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04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沥青道路结构,涉及道路结构技术领域,改善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堵塞的排水孔会影响水流的排放,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的问题,包括透水沥青层和固定连接在透水沥青层边缘处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部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增排孔,所述盖板底部靠近增排孔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增排孔相适配的封堵块。本申请通过增排孔和封堵块的配合,当水流量较大时,可将封堵块从增排孔内移出,将增排孔打开,使水流能够从增排孔排入排水沟内,可提高排水效率,减少路面积水。减少路面积水。减少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道路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道路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沥青层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
[000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6197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道路本体,道路本体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土基层、垫层、底基层、石灰沥青层等。另外,道路本体还包括设置于石灰沥青层相对两侧上的排水沟,用于排放道路上的积水。排水沟的顶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开设有排水孔。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盖板上的部分排水孔容易被杂质堵塞,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堵塞的排水孔会影响水流的排放,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堵塞的排水孔会影响水流的排放,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道路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道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透水沥青层和固定连接在透水沥青层边缘处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部盖合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增排孔,所述盖板底部靠近增排孔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增排孔相适配的封堵块;
[0008]所述透水沥青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渗水混凝土层,所述渗水混凝土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渗混凝土层,所述碎石层的内部铺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排水沟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把手可对螺杆进行转动,使螺杆带动支撑板竖向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支撑板带动封堵块插入增排孔内,对增排孔进行封堵,可避免增排孔被杂质堵塞,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时,人工通过转动螺杆驱使支撑板带动封堵块从增排孔内移出,将增排孔打开,使水流能够从增排孔排入排水沟内,可提高排水效率,减少路面积水;通过渗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层能够使雨水向下渗透,渗入碎石层的雨水可进入引流管内,沿引流管流入排水沟内,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盖板顶部位于增排孔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把手位于容纳槽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容纳槽可对把手进行收纳。
[0012]可选的,所述容纳槽的顶部盖合有端盖。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端盖可对把手进行遮盖。
[0014]可选的,所述把手的一侧活动插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容纳槽的内底壁。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销可对把手进行定位。
[0016]可选的,所述盖板底部远离螺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支撑板滑动套接在导杆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杆可对支撑板起到导向作用。
[0018]可选的,所述螺杆和导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阻止支撑板从螺杆和导杆下端脱离。
[0020]可选的,所述引流管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引流管沿远离排水沟的方向向上倾斜布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水流沿引流管流入排水沟内效率。
[0022]可选的,所述抗渗混凝土层的上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土工布层能够阻止雨水继续下渗。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通过增排孔和封堵块的配合,在正常情况下,封堵块插入增排孔内,对增排孔进行封堵,可避免增排孔被杂质堵塞,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时,可将封堵块从增排孔内移出,将增排孔打开,使水流能够从增排孔排入排水沟内,可提高排水效率,减少路面积水;
[0026]2.本申请通过渗水混凝土层和碎石层能够使雨水向下渗透,渗入碎石层的雨水可进入引流管内,沿引流管流入排水沟内,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透水沥青层;2、排水沟;3、盖板;4、排水孔;5、增排孔;6、螺杆;7、把手;8、支撑板;9、封堵块;10、渗水混凝土层;11、碎石层;12、抗渗混凝土层;13、引流管;14、容纳槽;15、端盖;16、定位销;17、导杆;18、限位块;19、土工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请参照图1

3,一种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透水沥青层1和固定连接在透水沥青层1边缘处的排水沟2,透水沥青层1由透水沥青铺设而成,而透水沥青是现有的材料。排水沟2的顶部盖合有盖板3,盖板3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4,在正常情况下,水流沿排水孔4进入排水沟2内进行排放。盖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增排孔5,盖板3底部靠近增排孔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杆6,螺杆6为竖向布置,螺杆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7,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8,盖板3底部远离螺杆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杆17,支撑板8滑动套接在导杆17上,螺杆6和导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增排孔5相适配的封堵块9。使用把手7可对螺杆6进行转动,使螺杆6带动支撑板8沿导杆17竖向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支撑板8带动封堵块9插入增排孔5内,对增排孔5进行封堵,可避免增排孔5被杂质堵塞,当遇到强降
雨天气时,水流量较大时,人工通过转动螺杆6驱使支撑板8带动封堵块9从增排孔5内移出,将增排孔5打开,使水流能够从增排孔5排入排水沟2内,可提高排水效率,减少路面积水。
[0034]参照图1和图3,盖板3顶部位于增排孔5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14,把手7位于容纳槽14内,容纳槽14的顶部盖合有端盖15,通过端盖15可对把手7进行遮盖。
[0035]参照图3,把手7的一侧活动插接有定位销16,定位销16插入容纳槽14的内底壁,通过定位销16可对把手7进行定位。
[0036]参照图1和图2,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渗水混凝土层10,渗水混凝土层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碎石层11,通过渗水混凝土层10和碎石层11能够使雨水向下渗透,碎石层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渗混凝土层12,抗渗混凝土层12的上表面铺设有土工布层19,通过抗渗混凝土层12和土工布层19能够阻止雨水下渗到路基内。
[0037]参照图1和图2,碎石层11的内部铺设有引流管13,引流管13的顶部开设有若干通孔,引流管13的一端与排水沟2相连通,引流管13沿远离排水沟2的方向向上倾斜布置,渗入碎石层11的雨水可进入引流管13内,沿引流管13流入排水沟2内,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道路结构,包括透水沥青层(1)和固定连接在透水沥青层(1)边缘处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2)的顶部盖合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4),所述盖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增排孔(5),所述盖板(3)底部靠近增排孔(5)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螺杆(6),所述螺杆(6)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把手(7),所述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增排孔(5)相适配的封堵块(9);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渗水混凝土层(10),所述渗水混凝土层(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碎石层(11),所述碎石层(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抗渗混凝土层(12),所述碎石层(11)的内部铺设有引流管(13),所述引流管(13)的一端与排水沟(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顶部位于增排孔(5)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1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大维幸享清唐春花班彬彬伍丹杨雪琴苑灯科罗家谢冰林欣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清义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