、MoTe2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腈、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原料的配比将纳米碳管、分散剂、MTe2纳米片、黑磷量子点和溶剂进行混合处理,通过分散机分散,加入粘结剂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均质机中,分散均匀制得导电浆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碳基量子点/纳米片杂化导体与纳米碳管共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欣李宏达陶勃然
申请(专利权)人:飞米宁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