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大力推广电动型汽车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汽车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然而汽车的长续航就必须要求车载电池越来越轻,能量密度不断提高。而三元锂电池就由于质量轻且电化学容量高成为高端车型的续航首选电池,通过电化学公式E=C*V可知正极材料的单位能量密度与材料中的镍含量以及电池的使用电压成正比,然而高镍材料在高截止电压下的反应过程中会引起电解液的分解反应,过渡金属溶出量加剧以及锂脱嵌反应过程中不可逆相变得不到有效抑制,进一步导致全电池的产气速率增加,DCR增长过快以及循环稳定性变差。
[0003]为了改善高镍正极材料的固
‑
气/液界面稳定性,近年来,许多科研团队通过包覆改性手段在正极材料表面构筑了一层保护膜,是提高表面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在锂离子电池中,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S1、将高镍三元前驱体、锂盐和掺杂剂混合均匀,得到一次混合料,进行第一次烧结、粉碎过筛,得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基体;S2、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基体与含钴化合物混合均匀,进行第二次烧结;S3、将所述第二次烧结产物与包覆原料混合均匀,进行第三次烧结,得到表面包覆有固态电解质的正极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第二次烧结的温度为700
‑
800℃,烧结的时间为6
‑
10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三次烧结的温度为300
‑
500℃,烧结时间为3
‑
10h。4.如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镍三元前驱体与所述含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001
‑
0.05;所述含钴化合物为羟基氧化钴、氢氧化亚钴、四氧化三钴、硝酸钴、碳酸钴、氯化钴、磷酸钴、乙酰丙酮钴和硫酸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5.如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镍三元前驱体与所述包覆原料经过烧结而形成的固态电解质的摩尔比为1:0.0001~0.01;所述包覆原料包括Li、Co、Sr、Al、W、Ti、Mg、Zr、Ta、Mo、F、B、Y、La、V、P中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非有机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诗,李旻,黄滔,朱健,刘杰,周友元,黄承焕,盛航,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