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199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包括喷射除鳞机构和刷洗除鳞机构,喷射除鳞机构和刷洗除鳞机构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金属板带由前向后输送并依次经过喷射除鳞机构和刷洗除鳞机构,喷射除鳞机构用以向金属板带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喷射磨料和水流以对金属板带表面的鳞皮进行磨除,刷洗除鳞机构用以对金属板带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刷洗以除去残余的鳞皮,如此可由喷射除鳞机构向金属板带的表面喷射磨料和水,喷出的磨料对金属板带的表面进行打磨,而在打磨时会产生鳞皮碎屑,此时喷射除鳞机构喷出的水流会进一步的对金属板带的表面进行冲洗,同时将金属板带上的磨料和鳞皮碎屑从金属板带上冲下,以便于金属板带由刷洗除鳞机构进行刷洗除鳞。鳞机构进行刷洗除鳞。鳞机构进行刷洗除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热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在热态轧制或热处理过程中会在表面形成一层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致密覆盖物,俗称“鳞皮”,该鳞皮的存在对进一步加工处理会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使材料表面裂缝不易发现,从而使加工成品存在各种质量缺陷;另一方面,鳞皮极易压入金属表面,造成表面凹坑、麻点等外观质量问题;此外,坚硬的氧化物会加速轧辊、磨具等设备磨损,为去除鳞皮,目前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化学湿法进行除鳞,对于钢质板卷,通常采用硫酸、盐酸、氢氟酸、硝酸或双氧水等强酸性溶液,这种化学湿法酸洗的大生产环境十分恶劣,且因为生产而产生的大量残酸必须进行循环再生处理(再生过程存在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除鳞效果好的金属板带除鳞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包括喷射除鳞机构和刷洗除鳞机构,所述喷射除鳞机构和刷洗除鳞机构沿前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除鳞机构(1)和刷洗除鳞机构(2),所述喷射除鳞机构(1)和刷洗除鳞机构(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金属板带(3)由前向后输送并依次经过所述喷射除鳞机构(1)和刷洗除鳞机构(2),所述喷射除鳞机构(1)用以向所述金属板带(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喷射磨料和水流以对所述金属板带(3)表面的鳞皮进行磨除,所述刷洗除鳞机构(2)用以对金属板带(3)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刷洗以除去残余的鳞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除鳞机构(1)包括第一槽斗(11)、磨料箱(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槽斗(11)内的多个喷砂头(13)和多个第一喷水头(14),所述第一槽斗(11)前后两侧的槽壁上均设置有水平的第一缝形开口(111),两个所述第一缝形开口(111)用以供所述金属板带(3)进出所述第一槽斗(11),所述金属板带(3)的上方和下方均具有所述喷砂头(13)和第一喷水头(14),且所述第一喷水头(14)位于所述喷砂头(13)的后方,多个所述喷砂头(13)的进砂口均与所述磨料箱(12)的出砂口连通,多个所述喷砂头(13)均向所述金属板带(3)的对应侧喷砂以对金属板带(3)的表面进行打磨,多个所述第一喷水头(14)均向所述金属板带(3)的对应侧喷水以冲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除鳞机构(1)还包括砂水分离器(15),所述第一槽斗(11)的下端设置有排砂口,所述砂水分离器(15)具有进料口、出水口和出砂口,所述第一槽斗(11)的排砂口与所述砂水分离器(15)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砂水分离器(15)的出砂口与所述磨料箱(12)内连通,以将所述砂水分离器(15)所分离出的磨料回流至所述磨料箱(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除鳞机构(2)包括第二槽斗(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槽斗(21)内的刷洗辊组和多个第二喷水头(23),所述第二槽斗(21)前后两侧的槽壁上均设置有水平的第二缝形开口(211),两个所述第二缝形开口(211)用以供所述金属板带(3)进出所述第二槽斗(21),所述刷洗辊组具有两个上下间隔分布且辊面上具有刷丝(221)的刷洗辊(22),所述金属板带(3)经过同一组的两个所述刷洗辊(22)之间,两个所述刷洗辊(22)转动时其上的刷丝(221)对所述金属板带(3)上的鳞皮进行刷除,所述金属板带(3)的上方和下方均具有所述第二喷水头(23),且所述第二喷水头(23)用以向所述刷洗辊(22)与所述金属板带(3)接触处喷水以冲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板带除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辊组具有多组,且多组所述刷洗辊组在所述第二槽斗(21)内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侯银方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乾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